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391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包括安装在基层上的平接条,所述平接条与基层之间设有垫板,所述垫板,包括:折板,用于卡住开槽平接条和调节板;第一紧固条,设置于所述折板上,用于与所述开槽平接条卡接;第一安装孔,开设于所述第一紧固条上。本技术可以对墙面的不平整处进行调整,通过在偏差部位选用相应规格的垫板和调节板,当隙较小时,采用垫板进行分段填塞,以便紧固稳定;当墙面垂直平整偏差较大,采用垫板无法调平时,把调节板放入垫板内,可调整5至10mm以上的各种墙面偏差,且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省时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建筑房屋内装修复合板材安装的技术,具体地说,涉及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


技术介绍

1、建筑房屋内装修复合板材安装中,主要采用轻钢工字挂件-开槽平接条进行复合板材(硅酸钙板、竹木纤维等)的连接和拼装,由于装配式建筑工业化的推进,装配式装修也得到了较快发展。

2、在墙面基层装修施工中,部分取消了抹灰找平层的湿作业,可减少现场环境污染、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工序和成本,同时,由于装配式结构墙板的应用,墙面均不再抹灰,而普遍采用开槽平接铝条直接固定在基层墙面上,由于结构施工墙面抹灰时的平整度在±3mm左右,采用开槽平接条安装的板材墙面平整度基本能满足装修标准要求。

3、但是如果在不抹灰或者装配式结构面上安装开槽平接条,其平整度无法达到装修验收标准要求,因为不抹灰的传统墙面和装配式墙面垂直平整度基础都大于5mm,甚至10mm以上都经常出现。

4、常规的材料和施工方法装修的墙面垂直度无法满足规范标准要求,甚至因垂直平整度偏差过大而出现无法安装的现象,在技术层面无较好的技术处理方案,现场施工作业时会采用不成体系的土办法进行楔木垫块处理,但质量和稳定都难以保证,且施工成本更高。

5、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可实现各种偏差情况下调平,且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省时省力。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3、一种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包括安装在基层上的平接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接条与基层之间设有垫板,所述垫板通过紧固件与基层连接,垫板包括:折板,用于卡接平接条;第一紧固条,沿折板长轴方向、设置于所述折板上,用于与所述平接条卡紧压合;第一安装孔,间隔开设于所述第一紧固条上、用于穿过紧固件。

4、所述第一紧固条具有多个,并均匀设置。

5、所述第一紧固条是与平接条配合的内凹的卡条或者是外凸的凸条,其厚度为1mm。

6、所述折板厚度为0.5~2mm,宽度大于所述平接条3mm。

7、所述折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折边,且折边的宽度为1~2mm,平接条插设至两个折边之间,所述折板的长度为60~100mm。

8、还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连接在平接条和折板之间,包括:连接板,用于与所述折板连接;第二紧固条,沿连接板长轴方向、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第二安装孔,间隔开设于所述第二紧固条上、用于穿过紧固件。

9、所述连接板为锲形,其宽端尺寸为4mm至10mm,窄端尺寸为1mm至7mm。

10、所述第二紧固条是与平接条配合的内凹的卡条或者是外凸的凸条,其厚度为1mm。

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采用现有平接条安装时,平接条自身必须保持垂直或平整,才能按要求装上板材;由于现场移交的墙面平整度偏差较大,这样墙面与平接条间会出现坡形发展的缝隙,利用本技术的安装构造,可以对墙面的不平整处进行调整,通过在偏差部位选用相应规格的垫板和调节板,当隙较小时,采用垫板进行分段填塞,以便紧固稳定;当墙面垂直平整偏差较大,采用垫板无法调平时,把调节板放入垫板内,可调整5至10mm以上的各种墙面偏差,且操作简单,安装方便,省时省力。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包括安装在基层上的平接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接条与基层之间设有垫板(2),所述垫板(2)通过紧固件(5)与基层连接,垫板(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条(22)具有多个,并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条(22)是与平接条配合的内凹的卡条或者是外凸的凸条,其厚度为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21)厚度为0.5~2mm,宽度大于所述平接条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21)的两侧分别设置折边,且折边的宽度为1~2mm,平接条插设至两个折边之间,所述折板(21)的长度为60~100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板(3),所述调节板(3)连接在平接条和折板之间,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1)为锲形,其宽端尺寸为4mm至10mm,窄端尺寸为1mm至7m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紧固条(32)是与平接条配合的内凹的卡条或者是外凸的凸条,其厚度为1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包括安装在基层上的平接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接条与基层之间设有垫板(2),所述垫板(2)通过紧固件(5)与基层连接,垫板(2)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条(22)具有多个,并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紧固条(22)是与平接条配合的内凹的卡条或者是外凸的凸条,其厚度为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板材开槽平接条调平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板(21)厚度为0.5~2mm,宽度大于所述平接条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装板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曦陈俊彭明任永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