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259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小型车辆(10),由主框架(17L、17R)、支承从该主框架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串列座位(71)的左右座位栏杆(19L、19R)、安装在该左右座位栏杆上的后把手装置(72)、左右把手罩(180L、180R)构成。后把手装置具有:从左座位栏杆向后方延伸的左把手基部(117L)、从此把手基部进一步向后方延伸的左把手主体(118L)、从此左把手主体的后端起在与左把手主体相比为车辆中心侧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左前方延长部(119L)、从右座位栏杆向后方延伸的右把手基部(117R)、从此把手基部进一步向后方延伸的右把手主体(118R)、从此右把手主体的后端起在与在把手主体相比为车辆中心侧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右前方延长部(119R)、将左右前方延长部的前端彼此连结同时由座位栏杆支承的连结部(12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车体的后部设置了后把手的机动二轮车等小型车辆
技术介绍
后把手设置在车体的后部,以便能够供坐在座位的后部的同乘者握住或在停止车 辆后而立起中央支车架时乘员握住等。设置这样的后把手的小型车辆,例如,已被公开在日 本专利特开平11-3170171号公报中。 在日本专利特开平11-3170171号公报中公开的小型车辆,在支承座位的座位栏杆上设置了左右后把手。后把手的后端,与座位栏杆相比设置在车辆前方。 在提出了使后把手的车辆前后长度增加的要求的情况下,需要延长后把手,同时延长座位栏杆。这样,作为栏杆的重量增加,导致车辆重量的增加,妨碍车辆轻量化。而且,如果座位栏杆向后方延伸,则影响车辆后部的外观性。 因此,人们希望尽管设置了长的后把手仍能够縮短座位栏杆的小型车辆。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小型车辆,所述小型车辆由主框架、支承从该主框架向车辆 后方延伸的串列座位的左右座位栏杆、安装在该左右座位栏杆上的后把手装置、包围被包 含在此后把手装置内的把手主体的坐在上述串列座位的后部的同乘者能够握住的左右把 手罩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后把手装置具有从左座位栏杆向后方延伸的左把手基部、从此把手基部进一步向后方延伸的左把手主体、从此左把手主体的后端起在与左把手主体相 比为车辆中心侧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左前方延长部、从右座位栏杆向后方延伸的右把手基 部、从此把手基部进一步向后方延伸的右把手主体、从此右把手主体的后端起在与在把手 主体相比为车辆中心侧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右前方延长部、将上述左右前方延长部的前端彼 此连结同时由座位栏杆支承的连结部。 因为把手基部从左右座位栏杆向后方延伸,把手主体从此把手基部进一步向后方 延伸,所以即使座位栏杆的长度短,也能够向后方延伸长的把手基部及长的把手主体。也就 是说,由于即使是在增长了把手主体的情况下,也能够縮短座位栏杆的长度,所以能够实现 车辆的轻量化。 而且,把手基部及把手主体作为支承后罩的框架利用。因为把手基部及把手主体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长度增长,所以被支承的后罩也能够在车辆前后方向增长,如果后罩能够在前后上延长,则车辆后部的容积就变大,能够提高车辆的外观性。 进而,连结部与座位栏杆连结着。连结部起到提高左右座位栏杆的刚性的作用。 最好是,支承尾灯单元的尾灯支杆从左右把手主体向车辆中心延伸。 在左右把手主体上设置尾灯支杆,在此尾灯支杆上安装尾灯单元。也就是说,在安装尾灯单元之际,不需要向后方延伸座位栏杆。能够实现座位栏杆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最好是,对连结部进行支承的横架在左座位栏杆的后端和右座位栏杆的后端延3伸。由横架能够提高左右座位栏杆的刚性。 最好是,在连结部上设置由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平板部和向下延伸的平板部构成的 L字构件,该向前方延伸的平板部与横架连结,在向下延伸的该平板部上连结着尾灯单元。 由1个L字构件支承连结部和尾灯单元。能够减少用于支承连结部和尾灯单元的 零件的数量。 最好是,覆盖车辆的后部的后罩,能够被上下地分割成上后罩和下后罩,在上述后 罩上设置了向车辆宽度方向鼓出的鼓出部,在上述下后罩上设置了向车辆宽度方向鼓出的 鼓出部,而且,上述把手罩由上述上下的鼓出部构成,从上述上鼓出部延伸出到达上述把手 主体的肋,从上述下鼓出部延伸出到达上述把手主体的肋。 在车辆行驶中,同乘者握住把手罩。虽然上鼓出部被下压,但肋防止上后罩向下的 挠曲。另外,虽然下鼓出部被上拉,但肋防止下后罩向上的挠曲。因为防止了挠曲,所以能 够良好地保持由上鼓出部和下鼓出部构成的后罩的形状。 最好是,肋沿把手主体设置多个。通过分散地配置肋,能够抑制上后罩和下后罩的 重量增加。 最好是,在下后罩上设置向上延伸的凸部,在把手主体上设置定位孔,将凸部嵌入 在此定位孔内。 通过向定位孔内嵌入凸部,使下后罩的位置确定。也就是说,能够正确地配置下后 罩,能够提高后罩的外观性。 最好是,上后罩和下后罩由相同的紧固连结构件固定在后把手装置上。能够减少 紧固连结构件的数量。 最好是,在下后罩上一体地形成同乘者的指尖能够从下插入的凹部。能够向凹部 插入指尖,同乘者能够更可靠地握住把手罩。