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中冷系统和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8682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19:2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增压中冷系统和车辆,属于汽车制造的领域技术领域。该增压中冷系统包括消音器,其包括:高频谐振腔组件,其具有内腔,高频谐振腔内插管,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内腔;阀组件,其安装于所述高频谐振腔组件的外部、并贯通;其中,所述内腔分别和空滤组件、中冷组件相连通,用于消除高频气流声。本申请的增压中冷系统的消音器包括高频谐振腔组件、高频谐振腔内插管和阀组件,通过在高频谐振腔组件的内部设置内腔,并将高频谐振腔内插管可拆卸地设置于内腔,阀组件安装于高频谐振腔组件的外部、并贯通,且内腔分别和空滤组件、中冷组件相连通,用于消除高频气流声,进而降低噪音,从而更好提升整车声学品质。从而更好提升整车声学品质。从而更好提升整车声学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增压中冷系统和车辆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制造的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压中冷系统和车辆。

技术介绍

[0002]一般增压发动机在急速降低的工况时,发动机节气门快速关闭,但由于气流和涡轮机的惯性,空气仍持续从空滤进入增压器后的中冷管。使得增压器和节气门之间中冷管的气压急剧上升,为防止气压过大,很多增压发动机都设计有电子再循环阀,用于将高压气体通过回流管排出到增压器前的低压管路中。在电子再循环阀打开排气时,由于高速气流的冲击,在回流管路内会产生强大的紊流,从而产生较大的气流噪音。
[0003]现有的方案一般将电子再循环阀连接在空滤出气管的谐振腔上以消除高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0004]1、电子再循环阀泄压的高频气流声在经过空滤出气管谐振腔降噪前已通过电子再循环阀出气管辐射部分噪音到整车;
[0005]2、空滤出气管谐振腔要兼顾消除电子再循环阀高频泄气声和空滤进气气流声,不同气流声对应的噪音频率不同,而且出气管经常会受布置空间限制难以布置多个谐振腔针对不同频率的气流噪音,导致消音降噪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或缓解上述问题。
[0007]为此,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增压中冷系统。
[0008]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
[0009]为实现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增压中冷系统。所述增压中冷系统包括:消音器,其包括:高频谐振腔组件,其具有内腔,高频谐振腔内插管,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内腔;阀组件,其安装于所述高频谐振腔组件的外部、并和所述内腔贯通;其中,所述内腔分别和空滤组件、中冷组件相连通,用于消除高频气流声。
[0010]本申请的增压中冷系统的消音器包括高频谐振腔组件、高频谐振腔内插管和阀组件,通过在高频谐振腔组件的内部设置内腔,并将高频谐振腔内插管可拆卸地设置于内腔,阀组件安装于高频谐振腔组件的外部、并贯通,且内腔分别和空滤组件、中冷组件相连通,用于消除高频气流声,进而降低噪音,从而更好提升整车声学品质。
[0011]另外,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高频谐振腔组件包括:高频谐振腔下盖,所述高频谐振腔下盖的一端具有下盖连接管,用于和所述空滤组件连接,所述高频谐振腔下盖的另一端为下盖敞开口;高频谐振腔上盖,所述高频谐振腔上盖的一端和所述阀组件连通,所述阀组件和上盖连接管连通,且所述上盖连接管和所述中冷组件连接,所述高频谐振腔上盖的另一端为上盖敞开口,且所述上盖敞开口和所述下盖敞开口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下盖连接法兰,所述下盖连接法兰一体构成于所述下盖敞开口外部周向;上盖连接法兰,所述上盖连接法兰一体构成于所述上盖敞开口外部周向;其中,所述下盖连接法兰和所述上盖连接法兰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内腔包括:所述高频谐振腔下盖的下盖内腔和所述高频谐振腔上盖的上盖内腔,且所述下盖内腔和所述上盖内腔同轴设置、并贯通,用于设置所述高频谐振腔内插管。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高频谐振腔内插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沿所述内腔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管体的周向均布开有多个消声孔;至少一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安装于所述管体的外部周向;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安装于所述管体的一端,用于密封。
[0016]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阀组件包括:阀座,所述阀座固定于所述高频谐振腔上盖、并和所述内腔连通;电子再循环阀,所述电子再循环阀和所述阀座可拆地连接。
[0017]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电子再循环阀和所述阀座通过螺栓连接。
[0018]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空滤组件包括:空滤;空滤进气管,其和所述空滤的一端连通;空滤出气管,其和所述空滤的另一端连通;增压器,其安装于所述空滤出气管,并和所述中冷组件连接;中冷进气第一消声器,其安装于所述空滤出气管的出气口,用于解决出气噪声;中冷进气第二消声器,其安装于所述空滤进气管,用于解决进气噪声;中冷进气第三消声器,其安装于所述空滤出气管,用于解决出气噪声。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中冷组件包括:中冷器;中冷进气管,其和所述中冷器的一端连通,且所述中冷进气管还和所述空滤组件连接;中冷出气管,其和所述中冷器的另一端连通;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和所述中冷出气管连通,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消音器连通;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的一端和所述消音器连通,所述出气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空滤组件连通。
[0020]为实现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增压中冷系统,用于消声。
[0021]本技术方案的车辆包括如本技术任一技术方案的增压中冷系统,因而其具有如本技术任一技术方案的增压中冷系统的全部技术效果。
[0022]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23]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24]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增压中冷系统的示意性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图1所示增压中冷系统装置的消音器的示意性侧视图。
[0026]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27]1、空滤进气管;2、空滤;3、空滤出气管;4、增压器;5、中冷进气第一消声器;6、中冷进气管;7、中冷器;8、中冷出气管;9、进气管;10、出气管;11、消音器;11

