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197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包括船本体、收集箱、输送组件、第一驱动件和辅助组件,船本体具有容纳腔、进料口和卸料口,收集箱连接于船本体并位于容纳腔内,收集箱在船本体上可移动以使收集箱具有位于容纳腔内的装料位置和位于容纳腔外卸料位置,输送组件连接于船本体并位于船本体的第一侧,第一驱动件连接于船本体并位于容纳腔内,第一驱动件与输送组件传动连接,辅助组件包括转筒和多个拨杆,转筒可转动连接于船本体并与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多个拨杆均连接于转筒并在转筒上间隔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卸料口设置在船本体的一侧,减小了工人倾倒垃圾时的工作量,并在船本体上设置辅助组件以增强打捞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尤其涉及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水面垃圾的是指漂浮在各类水体(海洋、江河、湖泊等)表面的,破环水体自然性状的,并对公众造成视觉影响的各种废弃物引起的污染,为此就需要对水面垃圾进行处理。

2、相关技术中,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在打捞过程中需工作人员将整个垃圾存放腔提起对垃圾进行处理,往复操作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且现有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对于垃圾的打捞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该水面垃圾处理装置通过将卸料口设置在船本体的一侧,减小了工人倾倒垃圾时的工作量,并在船本体上设置辅助组件以增强打捞效果。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包括船本体、收集箱、输送组件、第一驱动件和辅助组件,所述船本体具有容纳腔、进料口和卸料口,所述船本体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进料口位于所述船本体的第一侧,所述卸料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所述卸料口位于所述船本体的第二侧,所述收集箱连接于所述船本体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收集箱在所述船本体上可移动以使所述收集箱具有位于所述容纳腔内的装料位置和位于所述容纳腔外卸料位置,所述输送组件连接于所述船本体并位于所述船本体的第一侧,所述输送组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收集箱的正上方,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进料口内,所述输送组件的至少部分在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一端向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向下倾斜,所述第一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船本体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驱动件与所述输送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转筒和多个拨杆,所述转筒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船本体并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转筒的轴线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转筒的靠近于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二端并位于所述输送组件上方,多个所述拨杆均连接于所述转筒并在所述转筒上间隔分布。

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通过将卸料口设置在船本体的一侧,减小了工人倾倒垃圾时的工作量,并在船本体上设置辅助组件以增强打捞效果。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输送带,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船本体,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均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二端,所述输送带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以使所述输送带在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一端向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向下倾斜。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船本体并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且所述第三转轴的外表面与所述输送带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三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转筒传动连接。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防水外壳,所述防水外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船本体并罩设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所述转筒及其之间的传动部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为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输出轴的两端贯穿所述船本体并分别位于船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转筒的两端均贯穿所述船本体并位于所述船本体的两侧,且所述双头电机输出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转筒的第一端、所述双头电机输出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转轴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转筒的第二端分别传动连接;所述防水外壳有两个,两个所述防水外壳分别连接于所述船本体的两侧,且其中一个所述防水外壳罩设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转轴的第一端、所述转筒的第一端及其之间的传动部件,另一个所述防水外壳罩设于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转轴的第二端、所述转筒的第二端及其之间的传动部件。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送带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多个所述漏水孔在所述输送带上间隔分布。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收集板,所述收集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收集板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船本体且所述收集板位于所述船本体的第一侧,所述收集板有两个,两个所述收集板对称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且至少一个所述收集板在所述收集板的第一端向所述收集板的第二端的方向上远离另一个所述收集板。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面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舱门和锁止件,所述舱门连接于所述船本体,且所述舱门在所述船本体上可移动以使所述舱门具有封闭位置和开启位置,在所述封闭位置,所述舱门封堵于所述卸料口,在所述开启位置,所述舱门打开所述卸料口,所述锁止件的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舱门,所述锁止件用于连接所述舱门与所述船本体以使所述舱门保持在所述封闭位置。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船本体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容纳腔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收集箱下方设有车轮。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水面垃圾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船本体以驱动所述船本体移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输送带,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船本体,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均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二端,所述输送带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以使所述输送带在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一端向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船本体并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且所述第三转轴的外表面与所述输送带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三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转筒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防水外壳,所述防水外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船本体并罩设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所述转筒及其之间的传动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为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输出轴的两端贯穿所述船本体并分别位于船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转筒的两端均贯穿所述船本体并位于所述船本体的两侧,且所述双头电机输出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转筒的第一端、所述双头电机输出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转轴的第二端、所述第三转轴的第二端与所述转筒的第二端分别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上开设有多个漏水孔,多个所述漏水孔在所述输送带上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收集板,所述收集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收集板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船本体且所述收集板位于所述船本体的第一侧,所述收集板有两个,两个所述收集板对称设置于所述进料口在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且至少一个所述收集板在所述收集板的第一端向所述收集板的第二端的方向上远离另一个所述收集板。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舱门和锁止件,所述舱门连接于所述船本体,且所述舱门在所述船本体上可移动以使所述舱门具有封闭位置和开启位置,在所述封闭位置,所述舱门封堵于所述卸料口,在所述开启位置,所述舱门打开所述卸料口,所述锁止件的至少部分连接于所述舱门,所述锁止件用于连接所述舱门与所述船本体以使所述舱门保持在所述封闭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本体上还设有位于所述容纳腔的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所述收集箱下方设有车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于所述船本体以驱动所述船本体移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输送带,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均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船本体,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方向均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转轴位于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一端且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驱动件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二端,所述输送带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以使所述输送带在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一端向所述输送组件的第二端的方向上向下倾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船本体并位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之间,且所述第三转轴的外表面与所述输送带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三转轴分别与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转筒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组件还包括防水外壳,所述防水外壳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船本体并罩设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所述转筒及其之间的传动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面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为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输出轴的两端贯穿所述船本体并分别位于船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二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转筒的两端均贯穿所述船本体并位于所述船本体的两侧,且所述双头电机输出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转轴的第一端、所述第三转轴的第一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浪字林郭金敏李庆岭洪建辉李剑寒余涛丁倩郑祥旺晋良军党智斌夏磊郑帅强杨金妹周威平安坤赵嘉廷赵静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