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剪力墙楼板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钢筋桁架楼承板是将楼板中钢筋在工厂加工成钢筋桁架,并将钢筋桁架与底模连接成一体的组合承重模板,在施工过程中承担混凝土湿重和施工荷载,使用阶段钢筋桁架与混凝土共同作用。这种技术免去了大部分支模和现场绑扎钢筋的工作及费用,可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或构筑物的楼盖或屋盖,适合新型建筑工业化,结构体系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适用于装配式建筑。
2、在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核心筒剪力墙连接节点处,楼板钢筋需要锚入剪力墙中以有效传递楼板竖向及水平向荷载,而实际施工时对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施工工序要求,钢外框结构施工时一般滞后核心筒剪力墙结构5层以上,存在先浇筑剪力墙而后铺设楼承板再浇筑楼板混凝土的情况,因此在楼板与剪力墙连接处会形成施工缝,而核心筒剪力墙的模板支撑体系在施工时常采用铝膜,要求模板连续且封闭,楼板钢筋为水平向会与竖向模板产生冲突,无法按常规施工缝处理方法预留板筋,所以需要采取特殊措施设置楼板连接钢筋,实现既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剪力墙和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剪力墙内预埋设置有钢板,钢板一侧外露设置;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紧贴钢板设置;还包括用于连接钢板和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第一连接钢筋,所述第一连接钢筋的一侧和钢板焊接,另一侧和钢筋桁架楼承板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外露侧与混凝土剪力墙的侧壁平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一侧焊接设置有拉筋,所述拉筋预埋设置在混凝土剪力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包括混凝土剪力墙和钢筋桁架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剪力墙内预埋设置有钢板,钢板一侧外露设置;所述钢筋桁架楼承板紧贴钢板设置;还包括用于连接钢板和钢筋桁架楼承板的第一连接钢筋,所述第一连接钢筋的一侧和钢板焊接,另一侧和钢筋桁架楼承板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外露侧与混凝土剪力墙的侧壁平齐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一侧焊接设置有拉筋,所述拉筋预埋设置在混凝土剪力墙内;所述拉筋包括竖向拉筋和横向拉筋,竖向拉筋的两端一体连接有横向拉筋,横向拉筋焊接在钢板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桁架楼承板与混凝土剪力墙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拉筋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钢筋,所述钢板内设置有预留孔,第二连接钢筋的内段预埋设置在混凝土剪力墙内,外段弯折容纳在预留孔中;所述第二连接钢筋的外段能够拉伸并和钢筋桁架楼承板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强,乔蓉艳,郑斌,李建尧,顾怀琛,谢雨龙,董一桥,张有裕,彭程,覃光雄,余芹芹,马杰丙,李世江,陈洪官,朱赢,贺建霖,冯宁平,杜婧仪,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