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宽浮式平台下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535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技术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宽浮式平台下水结构,用于浮式平台的下水,包括码头、停泊于所述码头边侧的下水驳,还包括建造船台,所述建造船台包括第一建造船台和第二建造船台,所述第一建造船台上配置有第一建造船台下水滑道,所述第二建造船台上配置有第二建造船台下水滑道;超宽浮式平台,所述超宽浮式平台承载于所述建造船台上;下水小车系统,所述下水小车系统设于所述建造船台和所述超宽浮式平台之间,所述下水小车系统在所述第一建造船台下水滑道与所述第二建造船台下水滑道内滑动将所述超宽浮式平台从所述建造船台拉移至所述码头,并通过所述码头转运到所述下水驳,通过所述下水驳下潜实现所述超宽浮式平台出驳下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海洋工程,尤其涉及一种超宽浮式平台下水结构


技术介绍

1、海洋工程浮式平台是风电平台、波浪能装置等的基本支撑结构,形状不规则,有的设计采用三角形结构形式,为满足在海上稳性的要求,其设计宽度跨度比较大,宽度一般50m~100m,整体在陆上组立建造完工后,需要转运拉移上下水驳船,由下水驳船下潜后出驳,下水拖航至海上安装地点安装。

2、经检索,公布号为cn108502124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洋平台下水装置,属于海洋工程
该装置包括船台,驳船,云轨组件和滑移车。船台上设有第一支撑部件,多排第一支撑部件置于海洋平台底部,第一支撑部件用于支撑海洋平台;驳船上固设有第二支撑部件,驳船用于下潜海洋平台;云轨组件包括多段云轨,多段云轨铺设于船台和驳船,并延伸至相邻两排第一支撑部件之间和相邻两排第二支撑部件之间,船台和驳船通过云轨连接;滑移车包括顶升机构和驱动机构,顶升机构用于升降海洋平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滑移车沿云轨组件移动,滑移车用于将海洋平台从船台移至驳船。

3、该装置建造成本低、运行过程可控,从而保证了下水过程的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宽浮式平台下水结构,用于浮式平台的下水,其特征在于,包括码头(100)、停泊于所述码头(100)边侧的下水驳(200),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浮式平台下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造船台(310)与所述第二建造船台(320)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建造船台(310)、所述第二建造船台(320)的宽度均为30-4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浮式平台下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造船台下水滑道(311)沿所述第一建造船台(310)的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建造船台下水滑道(321)沿所述第二建造船台(320)的横向延伸设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宽浮式平台下水结构,用于浮式平台的下水,其特征在于,包括码头(100)、停泊于所述码头(100)边侧的下水驳(200),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宽浮式平台下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造船台(310)与所述第二建造船台(320)的结构相同,且所述第一建造船台(310)、所述第二建造船台(320)的宽度均为30-4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宽浮式平台下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造船台下水滑道(311)沿所述第一建造船台(310)的横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二建造船台下水滑道(321)沿所述第二建造船台(320)的横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宽浮式平台下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造船台下水滑道(311)、所述第二建造船台下水滑道(321)均为左右两侧对称的两条滑道,两条所述滑道的距离值均为5m-15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宽浮式平台下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造船台下水滑道(311)与所述第二建造船台下水滑道(321)之间的间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建造船台(310)加所述第二建造船台(320)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超宽浮式平台下水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敖武平庄瑞民李娟刘向文韦汉群陈耿楠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