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2984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属于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包括:承导线;锚臂,所述锚臂与隧道拱顶相连;转向件,所述转向件用于将所述承导线进行转向;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锚臂的底部相连以及转向件相连;其中,所述锚臂包括顶板,与所述顶板相连的主杆,与主杆相连的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相连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交叉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转向件包括滑轮支架以及与所述滑轮支架活动连接的定滑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棘轮补偿下锚位置遇到人防门安装位置时无法使用传统的棘轮补偿下锚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改变承导线后续方向后提前安装棘轮补偿下锚的技术效果。安装棘轮补偿下锚的技术效果。安装棘轮补偿下锚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接触网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柔性接触网隧道内补偿下锚结构通常有隧道壁棘轮补偿下锚和结构柱上棘轮补偿下锚两种方式。其中,隧道壁棘轮补偿下锚结构和结构柱上棘轮补偿下锚结构通常由棘轮补偿装置、坠砣及限制架组成,这两种补偿下锚方式均适用于承导线侧向补偿下锚,均满足于关节下锚与道岔下锚,其区别在于安装在隧道壁上的棘轮下锚底座的角度、坠砣限制架底座的角度以及坠砣限制架的安装高度等不一致。
[0003]现有的棘轮补偿下锚通常只适用于下锚限界条件较好、下锚跨距长度适中、下锚路径空旷以及下锚范围充足等下锚环境较好的位置,当棘轮补偿下锚位置遇到人防门安装位置时,将导致棘轮补偿下锚因距离下锚范围过近、下锚处跨距长度较短、下锚途径受阻、承导线偏角过大等问题而无法使用传统的棘轮补偿下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包括:
[0005]承导线;
[0006]锚臂,所述锚臂与隧道拱顶相连;
[0007]转向件,所述转向件用于将所述承导线进行转向;
[0008]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锚臂的底部相连以及转向件相连;
[0009]其中,所述锚臂包括顶板,与所述顶板相连的主杆,与主杆相连的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相连的连接组件;
[0010]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交叉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
[0011]所述转向件包括滑轮支架以及与所述滑轮支架活动连接的定滑轮。
[0012]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球头挂环连接器,以及与所述球头挂环连接器相连的球头挂环;
[0013]其中,所述球头挂环还与滑轮支架相连。
[0014]可选地,所述球头挂环连接器为一端具有U形接口而另一端具有球形空腔的连接构件;
[0015]所述球头挂环为一端球形而另一端为环形的连接构件。
[0016]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相同,均为弯折的板状结构。
[0017]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两端处均设有通孔。
[0018]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弯折处两端的长度不同,分别为较长边及较短边。
[0019]可选地,两组较长边之间的夹角为127
°
,两组较短边之间的夹角为90
°

[0020]可选地,所述顶板倾斜设置。
[0021]可选地,所述顶板与主杆之间设有加筋板。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3]通过设置锚臂,以及在锚臂上设置固定件将转向件进行固定,利用转向件改变承导线后续方向但不改变承导线先前的偏转角度,解决了棘轮补偿下锚位置遇到人防门安装位置时无法使用传统的棘轮补偿下锚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改变承导线后续方向后提前安装棘轮补偿下锚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种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一种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一种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28]图5为本技术一种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中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技术一种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中锚臂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技术一种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中锚臂(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0032]1、锚臂;11、顶板;12、主杆;13、底板;14、连接组件;141、第一连接件;142、第二连接件;143、通孔;144、较长边;145、较短边;
[0033]2、固定件;21、球头挂环连接器;211、U形接口;212、球形空腔;22、球头挂环;
[0034]3、转向件;31、滑轮支架;32、定滑轮;
[0035]4、承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0038]请参阅图1

图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所
述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在实际应用时,分别与接触网以及坠砣相连,其包括锚臂1,与所述锚臂1相连的固定件2,与所述固定件2相连的转向件3,以及与所述转向件3相连的承导线4。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承导线4的两端分别与接触网以及坠砣相连。
[0039]进一步地,所述锚臂1用于固定与锚臂1相连的固定件2,包括顶板11,与所述顶板11相连的主杆12,与主杆12相连的底板13,以及与所述底板13相连的连接组件14。其中,所述顶板11与隧道拱顶相连,从而将锚臂固定在拱顶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11倾斜设置,起到与隧道拱顶的结构相配合的作用,以便于将锚臂1固定在隧道拱顶上。
[0040]进一步地,所述主杆12的两端分别与顶板11及底板13相连,其中,所述主杆12长方体形空心结构,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刚度,能够起到固定所述连接组件14的作用。另外,通过将所述连接组件14与固定件2相连,从而将固定件2固定在连接组件14上。
[004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14包括X形交叉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41及第二连接件142,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41与第二连接件142的结构相同,均为弯折的板状结构,且所述第一连接件141的弯折处与第二连接件142的弯折处相连,从而将第一连接件141与第二连接件142连接为一个整体。
[0042]在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41弯折以后,其弯折处两端的长度不同,分别为较长边144及较短边145,其中,两组较长边144之间的夹角为127
°
,两组较短边145之间的夹角为90
°

[004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较长边144与固定件2相连以后,相比于较短边1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导线;锚臂,所述锚臂与隧道拱顶相连;转向件,所述转向件用于将所述承导线进行转向;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与锚臂的底部相连以及转向件相连;其中,所述锚臂包括顶板,与所述顶板相连的主杆,与主杆相连的底板,以及与所述底板相连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交叉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转向件包括滑轮支架以及与所述滑轮支架活动连接的定滑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球头挂环连接器,以及与所述球头挂环连接器相连的球头挂环;其中,所述球头挂环还与滑轮支架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柔性接触网承导线转角下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挂环连接器为一端具有U形接口而另一端具有球形空腔的连接构件;所述球头挂环为一端球形而另一端为环形的连接构件。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兴宇毛雪锋张少昌林金阳田振海陈楷旭刘鑫赵斯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