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635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3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芯体和安装底座,冷却芯体包括冷却液腔以及机油腔,冷却芯体的一端设置有进油口以及出油口,另一端设置有进液口以及出液口,安装底座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与冷却芯体连接,另一侧与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连接;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均开设有第一入口;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过渡腔,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与出油口同轴且用于连通过渡腔与所述出油口连通的通道,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过渡腔连通的第二入口,且所述第二入口与第一入口均位于所述冷却芯体长度方向的一端。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机油冷却器,加工工艺方便,制造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油冷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油冷却器


技术介绍

1、目前广泛应用于发动机、变速箱、电机等油冷换热器通常是由多层芯板组成。多个芯板根据实际需要以不同方式交替叠置起来,钎焊成为一个整体组成芯体,在相邻芯板之间形成为流体通道。将芯体和对应的接管、法兰、安装板等零件装配在一起,就组成了叠片式换热。

2、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芯体与变速箱外壳安装,通常需要再芯体的底部设置一个安装底座。

3、由于变速箱壳体上实际进油、出油位置的限定,导致安装底座上需要开设与其相对的入口。为了实现芯体上设置的进油口、出油口位置能够与变速箱壳体上实际进油、出油位置相匹配,实际应用中需要在安装底座上开设相应的通道,将进油端或者出油端的入口位置进行移动。所以现有技术中,安装底座通常为压铸底板,并且在其内部压铸成型相应的过渡通道,加工工艺难度大;并且安装底座与芯体之间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两部件之间还需要设置相应的密封件,成本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加工工艺方便,制造成本低。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芯体以及用于将所述冷却芯体安装于箱体上的安装底座,所述冷却芯体包括冷却液腔以及机油腔,所述冷却芯体近所述安装底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机油腔连通且位于所述冷却芯体长度方向两端的进油口以及出油口,所述冷却芯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腔连通的进液口以及出液口,所述安装底座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冷却芯体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均开设有与所述进油口连通且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第一入口;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过渡腔,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油口同轴且用于连通所述过渡腔与所述出油口连通的通道,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过渡腔连通的第二入口,且所述第二入口与第一入口均位于所述冷却芯体长度方向的一端。

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之处在于:

4、本技术的机油冷却器结构中将传统的压铸形式的整体式安装底座替换成了两个连接板,并且通过在两个连接板之间设置过渡腔使得第二入口位置的变换,以靠近第一入口,这样才能实现与变速箱上的机油进出口位置相匹配,降低安装难度,不需要再而外更加管路进行过渡连接,简化连接结构,降低成本;另外的,两个连接板直接与冷却芯体钎焊为整体式结构,相较于传统的安装底座与冷却芯体螺栓连接配合密封件的形式节省元件,并且不需要压铸,加工工艺相对简单,成本低。

5、作为一种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连通槽,所述冷却芯体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封盖所述连通槽的底板,以使得所述底板、连通槽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所述过渡腔;且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出油口与所述过渡腔的出油通孔,以及用于连通进油口与第一入口的进油通孔。上述结构中,通过在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整体贯通的连通槽,配合底板结构实现过渡腔的形成,结构简单,可以直接冲压成型,成本相对较低。

6、作为另一种结构,所述第一连接板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板近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内凹的成型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形成所述过渡腔。此结构中,通过在第一连接板和/或第二连接板上设置非厚度方向贯通的凹槽形成过渡腔,可以省去底板,但是需要增加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厚度,并且凹槽不易直接冲压成型,加工工艺需要改变。

7、再改进的,所述第二入口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一入口内均配装有油口导向套,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位于两个所述油口导向环的外周配装有密封圈。上述改进结构中,导向套设置使得冷却器安装至箱体上时,第一入口、第二入口位置可以更加准确的与变速箱的进、出油口连接匹配。

8、再改进的,所述底板近所述冷却芯体一侧的端面上内凹的成型有若干第一定位孔,所述冷却芯体近所述底板的一端外凸的设置有与各所述第一定位孔插装配合的第一定位柱;所述底板的另一侧外凸的成型有若干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连接板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与各所述第二定位柱插装配合的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连接板近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成型有若干第三定位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形成有与各所述第三定位孔插装配合的第三定位柱。上述改进结构中,各定位结构设置提高了冷却芯体与安装底座的连接精度,同时也提高了安装效率,安装时不需要特意去找角度,只要保证相应的定位柱、定位孔结构插装匹配即可。

