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_技高网

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2783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涉及电厂设备的领域,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水塔的热能浪费的问题。冷却水塔包括塔体、多个连接于塔体的内壁且用于与冷却水管连接的喷头,热利用系统包括形成闭合回路的循环水管、连接于循环水管且连接于塔体的内壁的热交换组件、多个连接于循环水管且用于获取循环水管的热量的用热单元,热交换组件包括多个连接于塔体的内壁的热交换件,热交换组件位于喷头的顶部,相邻两个热交换件之间形成有用于使热气流穿过的换热间隙,循环水管还连接有用于向循环水管内提供水的第一供水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厂设备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火力发电厂中,冷凝器是用于将蒸汽冷凝成水的关键设备,而冷却水塔则是用于冷却冷凝器中的热水的装置。具体来说,冷凝器通过冷凝蒸汽释放的热量加热循环水,然后这部分热水被送入冷却水塔,在冷却水塔中,热水被喷洒成细小水滴,通过与空气的接触交换热量,实现冷却,并再次循环回冷凝器进行冷却。这个过程中,冷凝器和冷却水塔共同确保了发电系统的高效运行。

2、然而,传统的冷凝器中的热水直接通过冷却水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了大量热能的浪费。这不仅降低了能源利用效率,还增加了发电厂的运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冷却水塔的热能浪费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所述冷却水塔包括塔体、多个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内壁且用于与冷却水管连接的喷头,所述热利用系统包括形成闭合回路的循环水管、连接于所述循环水管且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内壁的热交换组件、多个连接于所述循环水管且用于获取所述循环水管的热量的用热单元,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多个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内壁的热交换件,所述热交换组件位于所述喷头的顶部,相邻两个所述热交换件之间形成有用于使热气流穿过的换热间隙,所述循环水管还连接有用于向所述循环水管内提供水的第一供水管道。

4、可选地,所述热交换件为矩形壳体,所述矩形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纳水的冷却空腔,所述矩形壳体的相对的两端均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循环水管连通,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内壁,所述循环水管位于所述塔体的外侧。

5、可选地,所述矩形壳体的两端的连接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矩形壳体的对角线处,所述循环水管还连接有加压泵。

6、可选地,所述循环水管还串联有多个用于加热所述循环水管的水温的太阳能加热板,多个所述太阳能加热板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外壁,且多个所述太阳能加热板沿所述塔体的外壁的周向方向均匀布置。

7、可选地,所述用热单元连接有用于调控所述循环水管的水温的第二供水管道。

8、可选地,所述热利用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加压泵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供水管道连接有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供水管道连接有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第二电磁阀。

9、可选地,所述矩形壳体的厚度小于所述矩形壳体的长度,所述矩形壳体的厚度小于所述矩形壳体的宽度,所述矩形壳体的厚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塔体的中轴线。

10、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供水管道为循环水管提供水(可以是生活用水,比如自来水),循环水管与热交换组件连接,冷却水塔底部自然通风,与从喷头喷洒而下的热冷却水发生接触,通过蒸发和对流的过程,空气吸收了水的热量,形成热气流,热交换组件位于喷头的顶部,设计有多个热交换件,这些热交换件连接于塔体的内壁。热气流在上升过程中,会穿过热交换件之间形成的换热间隙,循环水管与热交换组件连接,循环水管内的水在热交换件内流动,与热气流进行热交换,从而吸收热气中的热量,经过热交换后,循环水管内的水温度升高,带走了热气中的热量。加热后的水继续在循环水管内流动,被输送到用热单元,用于供暖、工业热水使用等,实现热量的有效利用。这样,就可以充分利用冷却水塔排放的余热,减少能源浪费,并提高整体能效。此外,通过利用余热,还可以降低电厂对外界能源的依赖,减少运营成本,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所述冷却水塔包括塔体、多个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内壁且用于与冷却水管连接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利用系统包括形成闭合回路的循环水管、连接于所述循环水管且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内壁的热交换组件、多个连接于所述循环水管且用于获取所述循环水管的热量的用热单元,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多个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内壁的热交换件,所述热交换组件位于所述喷头的顶部,相邻两个所述热交换件之间形成有用于使热气流穿过的换热间隙,所述循环水管还连接有用于向所述循环水管内提供水的第一供水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件为矩形壳体,所述矩形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纳水的冷却空腔,所述矩形壳体的相对的两端均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循环水管连通,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内壁,所述循环水管位于所述塔体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壳体的两端的连接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矩形壳体的对角线处,所述循环水管还连接有加压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管还串联有多个用于加热所述循环水管的水温的太阳能加热板,多个所述太阳能加热板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外壁,且多个所述太阳能加热板沿所述塔体的外壁的周向方向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热单元连接有用于调控所述循环水管的水温的第二供水管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利用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加压泵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单元,所述第一供水管道连接有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供水管道连接有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第二电磁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壳体的厚度小于所述矩形壳体的长度,所述矩形壳体的厚度小于所述矩形壳体的宽度,所述矩形壳体的厚度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塔体的中轴线。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所述冷却水塔包括塔体、多个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内壁且用于与冷却水管连接的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利用系统包括形成闭合回路的循环水管、连接于所述循环水管且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内壁的热交换组件、多个连接于所述循环水管且用于获取所述循环水管的热量的用热单元,所述热交换组件包括多个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内壁的热交换件,所述热交换组件位于所述喷头的顶部,相邻两个所述热交换件之间形成有用于使热气流穿过的换热间隙,所述循环水管还连接有用于向所述循环水管内提供水的第一供水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件为矩形壳体,所述矩形壳体形成有用于容纳水的冷却空腔,所述矩形壳体的相对的两端均通过连接管与所述循环水管连通,所述连接管连接于所述塔体的内壁,所述循环水管位于所述塔体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电厂冷却水塔余热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壳体的两端的连接管分别连接于所述矩形壳体的对角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宇常青松荣令玉曹利民李伟刘宇鑫王志超徐修全杨慧韬郭超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吉林发电有限公司九台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