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低温脱溶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低温脱溶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9756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低温脱溶机及其使用方法,涉及粮油深加工技术领域,所述低温脱溶机包括机体及汽水综合利用装置;所述机体包括筒体、转动机构;其中,筒体包括位于其前后两端的前端盖及后端盖,筒体还包括内筒体,内筒体设置有进料口、前沉降箱、溶剂气体进口及后沉降箱及出料口;内筒体的外部设置有外夹层,外夹层包括环形夹套及多个导流夹层;所述汽水综合利用装置通过管道与导流夹层及环形夹套连接,并能够为内筒体提供热水循环和闪蒸汽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用热水和闪蒸汽代替蒸汽加热,改变了传统的A筒B筒脱溶方法,解决了低温粕残溶高、氮溶指数低、粕颜色深、粉末度大、粕水分流失大的问题,大大地降低了溶剂和蒸汽的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粮油深加工,尤其是用于生产油料低温粕的脱溶装置,具体是涉及一种低温脱溶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大豆、花生等油料经清理、调质、烘干、破碎、轧胚等前期预处理后进入浸出车间,油料在浸出器内部经溶剂萃取出其中的油脂,得到含溶湿粕。脱溶机是含溶湿粕分离出溶剂、制取低温粕的核心设备,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生产低温粕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因此选择合理高效的脱溶机对于降低低温粕残留溶剂、提高低温粕氮溶指数、保留低温粕水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的脱溶机有:dt立式蒸脱机、dtdc立式蒸脱机、ab筒脱溶机等;这些脱溶机在浸出制油及粮油深加工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2、随着粮油深加工技术的提高,粮油加工企业更加关注含溶湿粕在脱溶中蛋白质的变性,低温粕的氮溶指数、脱溶粕的残溶、粕颜色、粕粉末度与含水量。前述的立式蒸脱机均采用蒸汽通过加热层间接加热、直接蒸汽脱溶,生产的成品粕蛋白变性严重;前述的ab筒脱溶机是采用蒸汽通过外夹层的间接加热、溶剂蒸汽脱溶,但是生产的低温粕残溶高、氮溶指数低、粕颜色深、粉末度大、粕水分流失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低温脱溶机及其使用方法,不仅解决了低温粕残溶高,蛋白变性大,粕氮溶指数低的问题,同时解决了低温粕颜色深、粉末度大和水分流失多的问题,从而使生产中蒸汽与溶剂的消耗大大降低,低温粕的技术指标得到明显提升。

2、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一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温脱溶机,包括机体及汽水综合利用装置;所述机体包括筒体、转动机构;其中,筒体包括位于其前后两端的前端盖及后端盖,筒体还包括内筒体,内筒体设置有进料口、前沉降箱、溶剂气体进口及后沉降箱及出料口;内筒体的外部设置有外夹层,外夹层包括环形夹套及多个导流夹层;所述汽水综合利用装置通过管道与导流夹层及环形夹套连接,并能够为内筒体提供热水循环和闪蒸汽加热。

3、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前沉降箱均固定在所述内筒体外壁的前部上方;溶剂气体进口固定在所述内筒体外壁的中部;后沉降箱固定在所述内筒体外壁的中部上方;所述出料口固定在所述内筒体外壁的后部下方;前沉降箱及后沉降箱侧面均设置边夹层,顶部均设置混合气体出口,内部均设置挡风帽;边夹层底部有进液口,边夹层上部有出液口。

4、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内筒体还包括环形密封板,环形密封板包括左侧环形密封板及右侧环形密封板;左侧环形密封板及右侧环形密封板的下方均设有长方形开口;其中,右侧环形密封板的右侧与密封通道相连,密封通道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两个侧板的顶部连接有顶板,顶板上铰接有重力门。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流夹层包括加强圈及外筒;其中,加强圈固定在内筒体的外壁,外筒与加强圈固定,外筒外壁的下方设有进液口,外筒外壁的上方设有出液口,内筒体的外壁还设置有多个导流板,导流板能够将导流夹层分割为多个连续的“s”型通道;

6、所述环形夹套也包括加强圈及外筒,环形夹套还包括内隔板、进汽口、不凝气体出口、冷凝液出口;其中,内隔板与内筒体及相应的加强圈固定,进汽口与不凝气体出口分别设置在所述内隔板的两侧,冷凝液出口设置于环形夹套的外筒下方。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转动机构包括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子主梁、内前端板、内后端板及多组翻料板,转子主梁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内前端板、内后端板;在转子主梁远离内前端板位置还设置有转子分隔板,转子分隔板与内前端板之间设置有前段螺旋叶片,转子分隔板与内后端板之间设置有后段螺旋叶片;所述翻料板每组设有多块,并分别沿圆周均匀固定在所述转子主梁的外侧;所述翻料板沿所述转子主梁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组。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转动机构还包括转动前轴及转动后轴,其中,转动前轴的一端与所述外传动轮固定,转动前轴的另一端与内前端板固定;所述转动后轴与内后端板固定。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子分隔板位于所述左侧环形密封板与所述右侧环形密封板之间的空隙中,并能够将脱溶机分割为脱溶室与烘干室两个独立空间。

