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及机车制动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978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及机车制动控制方法,涉及机车制动技术领域,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包括平均管控制模块和制动缸控制模块,平均管控制模块与平均管相连;制动缸控制模块分别与制动缸和空气制动阀相连,平均管与制动缸之间通过第一冗余管路相连;制动缸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流量放大阀和第二压力选择阀,第二压力选择阀分别与第二流量放大阀的控制口、第二冗余管路及空气制动阀相连,第二冗余管路与平均管控制模块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改变了制动缸控制模块的结构,增加与制动缸控制模块相连的空气制动阀,还改变了平均管控制模块和制动缸控制模块之间的连接方式,能实现冗余控制,且控制精度较高,利于提高机车制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车制动,特别涉及一种机车制动控制系统。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机车制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重联机车由两台或多台机车连接而成,列车管和平均管贯通重联机车,通过控制列车管和平均管的压力,控制重联机车的制动缸压力,使重联机车实现制动和缓解。机车制动控制系统是机车最重要的核心系统之一,该系统的一项关键功能是控制平均管的压力,从而通过控制制动缸压力来实现机车的制动和缓解功能。

2、现有控制制动缸压力的常规做法是通过高频电磁阀控制预控压力,然后经过中继阀输出与预控压力一致的制动缸压力。现有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包括平均管控制模块和制动缸控制模块两部分,其中,平均管控制模块可以比较制动缸预控压力和第一预控压力,并输出较大压力作为平均管压力;制动缸控制模块可以比较制动缸预控压力和平均管压力,并输出较大压力作为制动缸压力,去实现制动。平均管控制模块和制动缸控制模块对制动缸压力进行冗余控制,防止单一制动缸预控压力失效而造成制动失效,以确保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制动可靠。

3、然而,现有机车制动控制系统的平均管控制模块和制动缸控制模块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管控制模块(1)还与第一总风(8)相连,所述制动缸控制模块(2)还与第二总风(9)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换向阀(12)和所述第一切换换向阀(13)均为气控换向阀,所述平均管控制模块(1)还包括第一控制换向阀(15),所述第一控制换向阀(15)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总风(8)相连,其另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换向阀(12)的气控口和所述第一切换换向阀(13)的气控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制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管控制模块(1)还与第一总风(8)相连,所述制动缸控制模块(2)还与第二总风(9)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换向阀(12)和所述第一切换换向阀(13)均为气控换向阀,所述平均管控制模块(1)还包括第一控制换向阀(15),所述第一控制换向阀(15)的一侧与所述第一总风(8)相连,其另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换向阀(12)的气控口和所述第一切换换向阀(13)的气控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管控制模块(1)还包括第一充气换向阀(16)和第一排气换向阀(17),所述第一充气换向阀(16)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总风(8)和所述第一流量放大阀(11)的进口相连,且其另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量放大阀(11)的控制口和所述第一切换换向阀(13)的进口相连;所述第一排气换向阀(17)的一侧设有排气口且其另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充气换向阀(16)的出口、所述第一流量放大阀(11)的控制口和所述第一切换换向阀(13)的进口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车制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均管控制模块(1)还包括第一预控压力检测装置(18),所述第一预控压力检测装置(18)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总风(8)的压力输出是否控制为所述第一预设压力;所述第一充气换向阀(16)、所述第一排气换向阀(17)和所述第一预控压力检测装置(18)分别与控制装置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枭李新康王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工业研究院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