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II型生姜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II型生姜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2460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I型生姜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精深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内容中II型生姜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生姜抗性淀粉粗提物的制备、复合酶解、透析、冷冻干燥等步骤。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II型生姜抗性淀粉,得率高、纯度高,制备过程可操作性强,淀粉不发生改性现象、无结构与性质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精深加工,具体涉及一种ii型生姜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生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属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药食兼用型特色蔬菜。生姜含有丰富的姜油、精油树脂、姜辣素、淀粉、膳食纤维及色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在抗氧化、降低胆固醇、抗炎、抑菌、抗肿瘤、降血糖等方面作用效果显著(孙永金,2007;王媛媛,2014)。目前生姜既可以作为传统中药材、烹饪和炮制的辅料,也可以用于姜片、泡姜、糖姜、姜汁、姜茶、生姜精油等特色食品加工(袁甜甜等,2021)。

2、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是一类不被健康人体小肠消化,可在结肠中被发酵利用的淀粉及其水解物的总称。根据抗酶降解机制,rs可分为i型物理包埋淀粉(rs1)、ii型天然抗性淀粉(rs2)、iii型老化回生淀粉(rs3)、iv型化学改性淀粉(rs4)和v型淀粉酯质复合物(rs5)5类。rs的形成通常由淀粉本身结构、性质及产品的加工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王邵康,2021),具体信息如下表所示:

3、

4、淀粉是生姜中主要的碳水化合物,约占干姜重的40%-70%(常青等,2022),其中ii型抗性淀粉占比70%以上,直链淀粉约占35%。已有研究表明,淀粉类食物在加热糊化与冷却回生过程中,淀粉颗粒吸水膨胀糊化后发生分子间重新结合,可形成结构更紧密结实的rs3型抗性淀粉(ma,et al.,2020)。袁甜甜等(2021)研究认为,生姜淀粉颗粒是呈圆盘状、椭球状或多角型等形态结构的特异性淀粉,很难被淀粉酶水解,但糊化后抗消化组分的含量大幅降低;li,et al.(2020)同样证实,生姜淀粉经高温高压(0.1mpa,121℃,20min)处理后,快消化淀粉(rds)和慢消化淀粉(sds)的含量显著增加,rs含量显著降低。同样采用超声或超高压辅助碱法制备生姜淀粉时,淀粉的水溶性、稳定性及乳化性能会发生显著变化(cn201310304694,郭衍银等;齐海伶等,2015;王超凡,2020),但以上制备方法如何影响生姜淀粉的抗消化性能,目前尚无研究报道可查。

5、综上,加工条件是影响ii型天然抗性淀粉性质的主要因素,现有报道的加工条件容易使ii型天然抗性淀粉转化成结构更为紧密结实的rs3型抗性淀粉;或者导致抗性淀粉结构损伤,性质改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报道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ii型生姜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ii型生姜抗性淀粉,得率高、纯度高,制备过程的可操作性强,淀粉不发生改性现象、无结构损伤,最大限度的保持ii型天然生姜抗性淀粉的特征。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ii型生姜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将新鲜的生姜清洗干净,与水混合后破碎打浆,浆液经过滤分离姜渣,得滤液。

5、(2)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搅拌吸附色素,过滤分离活性炭,得第一澄清液;第一澄清液于0-4℃静置过夜,除去上清液,沉淀物用乙醇洗涤、干燥,得生姜抗性淀粉粗提物。

6、(3)将生姜抗性淀粉粗提物与α-淀粉酶/淀粉葡萄糖苷酶混合酶解液混匀,30-40℃持续搅拌酶解12-24h,得第一酶解液;向第一酶解液中加入tris缓冲盐,调节ph至7.5-8.5,再加入蛋白酶,30-40℃持续搅拌酶解4-8h,得第二酶解液。

7、(4)第二酶解液于0-4℃静置过夜沉降淀粉,除去上清液,用乙醇洗涤沉淀,洗涤后的沉淀与去离子水混匀,转移至透析袋中透析,透析液经冷冻干燥得ii型生姜抗性淀粉。

