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2391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5:0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属于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包括:第一装配体,所述第一装配体的底部设有内凹的第一容置槽;第二装配体,所述第二装配体上设有内凹的第二容置槽;其中,所述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相配合,所述第一装配体与第二装配体上下相连后,所述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相连形成用于容置接触线的容置通道。本技术解决了人工肉眼观察吊弦线夹是否入槽误差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吊弦线夹入槽检测效率和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铁路接触网,具体涉及一种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铁路运营安全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确保铁路运营的绝对安全,保证施工工艺及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一些方法对设备的检查及检测至关重要。而高速铁路运营速度的提升需增加接触导线张力,张力增加将导致接触网结构参数整体发生变化,因此在提速施工时必须将所有正线接触网整体吊弦进行更换。天窗点内接触网整锚段两端补偿同时加张后,对该锚段整体吊弦全部进行更换,在更换以后必须对每根吊弦进行检查确认,确保安装状态及接触网参数满足设计标准。

2、现有技术中,判断吊弦的入槽传统方法通常是施工人员通过肉眼进行观察,以判断吊弦线夹是否进入接触线的连接槽中与接触线相连,但由于天窗点内照明不足,人工肉眼观察误差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包括:第一装配体,所述第一装配体的底部设有内凹的第一容置槽;

2、第二装配体,所述第二装配体上设有内凹的第二容置槽;

3、其中,所述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相配合,所述第一装配体与第二装配体上下相连后,所述第一容置槽与第二容置槽相连形成用于容置接触线的容置通道;

4、所述第一装配体的侧部设有内凹的第三容置槽,其中,所述第三容置槽的形状与吊弦线夹相适配;

5、所述第一装配体的侧部,第三容置槽的上方还设有凸出的检测部,所述接触线位于容置通道中时,所述检测部与吊弦线夹之间的间距用于检测吊弦线夹与接触线的连接状态。

6、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置槽中还设有连接键,所述连接键与接触线连接槽的形状相适配。

7、可选地,所述检测部的截面为弧形结构。

8、可选地,所述第二装配体上还设有倾斜的滑动面,所述滑动面与第二容置槽相连。

9、可选地,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互为镜像对称结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1、通过将第一装配体与第二装配体形成容置通道与接触线相连,根据检测部与吊弦线夹之间的间距判断吊弦线夹是否进入接触线的连接槽中,解决了人工肉眼观察吊弦线夹是否入槽误差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吊弦线夹入槽检测效率和精度的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还设有连接键,所述连接键与接触线连接槽的形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的截面为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体上还设有倾斜的滑动面,所述滑动面与第二容置槽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的数量为两组,且两组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互为镜像对称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槽中还设有连接键,所述连接键与接触线连接槽的形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接触线吊弦线夹入槽专用检测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部的截面为弧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徐大忠汪自杰张铁岩田红超孟令坤张文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