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声实验,尤其涉及一种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1、极地声学是水声学三大研究方向之一。北极常年覆盖着厚厚的冰层,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与海冰冰层相互作用,形成了独特的极地水声传播环境,研究适应于极地环境的水声信号处理方法和装备是我国北极水声学研究人员的重要课题之一。
2、常用的水声阵列架构往往使用轮船装载,而冰下试验受极端天气、海面涌浪、气候影响等因素影响,冰下实验阵架需要适应冰面和水下温度,在冰上开大直径孔洞,上端在冰面上支撑,同时需要调整设备的竖直方向辐射角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将基阵插入冰层下方海水之中,使用绳索拉动阵架旋转,方便的带动基阵转动至水平方向并锁定,其结构简洁,便于拆卸组装和携带。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驱动机构、支撑机构(4)、伸缩杆(8)、滑轮组和阵架(7),板状的基阵(5)固定设置在所述阵架(7)上;所述驱动机构设于冰面上方,其下方设置竖直伸向冰面下方的伸缩杆(8),所述支撑机构(4)设于冰面的冰洞处,用于支撑伸缩杆(8);所述轮滑组固定设置于所述伸缩杆(8)下端;所述绳索(1)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机构,绕经滑轮组后,固定于所述阵架(7)的上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绳索(1)拉动所述阵架(7),带动所述基阵(5)移动至水平状态。
4、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伸缩杆(8
5、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夹持所述伸缩杆(8)下端的两片限位板(6);所述阵架(7)上端固定设有连接杆(71),连接杆(71)的上端通过所述限位板(6)之间的扇形铰接件(71)与所述伸缩杆(8)铰接。
6、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扇形铰接件(71)为直角铰接。
7、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伸缩杆(8)至少两根;所述阵架(7)为门型,其上端的所述连接杆(71)与所述伸缩杆(8)数量对应。
8、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驱动机构选自手动铰轮(2)或电动铰轮。
9、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绳索(1)选自pe线。
10、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平台,所述平台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下方设有圆筒与冰面孔洞边缘紧贴,所述圆筒上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垂直固定所述伸缩杆(8)。
11、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伸缩杆(8)的材质选自碳纤维。
12、根据一些实施方式,所述阵架(7)的材质选自碳纤维。
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结构简洁,制造材质重量较轻,强度较大,便于携带和快速组装使用,该实验装置结构稳定可靠,基阵在操作中,经绳索拉动至水平方向后锁定,便于后期开展冰下水声实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驱动机构、支撑机构(4)、伸缩杆(8)、滑轮组和阵架(7),板状的基阵(5)固定设置在所述阵架(7)上;所述驱动机构设于冰面上方,其下方设置竖直伸向冰面下方的伸缩杆(8),所述支撑机构(4)设于冰面的冰洞处,用于支撑伸缩杆(8);所述轮滑组固定设置于所述伸缩杆(8)下端;所述绳索(1)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机构,绕经滑轮组后,固定于所述阵架(7)的上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绳索(1)拉动所述阵架(7),带动所述基阵(5)移动至水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8)下方设有将所述阵架(7)转动限位至水平位置的限位机构,所述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31)和第二滑轮(32),均固定在所述限位机构上,所述第二滑轮(32)位于所述伸缩杆(8)的前侧或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夹持所述伸缩杆(8)下端的两片限位板(6);所述阵架(7)上端固定设有连接杆(71),连接杆(71)的上端通过所述限位板(6)之间的扇形铰接件(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铰接件(71)为直角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8)至少两根;所述阵架(7)为门型,其上端的所述连接杆(71)与所述伸缩杆(8)数量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选自手动铰轮(2)或电动铰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1)选自PE线。
8.根据权利要求1任一所述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4)包括平台,所述平台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下方设有圆筒与冰面孔洞边缘紧贴,所述圆筒上部设有横杆,所述横杆上垂直固定所述伸缩杆(8)。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8)的材质选自碳纤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阵架(7)的材质选自碳纤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驱动机构、支撑机构(4)、伸缩杆(8)、滑轮组和阵架(7),板状的基阵(5)固定设置在所述阵架(7)上;所述驱动机构设于冰面上方,其下方设置竖直伸向冰面下方的伸缩杆(8),所述支撑机构(4)设于冰面的冰洞处,用于支撑伸缩杆(8);所述轮滑组固定设置于所述伸缩杆(8)下端;所述绳索(1)一端固定于所述驱动机构,绕经滑轮组后,固定于所述阵架(7)的上端;所述驱动机构驱动绳索(1)拉动所述阵架(7),带动所述基阵(5)移动至水平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8)下方设有将所述阵架(7)转动限位至水平位置的限位机构,所述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31)和第二滑轮(32),均固定在所述限位机构上,所述第二滑轮(32)位于所述伸缩杆(8)的前侧或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便携极地冰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夹持所述伸缩杆(8)下端的两片限位板(6);所述阵架(7)上端固定设有连接杆(71),连接杆(71)的上端通过所述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雨萌,殷敬伟,王成,毛雨晴,唐胜雨,陈超日,赵名坤,陈灿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