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铁轨道用多功能载重平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8877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15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铁轨道用多功能载重平板车,包括:两个承载板,两个所述承载板平行设置;多个加强连杆,多个所述加强连杆设置在两个所述承载板之间;多个滑轮;多个限位组;防护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施例中通过将承载板和加强连杆进行组成承载平台,最大程度上增强了承载平台的承载能力;而后通过防护组对将设备限位固定在承载平台上,避免在整体移动时出现意外。限位组在平板车进行承载设备时,将平板车与移动轨道进行限位固定,避免所述平板车在初期承载大型设备时发生移动,在平板车作业施工移动前,先将平板车与移动轨道进行松开,实现随停随开的效果,保证了平板车和设备的安全和使用便捷。满足了在轨道上进行施工的要求。要求。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铁轨道用多功能载重平板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载重运输平板车
,尤其涉及一种地铁轨道用多功能载重平板车。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地铁轨道平板车是小型的平板车,主要功能是进行少量物品转运的轨道车系列。因其规格小,承载能力有限,导致的使用场景有限,无法满足在轨道上进行大型、重量级、规模作业使用,从而无法满足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平板车无法满足对轨道上施工要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地铁轨道用多功能载重平板车。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地铁轨道用多功能载重平板车,包括:
[0006]两个承载板,两个所述承载板平行设置;
[0007]多个加强连杆,多个所述加强连杆设置在两个所述承载板之间,多个所述加强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承载板相连接,以构建承载平台;
[0008]多个滑轮,多个所述滑轮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承载板的底端;
[0009]多个限位组,所述限位组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底部一侧,所述限位组的限位方向垂直于所述滑轮的移动方向,所述限位组用于对承载板的移动进行限位;
[0010]防护组,所述防护组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的顶端,且所述防护组位用于将所述承载平台的顶端三面进行防护。
[001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组包括:
[0012]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底端,且位于所述滑轮的一侧;
[0013]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一侧,且所述调节板与所述固定板相对贴合设置;
[0014]调节杆,述调节杆贯穿设置于所述调节板上,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调节板螺纹相连,且所述调节杆的调节方向垂直与所述滑轮移动方向。
[001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调节板可拆卸调节相连。
[0016]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板上贯穿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限位件还包括:
[0017]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条形通孔与所述固定板相连。
[001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组包括:
[0019]两组防护栏杆,两组所述防护栏杆相对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的顶端两侧;
[0020]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的顶端上,且所述防护板的垂直设置于两个所述防护板之间;
[0021]其中,所述防护板、两组所述防护栏杆形成对所述承载平台顶端的三面进行防护。
[002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组还包括:
[0023]两个限位器,两个所述限位器设置于所述承载平台的开口一面处,所述限位器与所述防护板相对设置,两个所述限位器分别设置于两个所述承载板远离所述防护板的一端上。
[002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器呈倒U型,且所述限位器与所述承载平台可拆卸相连。
[002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
[0026]多个辅助挂钩,所述辅助挂钩呈倒U型,每两个所述辅助挂钩平行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两侧,形成一组挂钩组,多组所述挂钩组沿防护组的开口方向平行设置;
[0027]辅助绳索,所述辅助绳索贯穿两两对称设置的辅助挂钩。
[0028]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承载板上均设置有两个连接耳片,两个所述连接耳片位于远离所述防护组处,两个所述连接耳片相对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平板车还包括:
[0029]两个辅助登乘板,所述辅助登乘板上贯穿设置有铰接孔,所述铰接孔位于两个所述通孔之间,且两个所述通孔、所述铰接孔同轴贯穿设置;
[0030]其中,所述两个所述通孔、所述铰接孔铰接相连。
[0031]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登乘板与所述连接耳片可拆卸相连。
[003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3]本技术在实施例中通过将承载板和加强连杆进行组成承载平台,最大程度上增强了承载平台的承载能力;而后通过防护组对将设备限位固定在承载平台上,避免在整体移动时出现意外。限位组在平板车进行承载设备时,将平板车与移动轨道进行限位固定,避免所述平板车在初期承载大型设备时发生移动,在平板车作业施工移动前,先将平板车与移动轨道进行松开,实现随停随开的效果,保证了平板车和设备的安全和使用便捷。满足了在轨道上进行施工的要求。
附图说明
[003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地铁轨道用多功能载重平板车结构平面俯视图(辅助登乘板未与连接耳片相连);
[003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地铁轨道用多功能载重平板车结构平面正视图(辅助登乘板未与连接耳片相连);
[003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地铁轨道用多功能载重平板车结构平面侧视图。
[0037]图中标记如下所示:
[0038]1、承载板;11、防护栏杆;12、辅助挂钩;13、加强连杆;14、滑轮;15、限位组;151、调节板;152、调节杆;153、固定板;154、连接件;16、防护板;
[0039]2、辅助登乘板;21、连接翘板;22、连接耳片;221、铰接孔; 23、限位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3]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轨道用多功能载重平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承载板,两个所述承载板平行设置;多个加强连杆,多个所述加强连杆设置在两个所述承载板之间,多个所述加强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承载板相连接,以构建承载平台;多个滑轮,多个所述滑轮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承载板的底端;多个限位组,所述限位组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底部一侧,所述限位组的限位方向垂直于所述滑轮的移动方向,所述限位组用于对承载板的移动进行限位;防护组,所述防护组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的顶端,且所述防护组位用于将所述承载平台的顶端三面进行防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铁轨道用多功能载重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承载板的底端,且位于所述滑轮的一侧;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一侧,且所述调节板与所述固定板相对贴合设置;调节杆,述调节杆贯穿设置于所述调节板上,所述调节杆与所述调节板螺纹相连,且所述调节杆的调节方向垂直与所述滑轮移动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铁轨道用多功能载重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调节板可拆卸调节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地铁轨道用多功能载重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板上贯穿设置有条形通孔,所述限位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贯穿所述条形通孔与所述固定板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地铁轨道用多功能载重平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包括:两组防护栏杆,两组所述防护栏杆相对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的顶端两侧;防护板,所述防护板设置在所述承载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亚川石金石陈勇徐振东李炜罗李卢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