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悬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588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3
本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电梯悬挂结构,包括电梯,电梯的顶部安装有悬挂机构,支撑座的底部与电梯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座的表面安装有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第一滚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连接筒的左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一滚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第三连接杆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三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第一滚轮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的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本技术能够利用第三连接杆的转动与移动将第一滚轮与连接筒分开,方便更换钢丝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悬挂结构


技术介绍

1、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

2、由于电梯的故障不仅会损坏公共设施,甚至会威胁到电梯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市面上常见的电梯悬挂结构因为需要定期对电梯内的钢丝绳进行检修和更换,所以在对滚轮上安装的钢丝绳进行更换时,由于装置固定复杂,难以拆卸,所以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梯悬挂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悬挂结构,包括电梯,所述电梯的顶部安装有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与电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的表面安装有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所述连接筒的左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滚轮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杆位于第二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三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所述第一滚轮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凸块位于第三凹槽的内部。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4、所述连接筒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开设有第四凹槽,所述连接块的表面安装有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背面与连接块的正面相贴合,所述固定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凸块,所述第三凸块位于第四凹槽的内部。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6、所述连接筒的表面安装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表面与连接筒的表面活动连接。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8、所述钢丝绳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曳引机,所述曳引机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的上方安装有第三滚轮。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钢丝绳的表面安装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固定壳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栓。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钢丝绳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重。

13、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电梯悬挂结构,通过第一滚轮、连接筒、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在使用中,将第一滚轮放在连接筒的左侧,再将第三连接杆插入连接筒表面开设的第一凹槽中,转动第三连接杆,使得第三连接杆表面开设的第二凹槽与第二连接杆相对应后下压,再将第三连接杆转动一定角度,直至第三连接杆上固定的第一凸块能够卡进第一滚轮左侧表面固定的连接块上开设的第三凹槽的内部,此时第一滚轮与连接筒之间固定连接,相较于常规的装置,因为需要定期对电梯内的钢丝绳进行检修和更换,所以在对滚轮上安装的钢丝绳进行更换时,由于装置固定复杂,难以拆卸,所以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该装置只需要将第三连接杆转动一定角度,使得第一凸块离开第三凹槽内部后松开连接支撑座和第一支架的螺钉,向左拉动第三连接杆,即可将第一滚轮与连接筒分开,方便更换钢丝绳。

15、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电梯悬挂结构,通过固定杆、限位杆、盖板,在使用中,将钢丝绳穿进固定壳内后将固定杆上固定的限位杆插进固定壳中,使得限位杆插进钢丝绳中的孔洞,再用螺栓将盖板与固定壳连接,能够防止钢丝绳在固定壳内滑动,从而使得钢丝绳下方的对重发生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悬挂结构,包括电梯(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1)的顶部安装有悬挂机构(2),所述悬挂机构(2)包括支撑座(214),所述支撑座(214)的底部与电梯(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214)的表面安装有第一支架(213),所述第一支架(2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201),所述第一滚轮(2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203),所述连接筒(203)的左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04),所述第一凹槽(20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05),所述第一连接杆(20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06),所述第一滚轮(2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07),所述第三连接杆(207)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08),所述第二连接杆(206)位于第二凹槽(208)的内部,所述第三连接杆(20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211),所述第一滚轮(201)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9),所述连接块(209)的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210),所述第一凸块(211)位于第三凹槽(210)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203)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202),所述连接块(209)的表面开设有第四凹槽(212),所述连接块(209)的表面安装有辅助机构(3),所述辅助机构(3)包括固定板(301),所述固定板(301)的背面与连接块(209)的正面相贴合,所述固定板(30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三凸块(302),所述第三凸块(302)位于第四凹槽(212)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203)的表面安装有固定机构(7),所述固定机构(7)包括钢丝绳(706),所述钢丝绳(706)的表面与连接筒(203)的表面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706)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曳引机(5),所述曳引机(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基座(4),所述基座(4)的上方安装有第三滚轮(6)。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706)的表面安装有固定壳(701),所述固定壳(7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702),所述固定杆(7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703),固定壳(7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盖板(704),所述盖板(70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栓(70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706)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连接轴(9),所述连接轴(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架(10),所述第二支架(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重(1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悬挂结构,包括电梯(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1)的顶部安装有悬挂机构(2),所述悬挂机构(2)包括支撑座(214),所述支撑座(214)的底部与电梯(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214)的表面安装有第一支架(213),所述第一支架(21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滚轮(201),所述第一滚轮(20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筒(203),所述连接筒(203)的左侧表面开设有第一凹槽(204),所述第一凹槽(20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05),所述第一连接杆(20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06),所述第一滚轮(2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杆(207),所述第三连接杆(207)的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208),所述第二连接杆(206)位于第二凹槽(208)的内部,所述第三连接杆(20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凸块(211),所述第一滚轮(201)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9),所述连接块(209)的表面开设有第三凹槽(210),所述第一凸块(211)位于第三凹槽(210)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悬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筒(203)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滚轮(202),所述连接块(209)的表面开设有第四凹槽(212),所述连接块(209)的表面安装有辅助机构(3),所述辅助机构(3)包括固定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海新周建国韩宇李振全陈林杰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广东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