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78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8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构造柱,在上层主体结构的底端一体浇筑有构造柱,在下层主体结构的上端设置有弹性填充层,所述弹性填充层的上端紧贴构造柱的底端设置;还包括第一拉筋和第二拉筋,所述第一拉筋设置为U形,第一拉筋两端分别延伸设置有倒钩部,所述第二拉筋设置为L形;所述第二拉筋的底端预埋在主体结构的上部,所述第二拉筋的上端预埋在弹性填充层的内部;所述第一拉筋的底端预埋在构造柱内部,所述倒钩部预埋在主体结构的下部。该种连接结构,最终变形结束后二次构件(构造柱)都不会传力到下层,同时保证主体机构和构造柱的同步施工,进一步提升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尤其是涉及一种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为提高多层建筑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规范要求应在房屋的砌体内适宜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柱并与圈梁连接,共同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这种钢筋混凝土柱通常就被称为构造柱。构造柱主要不是承担竖向荷载的,而是抗击剪力、抗震等横向荷载的。

2、高层住宅施工单位为了加快进度,通常会将二次构件(构造柱)与主体结构一次性浇筑,二次构件(构造柱)没有经过特殊处理造成与主体结构共同受力,与设计假定不符,由于二次结构柱并不承载竖向荷载,主体结构会对二次结构柱造成较大冲击,影响主体结构安全,导致施工的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构造柱,在上层主体结构的底端一体浇筑有构造柱,在下层主体结构的上端设置有弹性填充层,所述弹性填充层的上端紧贴构造柱的底端设置;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构造柱,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筋的底端和倒钩部通过若干个矩形的搭接钢筋一连接,从而构造出钢筋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筋下端外壁通过若干个矩形的搭接钢筋二连接,从而构造出钢筋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筋上端外壁通过若干个矩形的搭接钢筋三连接,从而构造出钢筋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包括主体结构和构造柱,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筋的底端和倒钩部通过若干个矩形的搭接钢筋一连接,从而构造出钢筋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筋下端外壁通过若干个矩形的搭接钢筋二连接,从而构造出钢筋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筋上端外壁通过若干个矩形的搭接钢筋三连接,从而构造出钢筋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柱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浇筑主体结构以及构造柱的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主体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胜江黄军乔蓉艳阮熙淳郑斌谢雨龙李世江彭程李建尧徐煜然岳韬王晓嵩顾怀琛冯宁平朱赢张有裕林启梓张旭何亮董一桥贺建霖王馨敏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