一种化工用真空熔炼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8117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熔炼炉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化工用真空熔炼炉,包括真空炉体、两个输送筒、除渣单元和驱动单元,真空炉体的内部安装有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上固定连接有熔炼盒,除渣单元包括转动套和捞渣板,捞渣板连接在两个转动套之间,捞渣板的一侧具有第一单向喷头,捞渣板的另一侧具有第二单向喷头;本发明专利技术在真空炉体内安装有除渣单元,使得捞渣板与熔炼盒内的化工溶液接触并将熔炼盒内的渣料捞出,在捞渣板进入至熔炼盒内后,通过第二单向喷头喷出除渣剂与化工溶液融合,使得渣料具有粘性,随后在将渣料捞出后,通过第一单向喷头喷出的惰性气体与捞渣板上的渣料接触,使得渣料与捞渣板分离进入至输送筒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熔炼炉,具体涉及一种化工用真空熔炼炉


技术介绍

1、在铝合金熔炼过程中,由于铝氧化以及铝与炉壁、精炼剂相互作用而造成不可回收的金属损失叫烧损,烧损和渣中所含的金属总称为熔损,采用铝合金熔炼炉熔炼时,由于炉料不同,渣量为炉料量的2%~5%,而渣中的含铝量为渣量的40-60%左右,因此,正确地处理铝炉渣,回收渣中的铝来降低熔损具有重要的意义。

2、传统的熔体处理方法仅是在合金材料制备前或制备过程中采用一定的除气和过滤手段对铝合金中夹杂物含量进行控制,无法从根本上满足高合金化铝合金对熔体冶金质量的要求,然而在铝合金熔炼炉去渣过滤时,通常采用工作人员通过专业的扒渣设备或者捞渣工具将炉体表面的废渣扒落或者捞到提前准备的废渣皿中,采用扒渣设备主要针对较大的炉体,捞渣工具主要负责小型炉体的过滤,二者都会造成部分废渣灰尘进入到空气中,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同时熔炼铝合金时会产出部分有害气体,采用捞渣工具离炉体较近,工作人员受到废气侵害的风险提高,而采用扒渣设备除渣时,由于人离炉体较远,扒渣时会造成大量的熔融状态铝合金浪费,因此提出一种化工用真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用真空熔炼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用真空熔炼炉,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输送筒(6)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导向环槽(64),所述导向环槽(64)与输送筒(6)之间偏心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转动套(51)远离捞渣板(52)的一侧具有安装环槽(511),所述安装环槽(511)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通气槽(512),多个所述通气槽(512)分别与多个捞渣板(52)之间配合使用,所述安装环槽(511)的内部密封转动配合有通气环(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工用真空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渣板(52)的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5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用真空熔炼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用真空熔炼炉,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输送筒(6)相对的一侧开设有导向环槽(64),所述导向环槽(64)与输送筒(6)之间偏心设置,其中一个所述转动套(51)远离捞渣板(52)的一侧具有安装环槽(511),所述安装环槽(511)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布的通气槽(512),多个所述通气槽(512)分别与多个捞渣板(52)之间配合使用,所述安装环槽(511)的内部密封转动配合有通气环(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工用真空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捞渣板(52)的内部具有第一容纳腔(522)、第二容纳腔(523)、第三容纳腔(524)、第四容纳腔(525),所述第一容纳腔(522)位于朝向输送筒(6)的一侧,所述第一容纳腔(522)的一端开设有进气通道(505),所述进气通道(505)与通气槽(512)连通,所述第一容纳腔(522)的内部滑动配合有推板(521),所述推板(521)朝向输送筒(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5211),所述推杆(5211)的一端滑动配合在两个导向环槽(6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工用真空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腔(523)和第三容纳腔(524)之间平行设置并位于第一容纳腔(522)远离输送筒(6)的一侧,所述第一容纳腔(522)和第二容纳腔(523)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5221),所述第三容纳腔(524)的内部弹性滑动配合有活塞板(527),所述第二容纳腔(523)和第三容纳腔(524)之间设置有第二单向阀(52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工用真空熔炼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四容纳腔(525)位于第三容纳腔(524)远离第一容纳腔(522)的一侧,所述第三容纳腔(524)和第四容纳腔(525)之间具有隔板(506),所述隔板(506)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507),所述隔板(506)的一侧弹性滑动配合有滑动条(529),以实现控制第一通孔(507)的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单向喷头(502)与第四容纳腔(525)连通,所述滑动条(529)远离第二弹性件(592)的一端贯穿捞渣板(52)延伸至捞渣板(52)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玄梁劲松付远波黄开伟周世骏赵樊肖忠新付启龙苏维
申请(专利权)人:吉和昌新材料荆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