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5071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包括车架,车架的顶部设置有车斗,车架的下方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车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机构与履带行走机构连接,履带行走机构包含两个分别对称设置于车架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第一履带行走机构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第一履带行走机构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第一履带行走机构包含主动轮、导向轮、主动轮连接杆、导向轮连接杆、履带、多个承重轮和多个承重轮连接杆。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机构与履带行走机构等结构的设计,能够解决搬运大型元件上楼梯,短距离运输费时费力的问题。有效提高搬运效率,保证人员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压元件搬运设备,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搬运履带车


技术介绍

1、液压传动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灵活、便于传递、易于操纵控制等特点,因此,液压传动的应用已经遍布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泛。大型液压系统中存在大型的液压元件,如何将大型的液压元件搬上楼梯以及进行短距离搬运是一大难题,采用人力搬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液压元件均为金属结构,体型小、重量大,一般采用手拉推车进行搬运,而手拉推车不能用在上下楼梯的搬运,而目前已有的针对上下楼梯搬运的机械装置,主要是用于大型箱式物体,针对小型、不规则形状的液压元件,搬运数量少、捆绑不方便,效率低。如何将大型的液压元件搬上楼梯以及进行短距离搬运是一大难题,采用人力搬运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搬运履带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包括车架,车架的顶部设置有车斗,车架的下方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车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机构与履带行走机构连接。

4、优选的,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含第一履带行走机构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第一履带行走机构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分别对称设置于车架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第一履带行走机构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的结构相同。

5、优选的,所述第一履带行走机构包含主动轮、导向轮、主动轮连接杆、导向轮连接杆、履带、多个承重轮和多个承重轮连接杆,所述主动轮设置于车架左侧面的后侧,主动轮连接杆的一端与主动轮连接,另一端与车架左侧面连接,所述导向轮设置于车架左侧面的前侧,导向轮连接杆的一端与导向轮连接,另一端与车架左侧面连接,多个承重轮沿车架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车架左侧面上,且多个承重轮位于主动轮和导向轮之间,每个承重轮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承重轮连接,另一端与车架左侧面连接,履带的内侧分别与主动轮、导向轮和多个承重轮的外侧相啮合。

6、优选的,所述主动轮和导向轮的结构相同。

7、优选的,所述导向轮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齿轮,两个齿轮通过四个第一连接柱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承重轮包含三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转动轮,两个相邻的转动轮分别通过四个第二连接柱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主轴、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套设于主轴上,主轴的两端分别与车架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主动轮连接杆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车架的底部后侧开设有“u”型结构的放置通槽,放置通槽的底部设置有“u”型结构的托板,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放置通槽的内部,且驱动电机与托板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车架的底部设置有电池箱,电池箱位于驱动电机的一侧,且驱动电机与电池箱内的电池电性连接。

12、优选的,所述车斗包含运输箱、把手和四个固定块,所述把手倾斜设置于运输箱的后侧面上,所述运输箱的底部与车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四个固定块分别设置于运输箱的底部四角。

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4、(1)本技术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机构与履带行走机构等结构的设计,能够解决搬运大型元件上楼梯,短距离运输费时费力的问题。有效提高搬运效率,保证人员安全;

15、(2)本技术通过将主动轮布置在车辆的后方不仅有利于延长履带的使用寿命,而且不会造成履带下部变形,可提高行走系统的效率,通过承重轮的设计用来支持全车的重量,在履带的导轨或履带内侧滚动,同时避免履带横向滑脱;

16、(3)本技术将导向轮放置在前侧,通过将导向轮安装位置提高和地面具有一定高度,能够获得较大的接近角,从而能够满足履带车上楼梯的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车架(1)的顶部设置有车斗(2),车架(1)的下方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车架(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通过驱动机构与履带行走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含第一履带行走机构(4)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5),第一履带行走机构(4)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5)分别对称设置于车架(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第一履带行走机构(4)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5)的结构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履带行走机构(4)包含主动轮(401)、导向轮(402)、主动轮连接杆(403)、导向轮连接杆(404)、履带(405)、多个承重轮(406)和多个承重轮连接杆(407),所述主动轮(401)设置于车架(1)左侧面的后侧,主动轮连接杆(403)的一端与主动轮(401)连接,另一端通与车架(1)的左侧面连接,所述导向轮(402)设置于车架(1)左侧面的前侧,导向轮连接杆(404)的一端与导向轮(402)连接,另一端与车架(1)左侧面连接,多个承重轮(406)沿车架(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车架(1)左侧面上,且多个承重轮(406)位于主动轮(401)和导向轮(402)之间,每个承重轮连接杆(407)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承重轮(406)连接,另一端与车架(1)左侧面连接,履带(405)的内侧分别与主动轮(401)、导向轮(402)和多个承重轮(406)的外侧相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401)和导向轮(402)的结构相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402)包含两个对称设置的齿轮(12),两个齿轮(12)通过四个第一连接柱(13)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轮(406)包含三个相互平行设置的转动轮(14),两个相邻的转动轮(14)分别通过四个第二连接柱(15)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含主轴(16)、第一锥形齿轮(17)和第二锥形齿轮(18),所述第一锥形齿轮(17)固定套设于驱动电机(3)的输出轴上,第二锥形齿轮(18)固定套设于主轴(16)上,主轴(16)的两端分别与车架(1)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主动轮连接杆(403)固定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底部后侧开设有“U”型结构的放置通槽(19),放置通槽(19)的底部设置有“U”型结构的托板(20),所述驱动电机(3)设置于放置通槽(19)的内部,且驱动电机(3)与托板(20)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底部设置有电池箱(21),电池箱(21)位于驱动电机(3)的一侧,且驱动电机(3)与电池箱(21)内的电池电性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2)包含运输箱(201)、把手(202)和四个固定块(203),所述把手(202)倾斜设置于运输箱(201)的后侧面上,所述运输箱(201)的底部与车架(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四个固定块(203)分别设置于运输箱(201)的底部四角。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车架(1)的顶部设置有车斗(2),车架(1)的下方设置有履带行走机构,车架(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通过驱动机构与履带行走机构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含第一履带行走机构(4)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5),第一履带行走机构(4)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5)分别对称设置于车架(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第一履带行走机构(4)和第二履带行走机构(5)的结构相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履带行走机构(4)包含主动轮(401)、导向轮(402)、主动轮连接杆(403)、导向轮连接杆(404)、履带(405)、多个承重轮(406)和多个承重轮连接杆(407),所述主动轮(401)设置于车架(1)左侧面的后侧,主动轮连接杆(403)的一端与主动轮(401)连接,另一端通与车架(1)的左侧面连接,所述导向轮(402)设置于车架(1)左侧面的前侧,导向轮连接杆(404)的一端与导向轮(402)连接,另一端与车架(1)左侧面连接,多个承重轮(406)沿车架(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车架(1)左侧面上,且多个承重轮(406)位于主动轮(401)和导向轮(402)之间,每个承重轮连接杆(407)的一端分别与对应承重轮(406)连接,另一端与车架(1)左侧面连接,履带(405)的内侧分别与主动轮(401)、导向轮(402)和多个承重轮(406)的外侧相啮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搬运履带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401)和导向轮(402)的结构相同。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珊冯永保何祯鑫潘治宇李良李亚云马长林叶辉候帅韩小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