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水气界面运动的航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26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航行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跨水气界面运动的航行器。该航行器包括船舱基座、变形帆、折帆机构、折帆控制机构;折帆机构包括帆固定基座、第一转轴固定板、第二转轴固定板、第一滑块、弧形滑槽、滑轨、连接板、第二滑块、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变形帆固定在帆固定基座上;第二滑块与滑轨连接;第一连接轴配合轴承安装到连接板上,并通过第一转轴固定板和第二转轴固定板在连接板两侧固定;第一连接轴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帆固定基座固定连接;弧形滑槽与第一滑块连接;第二连接轴通过杠杆组件与折帆控制机构连接;折帆控制机构安装在船舱基座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折帆机构和变形帆,能在水面和水下双重航行模式中自由切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行器,涉及一种跨水气界面运动的航行器


技术介绍

1、当前,水面平台技术在海洋监测、环境科学研究、海洋资源勘探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现有的水面平台主要依赖风力或太阳能进行动力推进,具备自主导航和长时间巡航的特点,可执行长时间、远距离侦察任务。

2、然而,目前的水面平台技术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首先,由于对风力或太阳能的依赖,其在恶劣气象条件下的性能可能受到限制,可能影响其在极端环境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其次,现有技术在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任务时,由于航行形态单一,缺乏多航行模式和灵活的风动力模块变形机制,导致应变能力相对有限,需要更为灵活的设计来应对多样化的任务需求。

3、此外,现有水面平台在处理突发事件、紧急任务和应对恶劣气象条件时,缺乏足够的紧急响应机制,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紧迫需要一种新型水面平台技术,提高在复杂环境和多目标任务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跨水气界面运动的航行器。

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跨水气界面运动的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船舱基座、变形帆、折帆机构、折帆控制机构;所述折帆机构包括帆固定基座、第一转轴固定板、第二转轴固定板、第一滑块、滑块螺母、弧形滑槽、滑轨、连接板、第二滑块、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所述变形帆固定在帆固定基座上;第二滑块与滑轨连接;第一连接轴配合轴承安装到连接板上,并通过第一转轴固定板和第二转轴固定板在连接板两侧固定;第一连接轴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帆固定基座固定连接;弧形滑槽通过滑块螺母与第一滑块连接;第二连接轴通过杠杆组件与折帆控制机构连接;折帆控制机构安装在船舱基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水气界面运动的航行器,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跨水气界面运动的航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船舱基座、变形帆、折帆机构、折帆控制机构;所述折帆机构包括帆固定基座、第一转轴固定板、第二转轴固定板、第一滑块、滑块螺母、弧形滑槽、滑轨、连接板、第二滑块、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所述变形帆固定在帆固定基座上;第二滑块与滑轨连接;第一连接轴配合轴承安装到连接板上,并通过第一转轴固定板和第二转轴固定板在连接板两侧固定;第一连接轴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和帆固定基座固定连接;弧形滑槽通过滑块螺母与第一滑块连接;第二连接轴通过杠杆组件与折帆控制机构连接;折帆控制机构安装在船舱基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水气界面运动的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折帆控制机构包括折帆控制台、第一伸缩油囊;折帆控制台通过弹性伸缩杆件安装于船舱基座上;第一伸缩油囊安装在折帆控制台和船舱基座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水气界面运动的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杠杆组件包括可伸缩杠杆和支点柱;所述支点住固定在船舱基座的底部;可伸缩杠杆的中部与支点柱的顶部铰接;可伸缩杠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键轴与折帆控制台、第二连接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水气界面运动的航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形帆包括右帆板、自锁限位板、自锁控制轴、左帆板、帆变形控制轴、变形连杆、变形帆固定部;变形帆固定部固定在帆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宗睿李凯林任万龙王越华志励刘刚徐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