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727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8
本技术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通过在主体框架和内衬烟道之间设置承托组件,其中承托组件包括承托件以及承托部,所述承托件设于内衬烟道的外侧壁上,所述承托部设于主体框架上;内衬烟道在安装时,需要提前复核内衬烟道的承托件在主体框架的承托部上的位置,然后将承托件设于内衬烟道上,当上层所述内衬烟道往下承接时,所述承托件能够与承托部配合,主体框架通过承托部承拖住承托件,以使主体框架承托上层内衬烟道,保证了烟道安装的准确性及垂直,简化了施工工艺,加快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烟道安装的,特别涉及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


技术介绍

1、在现有技术中,建筑每隔二层就会设置烟道卸荷措施,根据规范要求,每二层底板的洞口上要摆放二根直径为十毫米的钢筋,钢筋的一端支撑在楼板上,靠墙一面用电锤打孔,墙打洞保证七十毫米的深度,将钢筋的另一端插入混凝土墙内,然后在烟道的根部砌筑一道反坎。

2、内衬烟道在安装时容易发生偏位,错缝处需修补,且烟道的底部压力只由两根钢筋承受,烟道容易开裂,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

3、本技术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内衬烟道在安装时容易发生偏位的技术问题。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包括主体框架以及承托组件,所述主体框架上设有预埋结构,所述预埋结构预埋在楼板预留孔的内侧,所述主体框架上还设有一供内衬烟道穿过的避让口;

4、所述承托组件包括承托件以及承托部,所述承托件设于内衬烟道的外侧壁上,所述承托部设于主体框架上,当上层所述内衬烟道往下承接时,所述承托件能够与承托部配合,以使主体框架承托上层内衬烟道。

5、如上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所述主体框架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状。

6、如上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所述预埋结构包括分设于主体框架两端上的第一预埋节和第二预埋节。

7、如上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所述第一预埋节的数量为二个,两个所述的第一预埋节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预埋节的数量为二个。两个所述的第二预埋节间隔设置。

8、如上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所述主体框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边框、左边框、下边框以及右边框,其一所述的第一预埋节和第二预埋节分设于左边框的两端,另一所述的第一预埋节和第二预埋节分设于右边框的两端。

9、如上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所述左边框分别与其一所述的第一预埋节和第二预埋节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右边框分别与另一所述的第一预埋节和第二预埋节为一体成型结构。

10、如上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所述承托部为承托凹槽,所述承托件为与承托凹槽相匹配的卡块。

11、如上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所述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卡块的与内衬烟道的外侧壁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卡块在内衬烟道上等高设置。

12、如上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所述卡块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状,所述主体框架的顶部具有上开口,所述主体框架的内侧壁上设有侧边开口,所述上开口与侧边开口分别与承托凹槽相连通。

13、如上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所述卡块的顶部所在平面与主体框架的顶部所在平面齐平。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本技术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通过在主体框架和内衬烟道之间设置承托组件,其中承托组件包括承托件以及承托部,所述承托件设于内衬烟道的外侧壁上,所述承托部设于主体框架上;内衬烟道在安装时,需要提前复核内衬烟道的承托件在主体框架的承托部上的位置,然后将承托件设于内衬烟道上,当上层所述内衬烟道往下承接时,所述承托件能够与承托部配合,主体框架通过承托部承拖住承托件,以使主体框架承托上层内衬烟道,保证了烟道安装的准确性及垂直,简化了施工工艺,加快了施工进度。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包括主体框架(1)以及承托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有预埋结构(3),所述预埋结构(3)预埋在楼板预留孔的内侧,所述主体框架(1)上还设有一供内衬烟道(4)穿过的避让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结构(3)包括分设于主体框架(1)两端上的第一预埋节(31)和第二预埋节(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节(31)的数量为二个,两个所述的第一预埋节(3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预埋节(32)的数量为二个,两个所述的第二预埋节(32)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边框(12)、左边框(13)、下边框(14)以及右边框(15),其一所述的第一预埋节(31)和第二预埋节(32)分设于左边框(13)的两端,另一所述的第一预埋节(31)和第二预埋节(32)分设于右边框(15)的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边框(13)分别与其一所述的第一预埋节(31)和第二预埋节(32)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右边框(15)分别与另一所述的第一预埋节(31)和第二预埋节(32)为一体成型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部(22)为承托凹槽,所述承托件(21)为与承托凹槽相匹配的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卡块的与内衬烟道(4)的外侧壁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卡块在内衬烟道(4)上等高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状,所述主体框架(1)的顶部具有上开口,所述主体框架(1)的内侧壁上设有侧边开口,所述上开口与侧边开口分别与承托凹槽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的顶部所在平面与主体框架(1)的顶部所在平面齐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包括主体框架(1)以及承托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上设有预埋结构(3),所述预埋结构(3)预埋在楼板预留孔的内侧,所述主体框架(1)上还设有一供内衬烟道(4)穿过的避让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结构(3)包括分设于主体框架(1)两端上的第一预埋节(31)和第二预埋节(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埋节(31)的数量为二个,两个所述的第一预埋节(3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预埋节(32)的数量为二个,两个所述的第二预埋节(32)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埋式内衬烟道卸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框架(1)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边框(12)、左边框(13)、下边框(14)以及右边框(15),其一所述的第一预埋节(31)和第二预埋节(32)分设于左边框(13)的两端,另一所述的第一预埋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青雷和粮郎宇飞周乔峰卓建财彭露黄鹰杰魏巍巍程培雪余伟权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