而且,因为凹部起到提高刚性的作用,所以也 提高了下后罩的刚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小型车辆的左侧视图,图2是图1的小型车辆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3是图2的方向3的向视图,图4是图3的方向4的向视图,图5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后把手的形状的立体图,图6A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后把手的俯视图,图6B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后把手的左侧视图,图7是该车辆的后部的立体图,图8是该车辆的后视图,图9是该车辆后部的左侧视图,图10是在去掉了上后罩的状态下的该车辆后部的立体图,图11A是左下后罩的俯视图,图11B是左下后罩的左侧视图,图12A是上后罩的俯视图, 图12B是上后罩的左侧视图, 图13是后罩的仰视图, 图14是图13的14-14线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几个理想的实施例,图中 基于图1说明小型车辆的整体结构。 如图l所示,小型车辆IO是将车体框架11、配置在此车体框架11的中央并由车体 框架11支承的发动机12、可转向地安装在车体框架11上的前叉13、从车体框架11的后部 下部向车辆后方延伸的摆臂14L作为主要的构件的机动二轮车。 下面,详细地说明各主要的构件。另外,多数构件从车宽度方向中心线向左右对称 地成对设置。图l因为是左侧视图,所以表示左侧的构件,而右侧的构件没有被表示。在说 明了左侧的构件的情况下,有时省略右侧的构件的说明。 如图1所示,车体框架11由头管16、从此头管16向后下方延伸的左右一对主框架 17L、与左右主框架17L相比处于下方位置且支承从头管16向后下方延伸的串列座位71的 左右一对下框架18L,从主框架17L的后部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座位栏杆19L、设置在主 框架17L的下部的具有枢轴22的左右一对枢轴板23L、架设在主框架17L的后下部和座位 栏杆19L的中间部的左右一对副框架25L、配置在发动机12的斜前方的架设在主框架17L 和下框架18L之间的左右一对第一辅助框架26L,设置在主框架17L和副框架25L之间的左 右一对第二辅助框架27L构成。 在已安装在头管16上的前叉13上,在上部安装了转向手柄31,在下部安装了前轮 32。另外,在左右主框架上,以跨接的方式安装了燃料箱33。 在一对摆臂14L的车辆方向后端安装了后轮34,在摆臂14L的后端和座位栏杆 19L的中间部之间架设了左右一对后缓冲器36L。 发动机12包含一体地设置在后部的变速机41、轴线42前倾地配置的汽缸43、设 置在此汽缸43上的汽缸头44、覆盖此汽缸头44的汽缸头罩45。而且,吸气装置46与汽缸 头44的后部连接,排气装置47从汽缸头44的前部延伸。汽缸的轴线42,除了前倾以外,也 可以相对于路面垂直或者大致垂直。 为了将这样的发动机12安装在车体框架11上,准备了安装在下框架18L的前端 51L上的支架板39和设置在主框架17L上的发动机托架54L、55L。为了安装支架板39,下 框架18L最好是截面圆形的空心材料或者截面矩形的实心材料。 在发动机12的前部设置了启动电动机7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型车辆,所述小型车辆(10)由主框架(17L、17R)、支承从该主框架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串列座位(71)的左右座位栏杆(19L、19R)、安装在该左右座位栏杆上的后把手装置(72)、包围被包含在此后把手装置内的把手主体(118L、118R)的坐在上述串列座位的后部的同乘者能够握住的左右把手罩(180L、180R)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后把手装置(72)具有:从左座位栏杆向后方延伸的左把手基部(117L)、从此把手基部进一步向后方延伸的左把手主体(118L)、从此左把手主体的后端起在与左把手主体相比为车辆中心侧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左前方延长部(119L)、从右座位栏杆向后方延伸的右把手基部(117R)、从此把手基部进一步向后方延伸的右把手主体(118R)、从此右把手主体的后端起在与在把手主体相比为车辆中心侧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右前方延长部(119R)、将上述左右前方延长部的前端彼此连结同时由座位栏杆支承的连结部(121)。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30 2008-255276;JP 2009-3-27 2009-077959一种小型车辆,所述小型车辆(10)由主框架(17L、17R)、支承从该主框架向车辆后方延伸的串列座位(71)的左右座位栏杆(19L、19R)、安装在该左右座位栏杆上的后把手装置(72)、包围被包含在此后把手装置内的把手主体(118L、118R)的坐在上述串列座位的后部的同乘者能够握住的左右把手罩(180L、180R)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后把手装置(72)具有从左座位栏杆向后方延伸的左把手基部(117L)、从此把手基部进一步向后方延伸的左把手主体(118L)、从此左把手主体的后端起在与左把手主体相比为车辆中心侧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左前方延长部(119L)、从右座位栏杆向后方延伸的右把手基部(117R)、从此把手基部进一步向后方延伸的右把手主体(118R)、从此右把手主体的后端起在与在把手主体相比为车辆中心侧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右前方延长部(119R)、将上述左右前方延长部的前端彼此连结同时由座位栏杆支承的连结部(12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置在上述车辆的后部的尾灯单元(83)、和从上述左右把手主体向车辆中心延伸而支 承上述尾灯单元(83)的尾灯支杆(135)。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小型车辆,其特征在于,对上述连结部进行支承的横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横森哲人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