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该组合物有效成份包含氟啶虫酰胺和一种有机磷类杀虫剂,氟啶虫酰胺与有机磷类杀虫剂的质量比为20∶1-1∶100。该发明专利技术组合物的优点是具有增效作用,速效快,持效长,能够降低用药量,节省人工,还有助于延缓抗性发展。可用于防治植物上的害虫,尤其适合防治同翅目害虫,如蚜虫、飞虱、粉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具体为一种含有氟咬虫酰胺的农药 组合物,应用于防治植物上的害虫。
技术介绍
有机磷类是一类重要的杀虫剂。该类杀虫剂由于应用范围广、药效较好、作用方式多样等特点,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就是主要的农药品种之一。有机磷 的大量长期使用,带来耐药性、人畜中毒、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和环境污染等 一系列问题。但由于其广谱性和价格低的优点,目前有机磷农药仍然在我国农 药使用量中占第一位。逐步替代或部份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是我国的农药品种 结构调整的一部份。我国政府已停止生产和销售曱胺磷、久效磷、对硫磷、曱 基对硫磷、磷胺5个高毒有机磷农药。由于有机磷农药作用机理相同,各品种间的交互抗性明显。在我国,长期 使用有机磷使很多害虫对其抗性越来越强,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不得不加大用 药量,这样增加了农药在环境和食物中的残留。采用高效、安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与有机磷复配,是对付害虫抗药性 增强的常用有效方法。复配后,是增效、相加还是拮抗,无法预测。而且,只 有复配增效4艮好的配方,明显提高实际防治效果,才能兼备各种作用特点的同 时,降低了有机磷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产生抗性风险。氟啶虫酰胺(flonicamid)是一种吡咬酰胺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其作用机理 独特,对害虫有很好的神经作用和快速拒食活性,对有机磷杀虫剂没有交互抗性。它与有机磷药剂的复配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点是对植物害虫活性较高, 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明显降低有机磷农药的使用量,且本身不易产生抗性。 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该组合物在防治植物害虫上的应用,尤其在防治同 翅目害虫上的应用。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专利技术采用氟啶虫酰胺与有机磷类杀虫剂进行复配,涉及的有机磷类杀虫剂包括毒死蜱(chlorpyrifos )、辛硫碌(phoxin)、三唑磷(triazophos)、丙溴磷 (profenophos)、全疏磷(quinalphos)、马拟危磷(malathion)、敌敌畏(dichlorvos)、, 它们虽然在结构、活性水平和作用特点上存在差异,但都有基本相同的作用机 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杀虫剂组合物,其有效成份为氟啶虫酰胺和一 种有机磷类杀虫剂,氟啶虫酰胺与有机磷类杀虫剂的质量比为20: 1-1: 100。 所述有机磷类杀虫剂包括毒死蜱、辛硫磷、三唑磷、丙溴磷、会疏磷、马拉硫 磷和敌敌畏等。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在实际应用中加工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剂型制剂,优选 剂型为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水分散性粒剂、乳油、可湿性粉剂、微胶嚢 悬浮剂。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氟啶虫酰胺与有机磷类杀虫剂的质量比优选为1: l誦l: 20。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可用于防治植物上的害虫,同时具有活性较高,药效迅速, 降低用药量,不易产生抗性的特点。尤其适用于防治奸虫、飞虱、粉虱等同翅目害虫。本专利技术的农药组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产生以下有益效果(l)组合物中 的两种有效成分有增效作用,与单剂相比,明显提高了防治效果,降低有才几石痒 用药量;(2)不同有效成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与有机磷农药相比,明显增长 持效性;(3)可以减少田间用药量,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減少对有 益生物的危害;(4)组合物中两者有效成分的作用机理互不相同,而且有明显 增效作用,可以延缓害虫对药剂抗性的增强。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 例对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的详细il明。应当理解,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U又用于 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 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 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室内毒力测试实施例1-3 实施例1:氟咬虫酰胺和毒死蜱毒力试验氟咬虫酰胺和毒死蜱复配试验,氟啶虫酰胺和毒死蜱复配增效试验,试验 采用棉椅为测试对象。具体方法为棉辨(^; /2/s gc^少/7&co加w a/ W(i): 试验原药氟啶虫酰胺来自日本住友林 式会社,毒死蜱原药来自江苏扬农化工股份有P艮公司。将原药按常规方法配制成 需要的试验药剂。试虫采自湖北荆州,用棉花苗饲养至成椅供试验。试验方法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1154.7-2006》。将直径5厘米的棉花 叶片放于直径9厘米的培养亚上,用potter喷雾塔在15PSI压力下喷雾,每次喷 一个皿,每皿喷药液2毫升,正反各lml。晾干后每皿4妾入成椅30头,每处理接5个皿,空白对照喷等量清水。每个处理设置6-7个浓度梯度。将处理过的培 养m放入25。C, 12H/12H光照培养箱内培养,72小时后检查死虫数,计算死亡 率。用DPS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LC5G,以此来评价供试 药剂对试虫的活性。联合作用方式采用孙云沛等1960年提出的通过毒力指数计算混剂联合毒力 的方法即共毒系数(CTC)法。共毒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LQo/供试药剂LC5Q) xlOO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ATIx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ATIx混剂 中B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 )=[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 )/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 )]x100 当CTCS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 为相加作用,当CTCS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表l不同处理对棉对测定结果处理LC50 (mg/L )ATITTI共毒系数CTC氟啶虫酰胺1.01100毒死蜱32.353.12氟啶虫酰胺20+毒死蜱10,79127.8595.39134.03氟啶虫酰胺10+毒死蜱10.89113.4891.19124.44氟啶虫酰胺5+毒死蜱10.90112,2283.85133.83氟啶虫酰胺1+毒死蜱10.88114.7751.56222.60氟啶虫酰胺1+毒死蜱52.3243.5319.27225.94氟啶虫酰胺1+毒死蜱103.6527.6711.93231.96氟啶虫酰胺1+毒死蜱206.3515.917.74205.62<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column></row><table>从表1中看出,氟咬虫酰胺与毒死蜱复配,质量比为20: 1-1: 100时,对 棉坊的CTC均大于120,有增效作用。又以氟啶虫酰胺与毒死蜱质量比为1: 1-1: 20时CTC明显较高,说明在这配比下增效更为明显。实施例2:氟啶虫酰胺和辛硫磷毒力试验氟咬虫酰胺和辛辟u磷复配增效试验,试验采用蔬菜上的萝卜对为测试对 象。具体方法为萝卜枒(i^a/ ;^ eo^'卵')温室内用萝卜苗饲养的成辨,敏感试虫采自深 圳宝安区西乡,抗性试虫采自广东清新县。试验原药氟啶虫酰胺来自日本住友 抹式会社、辛硫磷来自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P艮乂^司。将原药按常规方法配制成 需要的试验药剂。试验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154.7-2006》。试验采用置放甘蓝叶片(用琼脂保湿处理)的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它的有效成份为氟啶虫酰胺和一种有机磷类杀虫剂,氟啶虫酰胺与有机磷类杀虫剂的质量比为20∶1-1∶1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是它的有效成份为氟啶虫酰胺和一种有机磷类杀虫剂,氟啶虫酰胺与有机磷类杀虫剂的质量比为20∶1-1∶10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磷类杀虫剂为 毒死蜱、辛硫磷、三唑磷、丙溴磷、全硫磷、马拉硫磷、敌敌畏。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卫锋,罗才宏,孙华英,曹明章,文伯健,孔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兆丰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