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加工,涉及一种抛光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提升内转子零件表面质量的高效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机械加工过程中,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飞边毛刺。在航空产品中多余物是影响发动机运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飞边毛刺作为常见多余物,需要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控制。
2、目前内转子类零件普遍采用手工作业去毛刺,去除效率低,且表面质量一致性差,对产品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提升内转子零件表面质量的高效抛光装置,零件抛光时将零件放入该装置中,通过上下盖与零件形成磨料通道,经过高速磨粒流冲击零件表面,从而达到抛光作用,提高零件表面质量。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提升内转子零件表面质量的高效抛光装置,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和下盖上下连接,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工作腔,工作腔是固定内转子零件并利用磨粒流对内转子零件进行冲击抛光的腔室,工作腔的上方是连通磨粒源的上分流孔,工作腔的下方是连通磨粒收集器的下分流孔。
4、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内转子零件表面质量的高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和下盖(5),上盖(1)和下盖(5)上下连接,上盖(1)和下盖(5)之间形成工作腔(6),工作腔(6)是固定内转子零件并利用磨粒流对内转子零件进行冲击抛光的腔室,工作腔(6)的上方是连通磨粒源的上分流孔(3),工作腔(6)的下方是连通磨粒收集器的下分流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内转子零件表面质量的高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分流孔(3)有N个,N个上分流孔(3)周向圆环布置,上分流孔(3)的径向位置与内转子零件的凹槽位置相匹配,N为内转子零件的凹槽数量;下分流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内转子零件表面质量的高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和下盖(5),上盖(1)和下盖(5)上下连接,上盖(1)和下盖(5)之间形成工作腔(6),工作腔(6)是固定内转子零件并利用磨粒流对内转子零件进行冲击抛光的腔室,工作腔(6)的上方是连通磨粒源的上分流孔(3),工作腔(6)的下方是连通磨粒收集器的下分流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内转子零件表面质量的高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分流孔(3)有n个,n个上分流孔(3)周向圆环布置,上分流孔(3)的径向位置与内转子零件的凹槽位置相匹配,n为内转子零件的凹槽数量;下分流孔(4)有n个,n个下分流孔(4)周向圆环布置,下分流孔(4)的径向位置与内转子零件的凹槽位置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内转子零件表面质量的高效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腔(6)设在下盖(5)上,具体为一个圆柱凹槽,底部连接下分流孔(4),中间为内转子零件的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斌,蔡顺雨,杨达阳,王志辉,王东飞,郜瑶瑶,于莹,谷玉辉,张晗轲,吕斌,
申请(专利权)人:新乡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