8、优选的,步骤(1)中,为进一步提高淀粉的提取率,可将姜渣与水反复混合、匀浆并进行汁渣分离,重复操作2-5次后,将滤液合并。过滤时宜选用50-100μm孔径的过滤介质。

9、优选的,步骤(2)中,活性炭与滤液的使用比例为1-2g:100ml,净化吸附时间为60-120min;除去活性炭时,宜选用50-100μm孔径的过滤介质。

10、优选的,步骤(3)中,分别使用70%乙醇、95%乙醇先后将沉淀物洗涤1次。

11、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α-淀粉酶/淀粉葡萄糖苷酶混合酶解液为含50u/ml的α-淀粉酶和3.4u/ml的淀粉葡萄糖苷酶的马来酸钠缓冲液。

12、生姜抗性淀粉粗提物与α-淀粉酶/淀粉葡萄糖苷酶混合酶解液加入量的比为1g:30-40ml。

13、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蛋白酶的酶活为350u/ml,生姜抗性淀粉粗提物与蛋白酶加入量的比为1g:10μl。

14、优选的,步骤(4)中,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3.5kda,去离子水中0-20℃透析48-60h。

15、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方法制备的ii型生姜抗性淀粉产品。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7、(1)本专利技术采用水洗打浆和低温自然沉降的提取分离方法获得生姜抗性淀粉粗提物,避免因超声/超高压等辅助提取手段对生姜抗性淀粉结构与性质损伤。

18、(2)本专利技术采用活性炭吸附与乙醇洗涤相结合的方法对淀粉粗提物进行纯化,有效去除色素的同时,保证淀粉得率,提高抗性淀粉纯度(抗性淀粉纯度是指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获得淀粉样品中rs的占比)。

19、(3)本专利技术采用淀粉酶、淀粉葡萄糖苷酶和蛋白酶复合酶解的方法,使用“温和”的酶解条件(ph=6.0-8.0,温度30-40℃),去除提取淀粉样品中的非抗性淀粉和蛋白质,对生姜抗性淀粉进行纯化;既能保证淀粉纯化效果,又能保持淀粉的天然结构性质不受损伤。

20、(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获得抗性淀粉的纯度高、性能稳定,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持生姜抗性淀粉的天然糊化特征。所得ii型生姜抗性淀粉既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也可作为标准品用于抗性淀粉的质量评价。

21、(5)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绿色”、“洁净”、“节能”等特征,生姜抗性淀粉的制备无须特殊设备,具有操作简单、无污染、成本低、方便快捷等特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I型生姜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姜渣再与水混合、匀浆,然后汁渣分离,重复操作2-5次,滤液合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活性炭与滤液加入量的比为(1-2)g:100mL,净化吸附时间为60-120min;除去活性炭时,选用50-100μm孔径的过滤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分别使用70%乙醇、95%乙醇先后将沉淀物洗涤1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α-淀粉酶/淀粉葡萄糖苷酶混合酶解液为含50U/mL的α-淀粉酶和3.4U/mL的淀粉葡萄糖苷酶的马来酸钠缓冲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生姜抗性淀粉粗提物与α-淀粉酶/淀粉葡萄糖苷酶混合酶解液加入量的比为1g:(30-40)m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蛋白酶的酶活为350U/mL,生姜抗性淀粉粗提物与蛋白酶加入量的比为1g:10μ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透析袋的截留分子量≥3.5kDa,在去离子水中于0-20℃透析48-60h。

9.利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II型生姜抗性淀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i型生姜抗性淀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姜渣再与水混合、匀浆,然后汁渣分离,重复操作2-5次,滤液合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活性炭与滤液加入量的比为(1-2)g:100ml,净化吸附时间为60-120min;除去活性炭时,选用50-100μm孔径的过滤介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分别使用70%乙醇、95%乙醇先后将沉淀物洗涤1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α-淀粉酶/淀粉葡萄糖苷酶混合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康靖瑶郭萌萌徐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