9、再改进的,所述安装底座的外周成型有多个安装凸耳,各所述安装凸耳上开设有安装孔。上述改进结构中,安装凸耳实现了整体冷却器与箱体的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10、再改进的,所述冷却芯体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塑料卡箍。上述改进结构中,固定架以及塑料卡箍的设置使其可以快捷式连接其他部件,同时可以优化周边零部件的位置布局。

11、再改进的,所述底板、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均为冲压件,且所述冷却芯体与所述底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钎焊为整体式结构。上述改进结构中,冲压形式加工底板、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有效降低加工成本。

12、本技术的其他改进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芯体(1)以及用于将所述冷却芯体(1)安装于箱体上的安装底座,所述冷却芯体(1)包括冷却液腔以及机油腔,所述冷却芯体(1)近所述安装底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机油腔连通且位于所述冷却芯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进油口(2)以及出油口(3),所述冷却芯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腔连通的进液口(4)以及出液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包括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一侧与所述冷却芯体(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7)上均开设有与所述进油口(2)连通且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第一入口(8);所述第一连接板(6)与所述第二连接板(7)之间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过渡腔(9),所述第一连接板(6)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油口(3)同轴且用于连通所述过渡腔(9)与所述出油口(3)连通的通道,所述第二连接板(7)上开设有与所述过渡腔(9)连通的第二入口(10),且所述第二入口(10)与第一入口(8)均位于所述冷却芯体(1)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冷却芯体(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7)钎焊为整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连通槽(11),所述冷却芯体(1)近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封盖所述连通槽(11)的底板(12),以使得所述底板(12)、连通槽(1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7)之间形成所述过渡腔(9);且所述底板(12)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出油口(3)与所述过渡腔(9)的出油通孔(13),以及用于连通进油口(2)与第一入口(8)的进油通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近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一侧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板(7)近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一侧内凹的成型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以使得所述第一连接板(6)与第二连接板(7)之间形成所述过渡腔(9)。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入口(10)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7)上的第一入口(8)内均配装有油口导向套(15),且所述第二连接板(7)上位于两个所述油口导向环的外周配装有密封圈(16)。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近所述冷却芯体(1)一侧的端面上内凹的成型有若干第一定位孔(17),所述冷却芯体(1)近所述底板(12)的一端外凸的设置有与各所述第一定位孔(17)插装配合的第一定位柱(18);所述底板(12)的另一侧外凸的成型有若干第二定位柱(19),所述第一连接板(6)近所述底板(12)的一侧设置有与各所述第二定位柱(19)插装配合的第二定位孔(20);所述第一连接板(6)近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一侧成型有若干第三定位孔(21),所述第二连接板(7)上形成有与各所述第三定位孔(21)插装配合的第三定位柱(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的外周成型有多个安装凸耳(23),各所述安装凸耳(23)上开设有安装孔(24)。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芯体(1)远离所述底板(12)的一端连接有固定支架(25),所述固定支架(25)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塑料卡箍(2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2)、第一连接板(6)以及第二连接板(7)均为冲压件;所述冷却芯体(1)与所述底板(12)、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7)钎焊为整体式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油冷却器,包括冷却芯体(1)以及用于将所述冷却芯体(1)安装于箱体上的安装底座,所述冷却芯体(1)包括冷却液腔以及机油腔,所述冷却芯体(1)近所述安装底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机油腔连通且位于所述冷却芯体(1)长度方向两端的进油口(2)以及出油口(3),所述冷却芯体(1)的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冷却液腔连通的进液口(4)以及出液口(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包括第一连接板(6)和第二连接板(7),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一侧与所述冷却芯体(1)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二连接板(7)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7)上均开设有与所述进油口(2)连通且位于同一轴线上的第一入口(8);所述第一连接板(6)与所述第二连接板(7)之间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过渡腔(9),所述第一连接板(6)上开设有与所述出油口(3)同轴且用于连通所述过渡腔(9)与所述出油口(3)连通的通道,所述第二连接板(7)上开设有与所述过渡腔(9)连通的第二入口(10),且所述第二入口(10)与第一入口(8)均位于所述冷却芯体(1)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冷却芯体(1)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7)钎焊为整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6)上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连通槽(11),所述冷却芯体(1)近所述第一连接板(6)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封盖所述连通槽(11)的底板(12),以使得所述底板(12)、连通槽(11)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板(7)之间形成所述过渡腔(9);且所述底板(12)上开设有用于连通出油口(3)与所述过渡腔(9)的出油通孔(13),以及用于连通进油口(2)与第一入口(8)的进油通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油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魁许惠松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远东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