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汽水综合利用装置包括综合利用罐及热水循环泵;所述综合利用罐内部设置隔板,隔板右侧设有“丁”字型的溢流管,溢流管的水平部分穿过并固定在所述隔板,溢流管竖直部分的上端穿出并固定在所述综合利用罐的上方;所述综合利用罐右侧的上部设置冷凝液收集口、闪蒸汽出口及冷凝液进口;所述综合利用罐左侧的上部设置热水进口、排汽口及直接蒸汽进口;所述直接蒸汽进口插入综合利用罐内部,并与一根水平喷汽管相连;喷汽管的下方设有多个孔;所述综合利用罐底部设置有热水出口、排空口、温度检测仪及液位检测仪。

11、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温脱溶机的使用方法,首先对筒体进行预热,软水通过热水进口进入综合利用罐,然后用直接蒸汽加热至90°c,通过热水循环泵加热筒体,同时启动脱溶机缓慢转动;

12、热水循环泵将热水从综合利用罐的热水出口送入第一导流夹层的进液口,然后从第一导流夹层的出液口排出,接着热水在第二导流夹层、第三导流夹层的进液口进入,从第二导流夹层、第三导流夹层的出液口排出,然后热水在第四导流夹层、第五导流夹层的进液口进入,从第四导流夹层、第五导流夹层的出液口排出,然后热水在第六导流夹层的进液口进入,从第六导流夹层的出液口排出,最后热水分别进入前沉降箱和后沉降箱的进液口,从前沉降箱和后沉降箱的出液口排出,回流入综合利用罐;

13、浸出车间生产的冷凝液通过冷凝液收集口进入综合利用罐,闪蒸汽从闪蒸汽出口进入脱溶机环形夹套的进汽口,加热内筒体,最后不凝气体从环形夹套的不凝气体出口排出;

14、含溶湿粕从进料口进入脱溶室,在转子作用下翻转抛起,与高温溶剂气体发生闪蒸,脱除大部分溶剂,然后在前段螺旋叶片作用下穿过密封通道进入烘干室,通过负压气流带走剩余溶剂,得到低温脱溶粕;

15、停机时打开管路上的排空阀门,将筒体内的水排入综合利用罐中。

16、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用热水和冷凝水闪蒸汽代替蒸汽作为脱溶机筒体的加热热源,降低了加热介质的温度,所得低温粕蛋白变性低、颜色浅、水分流失少、粕粉末度低,同时用热水和闪蒸汽代替蒸汽后,大大降低了蒸汽消耗,节省了加工成本。

