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改 善了的显示特性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多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 空穴注入电极、有机发射层和电子注入电极。当通过有机发射层内部的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产生的激子从激发态降至基 态时,利用产生的能量执行发光。有机发光二极管利用该现象形成图像。因此,与液晶显示器不同,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自发光特性,并 且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不需要单独的光源,使得能够减小有机发光二极管 显示器的厚度和重量。另外,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具有高质量特性,例如,低功耗、高亮度 和高响应速度,使得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作为用于便携式电子装置的下一 代显示装置而受到日益增长的关注。在
技术介绍
部分中公开的以上信息仅仅是为了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它可包括未形成在该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现有技术的 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是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 示器具有抑制外部光反射来提高可视性并且使从有机发射层发射到外部的光 的损失最小化的优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 有机发光二极管; 双增亮膜,形成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上方; 第一相位延迟板,形成在双增亮膜上; 角锥棱镜膜,形成在第一相位延迟板上; 第二相位延迟板,形成在角锥棱镜膜上; 偏振板,形成在第二相位延迟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8-8-19 61/090,158;KR 2009-2-5 10-2009-0009361、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双增亮膜,形成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上方;第一相位延迟板,形成在双增亮膜上;角锥棱镜膜,形成在第一相位延迟板上;第二相位延迟板,形成在角锥棱镜膜上;偏振板,形成在第二相位延迟板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角锥棱镜膜包括角锥棱镜层和覆盖层,在角锥棱镜层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多个角锥棱镜,覆盖层覆盖角锥棱镜层的形成有角锥棱镜的所述一个表面。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角锥棱镜层的角锥棱镜朝第 一相位延迟板突出。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角锥棱镜层的折射系数比覆盖层的折射系数大。5、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覆盖层具有粘性。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覆盖层设置在角锥棱镜层和第一相位延迟板之间,以将角锥棱镜层粘结到第一相位延迟板。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双增亮膜、第一相位延迟板、角锥棱镜膜、第二相位延迟板和偏振板中的至少两个一体地形成。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偏振板和双增亮膜具有相同的偏振轴。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第一相位延迟板和第二相位延迟板具有相同的光轴,并且第 一相位延迟板和第二相位延迟板是1/4波长板。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其中,第一相位延迟板和第二相位延迟板的光轴与偏振板和双增亮膜的偏振轴之间的交叉角是45。。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还包括第一基底;驱动电路,设置在第一基底和有机发光二极管之间,其中,驱动电路被构造为驱动有机发光二极管;第二基底,形成在偏振板上,并且被构造为基于从偏振板透射的线性偏振光来显示图像。12、 一种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被构造为发射光;双增亮膜,形成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上方,其中,双增亮膜被构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朴顺龙,丁喜星,郑又硕,田熙喆,郭鲁敏,金恩雅,李柱华,郑哲宇,金在湧,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移动显示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