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进行多色发光的电致发光装置(EL装置)。
技术介绍
电致发光装置具有多个光输出部,所述光输出部具有发光层和使该发 光层的光共振的共振器结构。共振器结构包括夹持发光层的电极间等。一直公知的有由该共振器结构共振后的光的共振波长,随着从电致发光装 置出射的光的出射角而变化,由此从电致发光装置出射的光的强度随光的 出射角而变化。在进行多色发光的电致发光装置中,从形成各色像素的各色光输出部 出射的光的强度比随着光出射角而变动,由此成为随着出射角(视认(visually identify)方向)而发光色变化的色移(color shift)的原因。 但是,在现有的电致发光装置中,针对上述那样的色移的对策并不充分,色移防止依然是一个问题。另外,人眼的敏感度(视觉灵敏度(visual sensitivity))随波长而不同,因此需要也考虑该视觉灵敏度来谋求防止色移。因而,本专利技术应该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视认方向变化产生的发光色的色移的电致发光装置b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第一项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和第二光输出部,该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第一和第二光输出部,该第一和第二光输出部具有发光层和使该发光层的光共振的共振器结构, 在将所述发光层所发出光的发光光谱的强度成为最大值的波长设为发光峰值波长时, 所述第一光输出部及所述第 二光输出部,在所述发光峰值波长中的视觉灵敏度光谱曲线的斜率值均为正, 所述发光峰值波长中的所述视觉灵敏度光谱曲线的斜率值,在第二光输出部中比在第一光输出部中大, 所述发光光谱的半值宽度在第二光输出部中设定得比在第一光输出部中宽。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9-30 2005-2877681、一种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和第二光输出部,该第一和第二光输出部具有发光层和使该发光层的光共振的共振器结构,在将所述发光层所发出光的发光光谱的强度成为最大值的波长设为发光峰值波长时,所述第一光输出部及所述第二光输出部,在所述发光峰值波长中的视觉灵敏度光谱曲线的斜率值均为正,所述发光峰值波长中的所述视觉灵敏度光谱曲线的斜率值,在第二光输出部中比在第一光输出部中大,所述发光光谱的半值宽度在第二光输出部中设定得比在第一光输出部中宽。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关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光输出部,将表示透射光谱最大值的共振峰值波 长设定为与所述发光峰值波长相等的值,所述透射光谱是在与所述发光层 的主面正交的方向上透过所述共振器结构的光的透射光谱。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关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光输出部,使所述发光峰值波长分别位于成为透射光谱最大值的95%以上的波长范围内,所述透射光谱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