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374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连接块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椅调节组件,所述连接块组件位于座椅调节组件的背面中间,所述连接块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靠背组件,所述伸缩靠背组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延伸靠背,所述延伸靠背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所述座椅调节组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本技术通过设有伸缩组件,有利于通过驱动马达会使螺纹轴进行旋转,螺纹轴的旋转会使伸缩外壳进行上升,靠背外壳内腔两端的伸缩外壳会同时推动延伸靠背进行上升,伸缩靠背组件推动延伸靠背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1、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汽车座椅按形状可分为分开式座椅、长座椅;按功能可分为固定式、可卸式、调节式:按乘座人数可分为单人、双人、多人椅,根据座椅的使用性能,从最早的固定式座椅,一直发展到多功能的动力调节座椅,有气垫座椅、电动座椅、立体音响座椅、精神恢复座椅,直到电子调节座椅。

2、目前市场上的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还存有下述不足,1、现有的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结构复杂,不易操作,并且座椅的靠背部分为固定高度,不适于不同身高的人群靠背;2、现有的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在对座椅靠背角度调整时,都是先按住后背角度调节按钮,同时背部再用劲向后依靠才能调节靠背角度,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连接块组件,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椅调节组件,所述连接块组件位于座椅调节组件的背面中间,所述连接块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靠背组件,所述伸缩靠背组件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延伸靠背,所述延伸靠背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所述座椅调节组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可以操控该装置。

3、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组件包括有连接块外壳,所述连接块外壳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连接块外壳的一侧第一圆形通孔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块外壳的内腔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中间开设有圆形洞孔,所述连接杆的外壁第一齿轮一侧中间圆形洞孔进行固定连接,连接杆便于与座椅主体进行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座椅调节组件包括有座椅主体,所述座椅主体的背面两端开设有第二圆形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两侧与座椅主体的背面两端第二圆形通孔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座椅主体的内腔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座椅主体的内腔一侧圆形凹槽内活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进行啮合,所述连接轴的一侧设有电机装置,电机装置可以使连接轴进行旋转。

5、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电机装置包括有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主体,所述电机主体的一侧中间开设有圆形孔洞,所述电机外壳的一侧中间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侧通过电机外壳的一侧中间的圆形孔洞与电机主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另一侧与连接轴的一侧进行固定连接,电机主体可以提供动力使驱动轴进行旋转。

6、进一步的,所述伸缩靠背组件包括有靠背外壳,所述靠背外壳的内腔底部两端均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靠背外壳的内腔两端均设有伸缩装置,每个所述伸缩装置的底部均与靠背外壳的内腔两端的方形凹槽进行固定连接,靠背外壳便于靠背。

7、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有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轴,所述螺纹轴的顶部设有伸缩外壳,所述伸缩外壳的底部中间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螺纹轴的外壁与伸缩外壳的底部中间的螺纹凹槽进行活动连接,伸缩装置可以推动延伸靠背进行延伸。

8、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1.本技术通过设有伸缩组件,有利于通过驱动马达会使螺纹轴进行旋转,螺纹轴的旋转会使伸缩外壳进行上升,靠背外壳内腔两端的伸缩外壳会同时推动延伸靠背进行上升,伸缩靠背组件推动延伸靠背便于不同身高的人员使用。

10、2.本技术通过设有座椅调节组件,有利于通过电机主体使驱动轴带动连接轴进行旋转,连接轴会带动外壁的第二齿轮进行旋转,第二齿轮会带动第一齿轮进行旋转,第一齿轮旋转会带动连接块外壳进行倾斜,连接块外壳会带动顶部的伸缩靠背组件进行倾斜,使用更加便捷。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连接块组件(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椅调节组件(3),所述连接块组件(2)位于座椅调节组件(3)的背面中间,所述连接块组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靠背组件(4),所述伸缩靠背组件(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延伸靠背(5),所述延伸靠背(5)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6),所述固定轴(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7),所述座椅调节组件(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组件(2)包括有连接块外壳(201),所述连接块外壳(2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连接块外壳(201)的一侧第一圆形通孔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2),所述连接块外壳(201)的内腔设有第一齿轮(203),所述第一齿轮(203)的一侧中间开设有圆形洞孔,所述连接杆(202)的外壁第一齿轮(203)一侧中间圆形洞孔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组件(3)包括有座椅主体(301),所述座椅主体(301)的背面两端开设有第二圆形通孔,所述连接杆(202)的两侧与座椅主体(301)的背面两端第二圆形通孔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座椅主体(301)的内腔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座椅主体(301)的内腔一侧圆形凹槽内活动连接有连接轴(302),所述连接轴(30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03),所述第二齿轮(303)与第一齿轮(203)进行啮合,所述连接轴(302)的一侧设有电机装置(3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装置(304)包括有电机外壳(3041),所述电机外壳(304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主体(3042),所述电机主体(3042)的一侧中间开设有圆形孔洞,所述电机外壳(3041)的一侧中间设有驱动轴(3043),所述驱动轴(3043)的一侧通过电机外壳(3041)的一侧中间的圆形孔洞与电机主体(3042)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3043)的另一侧与连接轴(302)的一侧进行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靠背组件(4)包括有靠背外壳(401),所述靠背外壳(401)的内腔底部两端均开设有方形凹槽,所述靠背外壳(401)的内腔两端均设有伸缩装置(402),每个所述伸缩装置(402)的底部均与靠背外壳(401)的内腔两端的方形凹槽进行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402)包括有驱动马达(4021),所述驱动马达(40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轴(4022),所述螺纹轴(4022)的顶部设有伸缩外壳(4023),所述伸缩外壳(4023)的底部中间开设有螺纹凹槽,所述螺纹轴(4022)的外壁与伸缩外壳(4023)的底部中间的螺纹凹槽进行活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有连接块组件(2),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座椅调节组件(3),所述连接块组件(2)位于座椅调节组件(3)的背面中间,所述连接块组件(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靠背组件(4),所述伸缩靠背组件(4)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延伸靠背(5),所述延伸靠背(5)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轴(6),所述固定轴(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头枕(7),所述座椅调节组件(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组件(2)包括有连接块外壳(201),所述连接块外壳(20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圆形通孔,所述连接块外壳(201)的一侧第一圆形通孔内固定连接有连接杆(202),所述连接块外壳(201)的内腔设有第一齿轮(203),所述第一齿轮(203)的一侧中间开设有圆形洞孔,所述连接杆(202)的外壁第一齿轮(203)一侧中间圆形洞孔进行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调节汽车座椅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调节组件(3)包括有座椅主体(301),所述座椅主体(301)的背面两端开设有第二圆形通孔,所述连接杆(202)的两侧与座椅主体(301)的背面两端第二圆形通孔进行活动连接,所述座椅主体(301)的内腔一侧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座椅主体(301)的内腔一侧圆形凹槽内活动连接有连接轴(302),所述连接轴(302)的外壁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李玉珍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欣瑞座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