17、含溶湿粕在脱溶室通过循环溶剂蒸汽闪蒸出98%的溶剂,然后穿过密封通道进入烘干室,通过外部的负压气流吸走粕中挥发出来的残溶,得到合格的低温粕,改变了使用a筒b筒脱溶的传统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低温粕中的残留溶剂,同时降低了生产中的溶剂消耗,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脱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及汽水综合利用装置;所述机体包括筒体(1)、转动机构(2);其中,筒体(1)包括位于其前后两端的前端盖(5)及后端盖(6),筒体(1)还包括内筒体(3),内筒体(3)设置有进料口(32)、前沉降箱(9)、溶剂气体进口(17)及后沉降箱(13)及出料口(33);内筒体(3)的外部设置有外夹层(4),外夹层(4)包括环形夹套(27)及多个导流夹层;所述汽水综合利用装置通过管道与导流夹层及环形夹套(27)连接,并能够为内筒体(3)提供热水循环和闪蒸汽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脱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32)和所述前沉降箱(9)均固定在所述内筒体(3)外壁的前部上方;溶剂气体进口(17)固定在所述内筒体(3)外壁的中部;后沉降箱(13)固定在所述内筒体(3)外壁的中部上方;所述出料口(33)固定在所述内筒体(3)外壁的后部下方;前沉降箱(9)及后沉降箱(13)侧面均设置边夹层(10),顶部均设置混合气体出口(8),内部均设置挡风帽(7);边夹层(10)底部有进液口(11),边夹层(10)上部有出液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脱溶机,其特征在于,内筒体(3)还包括环形密封板(18),环形密封板(18)包括左侧环形密封板(19)及右侧环形密封板(20);左侧环形密封板(19)及右侧环形密封板(20)的下方均设有长方形开口;其中,右侧环形密封板(20)的右侧与密封通道(34)相连,密封通道(3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35),两个侧板(35)的顶部连接有顶板(36),顶板(36)上铰接有重力门(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脱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夹层包括加强圈(15)及外筒(16);其中,加强圈(15)固定在内筒体(3)的外壁,外筒(16)与加强圈(15)固定,外筒(16)外壁的下方设有进液口(11),外筒(16)外壁的上方设有出液口(12),内筒体(3)的外壁还设置有多个导流板(14),导流板(14)能够将导流夹层分割为多个连续的“S”型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脱溶机,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2)包括转子(41),所述转子(41)包括转子主梁(42)、内前端板(40)、内后端板(47)及多组翻料板(46),转子主梁(4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内前端板(40)、内后端板(47);在转子主梁(42)远离内前端板(40)位置还设置有转子分隔板(44),转子分隔板(44)与内前端板(40)之间设置有前段螺旋叶片(43),转子分隔板(44)与内后端板(47)之间设置有后段螺旋叶片(45);所述翻料板(46)每组设有多块,并分别沿圆周均匀固定在所述转子主梁(42)的外侧;所述翻料板(46)沿所述转子主梁(42)方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脱溶机,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2)还包括转动前轴(39)及转动后轴(48),其中,转动前轴(39)的一端与所述外传动轮(38)固定,转动前轴(39)的另一端与内前端板(40)固定;所述转动后轴(48)与内后端板(47)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温脱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分隔板(44)位于左侧环形密封板(19)与所述右侧环形密封板(20)之间的空隙中,并能够将脱溶机分割为脱溶室与烘干室两个独立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脱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汽水综合利用装置包括综合利用罐(49)及热水循环泵(63);所述综合利用罐(49)内部设置隔板(61),隔板(61)右侧设有“丁”字型的溢流管(53),溢流管(53)的水平部分穿过并固定在所述隔板(61),溢流管(53)竖直部分的上端穿出并固定在所述综合利用罐(49)的上方;所述综合利用罐(49)右侧的上部设置冷凝液收集口(50)、闪蒸汽出口(51)及冷凝液进口(52);所述综合利用罐(49)左侧的上部设置热水进口(54)、排汽口(55)及直接蒸汽进口(56);所述直接蒸汽进口(56)插入综合利用罐(49)内部,并与一根水平喷汽管(60)相连;喷汽管(60)的下方设有多个孔;所述综合利用罐(49)底部设置有热水出口(57)、排空口(62)、温度检测仪(58)及液位检测仪(59)。

9.一种低温脱溶机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对筒体(1)进行预热,软水通过热水进口(54)进入综合利用罐(49),然后用直接蒸汽加热至90°C,通过热水循环泵(63)加热筒体(1),同时启动脱溶机缓慢转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脱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及汽水综合利用装置;所述机体包括筒体(1)、转动机构(2);其中,筒体(1)包括位于其前后两端的前端盖(5)及后端盖(6),筒体(1)还包括内筒体(3),内筒体(3)设置有进料口(32)、前沉降箱(9)、溶剂气体进口(17)及后沉降箱(13)及出料口(33);内筒体(3)的外部设置有外夹层(4),外夹层(4)包括环形夹套(27)及多个导流夹层;所述汽水综合利用装置通过管道与导流夹层及环形夹套(27)连接,并能够为内筒体(3)提供热水循环和闪蒸汽加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脱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32)和所述前沉降箱(9)均固定在所述内筒体(3)外壁的前部上方;溶剂气体进口(17)固定在所述内筒体(3)外壁的中部;后沉降箱(13)固定在所述内筒体(3)外壁的中部上方;所述出料口(33)固定在所述内筒体(3)外壁的后部下方;前沉降箱(9)及后沉降箱(13)侧面均设置边夹层(10),顶部均设置混合气体出口(8),内部均设置挡风帽(7);边夹层(10)底部有进液口(11),边夹层(10)上部有出液口(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脱溶机,其特征在于,内筒体(3)还包括环形密封板(18),环形密封板(18)包括左侧环形密封板(19)及右侧环形密封板(20);左侧环形密封板(19)及右侧环形密封板(20)的下方均设有长方形开口;其中,右侧环形密封板(20)的右侧与密封通道(34)相连,密封通道(34)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35),两个侧板(35)的顶部连接有顶板(36),顶板(36)上铰接有重力门(3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脱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夹层包括加强圈(15)及外筒(16);其中,加强圈(15)固定在内筒体(3)的外壁,外筒(16)与加强圈(15)固定,外筒(16)外壁的下方设有进液口(11),外筒(16)外壁的上方设有出液口(12),内筒体(3)的外壁还设置有多个导流板(14),导流板(14)能够将导流夹层分割为多个连续的“s”型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温脱溶机,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2)包括转子(41),所述转子(41)包括转子主梁(42)、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志学孙连强赵向军李庚林凤岩张本东张岩程杰孟凡政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凯斯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