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制造技术_技高网

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0347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将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设计缓冲层组分,机械粘合、物理粘合、化学粘合相配合提高线绳表面与橡胶的结合强度,碳纤维的表面改性促使提高羟基等基团的数量且表面沟壑化增加,在间苯二酚缩甲醛树脂、六甲氧基甲基密胺等提高粘结力的基础上增加气体吸附剂、液体聚丁二烯橡胶、端乙烯基聚硅氧烷,以气体吸附剂吸附线绳内的气体以更好地使橡胶进入间隙,液体聚丁二烯橡胶配合振动台有助提高橡胶的流动性,进一步促使橡胶进入间隙,相配合下提高锚合作用,端乙烯基聚硅氧烷作为桥梁将碳纤维与橡胶组分桥接进一步提高结合强度,成型的同步带性能提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同步带,具体涉及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1、碳纤维具有优异的比强度和刚度、低的热膨胀性、高的模量、高的耐磨性、耐腐蚀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交通、电池、体育用品等领域。近年来为提高同步带的性能,同步带的增强骨架多采用碳纤维捻制的线绳组成,但碳纤维表面呈现化学惰性、两憎性,且光滑,与橡胶树脂等的浸润较差并难以形成牢固的相互作用,导致线绳与橡胶基体的界面性能不理想,最终造成同步带的性能达不到预期。

2、对于改善碳纤维与橡胶基体界面结合的方法,如碳纤维表面改性,通过化学接枝、等离子体辐照等方式,化学接枝存在合成步骤复杂,易影响纤维强度等缺陷,等离子辐照后与橡胶基体等界面结合性能不能满足需求,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2、本申请文件公开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第一、碳纤维线绳的改性

4、将表面活化后的碳纤维捻制成线绳;

5、第二、聚氨酯型带齿的成型;

6、第三、将模具安置在振动台上,在模具中安置线绳及带齿,在振动状态下向模具中注入组合物以成型缓冲层,线绳处于缓冲层内,之后注入聚氨酯成型带背;

7、组合物的构成:以质量计,天然橡胶60-75份、聚氨酯25-40份、液体聚丁二烯橡胶3-6份、气体吸附剂2-4份、端乙烯基聚硅氧烷3-6份、相容剂7-8份、阻聚剂0.3-0.6份、增强填料30-50份、促进剂1-1.3份、间苯二酚缩甲醛树脂3-5份、六甲氧基甲基密胺2-3份、氧化锌3-5份、硬质酸2-4份、防老剂1.5-2.5份、防焦剂0.2-0.4份、硫化剂2-3份;

8、第四、硫化步骤,待带背固化成型后,加压硫化、脱模、二次硫化。

9、进一步,将脱除上浆剂的碳纤维在浓硝酸中浸泡,温度为50-80℃,处理时间为1-3h,处理过程中持续超声处理,处理后洗涤至中性并烘干处理,以完成表面活化。

10、进一步,振动台:频率20-50hz,振幅为0.2-0.8mm。

11、进一步,带齿的聚氨酯邵氏硬度为50-60a,带背的聚氨酯邵氏硬度为85-94a。

12、进一步,气体吸附剂的制备如下:将二氧化硅颗粒与溶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碳酸钠混合搅拌,升温至40-60℃下反应8-10h,之后加入偶联剂并持续搅拌,固液分离后得到二氧化硅空心球,即为气体吸附剂。

13、进一步,增强填料包括炭黑、白炭黑,炭黑与白炭黑的质量比为5:1-2。

14、进一步,相容剂为氨丙基封端聚硅氧烷或氨基封端聚硅氧烷,硫化剂为4,4′-二硫代二吗啉和硫磺的组合。

15、进一步,二次硫化过程中:温度100-130℃下,时间12-15h。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17、1、本专利技术中将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设计缓冲层组分,机械粘合、物理粘合、化学粘合相配合提高线绳表面与橡胶的结合强度,碳纤维的表面改性促使提高羟基等基团的数量且表面沟壑化增加,在间苯二酚缩甲醛树脂、六甲氧基甲基密胺等提高粘结力的基础上增加气体吸附剂、液体聚丁二烯橡胶、端乙烯基聚硅氧烷,以气体吸附剂吸附线绳内的气体以更好地使橡胶进入间隙,液体聚丁二烯橡胶配合振动台有助提高橡胶的流动性,进一步促使橡胶进入间隙,相配合下提高锚合作用,端乙烯基聚硅氧烷作为桥梁将碳纤维与橡胶组分桥接进一步提高结合强度,成型的同步带性能提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将脱除上浆剂的碳纤维在浓硝酸中浸泡,温度为50-80℃,处理时间为1-3h,处理过程中持续超声处理,处理后洗涤至中性并烘干处理,以完成表面活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振动台:频率20-50Hz,振幅为0.2-0.8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带齿的聚氨酯邵氏硬度为50-60A,带背的聚氨酯邵氏硬度为85-94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气体吸附剂的制备如下:将二氧化硅颗粒与溶剂、十二烷基硫酸钠、碳酸钠混合搅拌,升温至40-60℃下反应8-10h,之后加入偶联剂并持续搅拌,固液分离后得到二氧化硅空心球,即为气体吸附剂。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增强填料包括炭黑、白炭黑,炭黑与白炭黑的质量比为5: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相容剂为氨丙基封端聚硅氧烷或氨基封端聚硅氧烷,硫化剂为4,4′-二硫代二吗啉和硫磺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二次硫化过程中:温度100-130℃下,时间12-15h。

...

【技术特征摘要】

1.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将脱除上浆剂的碳纤维在浓硝酸中浸泡,温度为50-80℃,处理时间为1-3h,处理过程中持续超声处理,处理后洗涤至中性并烘干处理,以完成表面活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振动台:频率20-50hz,振幅为0.2-0.8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带齿的聚氨酯邵氏硬度为50-60a,带背的聚氨酯邵氏硬度为85-94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纤维同步带的成型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沈卫红朱杰黄海滨沈光辉黄玲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伏龙同步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