1、高频谐振腔组件;11

2、高频谐振腔内插管;11

3、阀组件;11

4、下盖连接管;11

5、下盖敞开口;11

6、上盖连接管;11

7、上盖敞开口;11

8、下盖连接法兰;11

9、上盖连接法兰;11

101、高频谐振腔上盖;11

102、高频谐振腔下盖;11

201、管体;11

202、消声孔;11

203、固定环;11

204、密封圈;11

301、阀座;11

302、电子再循环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介绍。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音器(11),其包括:高频谐振腔组件(11

1),其具有内腔;高频谐振腔内插管(11

2),其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内腔;阀组件(11

3),其安装于所述高频谐振腔组件(11

1)的外部、并和所述内腔贯通;其中,所述内腔分别和空滤组件、中冷组件相连通,用于消除高频气流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谐振腔组件(11

1)包括:高频谐振腔下盖(11

102),所述高频谐振腔下盖(11

102)的一端具有下盖连接管(11

4),用于和所述空滤组件连接,所述高频谐振腔下盖(11

102)的另一端为下盖敞开口(11

5);高频谐振腔上盖(11

101),所述高频谐振腔上盖(11

101)的一端和所述阀组件(11

3)连通,所述阀组件(11

3)和上盖连接管(11

6)连通,且所述上盖连接管(11

6)和所述中冷组件连接,所述高频谐振腔上盖(11

101)的另一端为上盖敞开口(11

7),且所述上盖敞开口(11

7)和所述下盖敞开口(11

5)通过连接结构可拆卸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下盖连接法兰(11

8),所述下盖连接法兰(11

8)一体构成于所述下盖敞开口(11

5)外部周向;上盖连接法兰(11

9),所述上盖连接法兰(11

9)一体构成于所述上盖敞开口(11

7)外部周向;其中,所述下盖连接法兰(11

8)和所述上盖连接法兰(11

9)通过紧固螺栓(11

1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压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包括:所述高频谐振腔下盖(11

102)的下盖内腔和所述高频谐振腔上盖(11

101)的上盖内腔,且所述下盖内腔和所述上盖内腔同轴设置、并贯通,用于设置所述高频谐振腔内插管(11

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宏进覃小金农明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