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悬浮炉,具体为一种加热菱镁矿悬浮炉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菱镁矿晶体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矿物,通常呈晶粒状或隐晶质致密块状,后者又称为瓷状菱镁矿,白或灰白色,含铁的呈黄至褐色,玻璃光泽,天然菱镁矿的含铁量一般不高,具完全的菱面体解理,瓷状菱镁矿则具贝壳状断口。
2、对菱镁矿进行加热加工时,需要使用悬浮炉对菱镁矿进行加热加工,悬浮炉是在载热气体的作用下,使细粒状或粉状物料悬浮于热气流之中,气、固间发生激烈的传热和传质过程的一种窑炉,在悬浮炉中,物料呈悬浮状态,传热传质速率比物料在固定床和沸腾床中大得多。
3、但是现有的悬浮炉使用时,不利于对下沉到悬浮炉内底部的细粒状或粉状物料进行处理,细粒状或粉状的菱镁矿进入至悬浮炉内之后,如细粒状的菱镁矿颗粒较大,易下沉到悬浮炉内的底部,不利于对下沉到悬浮炉内底部的菱镁矿进行处理,会影响对菱镁矿进行加热的效果与效率。
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加热菱镁矿悬浮炉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和/或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菱镁矿悬浮炉,包括悬浮炉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炉主体(1)底部内表面的中部转动安装有转动盘(7),转动盘(7)外环面四周的中部均固定有第一转动块(8),第一转动块(8)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第一锥形刮块(10),第一转动块(8)上表面远离转动盘(7)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二转动块(9),转动盘(7)上表面的中部固定有第三转动杆(6),第三转动杆(6)的上端表面固定有连接盘(12),连接盘(12)外环面四周的中部均固定有引风扇(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菱镁矿悬浮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刮块(10)上呈锥形的一侧朝向远离第一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菱镁矿悬浮炉,包括悬浮炉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炉主体(1)底部内表面的中部转动安装有转动盘(7),转动盘(7)外环面四周的中部均固定有第一转动块(8),第一转动块(8)的两侧表面均固定有第一锥形刮块(10),第一转动块(8)上表面远离转动盘(7)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二转动块(9),转动盘(7)上表面的中部固定有第三转动杆(6),第三转动杆(6)的上端表面固定有连接盘(12),连接盘(12)外环面四周的中部均固定有引风扇(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菱镁矿悬浮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形刮块(10)上呈锥形的一侧朝向远离第一转动块(8)的一侧,第二转动块(9)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二锥形刮块(11),第二锥形刮块(11)上呈锥形的一侧朝向远离第二转动块(9)的一侧,悬浮炉主体(1)的下表面安装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筒(14),支撑筒(14)的内侧均沿竖直方向滑动安装有移动盘(17),移动盘(17)的下表面安装有移动轮(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加热菱镁矿悬浮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7)呈水平状态,转动盘(7)的下表面与悬浮炉主体(1)内表面的对应位置之间呈相匹配贴合的状态,第一转动块(8)呈水平状态,第一转动块(8)的下表面与悬浮炉主体(1)内表面的对应位置之间呈相匹配贴合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热菱镁矿悬浮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块(8)远离转动盘(7)的一端与悬浮炉主体(1)内表面的对应位置之间呈相匹配贴合的状态,第一锥形刮块(10)呈水平状态,第一锥形刮块(10)的下侧表面与悬浮炉主体(1)内表面的对应位置之间呈相匹配贴合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加热菱镁矿悬浮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块(9)呈竖直状态,第二转动块(9)靠近悬浮炉主体(1)内表面的一侧表面与悬浮炉主体(1)内表面的对应位置之间呈相匹配贴合的状态,第二锥形刮块(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胜民,毕一明,董宝华,孙希忠,赵权,秦楠,贾明鑫,张福城,杨观,刘艳鹏,孙舒宇,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东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