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冷器的气道导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93527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2 18: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冷器的气道导流机构,包括中冷器壳体,中冷器壳体安装有若干片呈等间距排布的风翅片,风翅片沿中冷器壳体的竖向分布,且中冷器壳体的进气端和出气端分别与若干片风翅片相通;中冷器壳体的进气端上安装有呈斜向上布置的进气管,在进气管的底角与中冷器壳体之间安装有挡气组件,且挡气组件固定在中冷器壳体内的末端的风翅片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分散进气管的底角处的进气流量聚集,并使得聚集的气流分散至其他风翅片上,使得风翅片进行热交换更为均匀化,使每一层的风翅片都能充分的进行散热并提升散热量。充分的进行散热并提升散热量。充分的进行散热并提升散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冷器的气道导流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中冷器气道导流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中冷器的气道导流机构。

技术介绍

[0002]中冷器是涡轮增压的配套件,其作用在于降低增压后的高温空气温度、以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无论是机械增压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需要在增压器与进气歧管之间安装中冷器。中冷器内的高温气体都是从进气口经风翅片换热之后从排气口排出,而达到气体降温的效果,但有些中冷器由于进气口的进气管的排布特殊性,即进气管是斜向上排布,一般都是在进气管的底角处的进气量会聚集起来,且流量也非常大,这样会导致进来的气体并直接进入至中冷器内的气流量是不均匀的,并通过风翅片进行换热也是不均匀的,从而导致整个中冷器的散热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分散进气管的底角处的进气流量聚集的中冷器的气道导流机构。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中冷器的气道导流机构包括中冷器壳体,所述中冷器壳体安装有若干片呈等间距排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冷器的气道导流机构,包括中冷器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冷器壳体(1)安装有若干片呈等间距排布的风翅片(2),所述风翅片(2)沿所述中冷器壳体(1)的竖向分布,且所述中冷器壳体(1)的进气端(11)和出气端(12)分别与若干片所述风翅片(2)相通;所述中冷器壳体(1)的进气端(11)上安装有呈斜向上布置的进气管(3),在所述进气管(3)的底角(31)与所述中冷器壳体(1)之间安装有挡气组件(4),且所述挡气组件(4)固定在所述中冷器壳体(1)内的末端的所述风翅片(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冷器的气道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气组件(4)包括挡风板(41),所述挡风板(41)固定在所述风翅片(2)的顶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冷器的气道导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41)设有一至三块,并依次安装在位于中冷器壳体(1)末端的所述风翅片(2)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园斌杜春惠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远东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