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607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包括行走机构,行走机构上端具有供人员站立的作业平台,行走机构的下端具有多个滚轮组件,各滚轮组件分别滚动设置在各第一隔板上;各滚轮组件的两端均连接有挡板,各挡板分别用于挡止各滚轮组件从对应的第一隔板的两侧脱出,各挡板的外周侧均设有环绕各滚轮组件的轴向间隔布置的让位凹槽,各让位凹槽用于对各第二隔板让位,以使各滚轮组件从各第二隔板的一侧滚动至各第二隔板的另一侧,滚轮和挡板的设置使得行走机构能够稳定地在第一隔板上移动,而且挡板上设置的凹槽使得行走机构能够跨过各第二隔板,使得行走机构能够在整个双层底舱中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建造,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1、双层底舱是船底外板与内底板之间的空间,双层底舱不仅能增强船体的总纵强度和局部强度,提高船体的抗冲击能力,而且可以作为油水舱,储存燃油、淡水、压载水等液体物质。

2、双层底舱内部设有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纵隔板和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横隔板,纵隔板和横隔板交叉布置成网格结构,网格结构将双层底舱分隔为多个独立的功能舱。在向纵隔板和横隔板上端焊接内底板之前,为便于对各功能舱室的上部结构进行施工,作业人员需要在纵网格结构上端频繁移动,为便于作业,一般采用在网格结构的上端设置长条木板,作业人员站在长条木板上对各功能舱室的上部结构进行施工,需要更换施工位置时,需要多人搬台木板,搬台木板时的劳动强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双层底舱施工过程中,需要作业人员搬台放置在纵隔板和横隔板上端的木板,搬台木板的劳动强度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用于对双层底舱内部结构进行施工,所述双层底舱内设有交叉布置成网格状结构的多个第一隔板和多个第二隔板,所述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包括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的上端具有供人员站立的作业平台,所述行走机构的下端具有多个滚轮组件,各所述滚轮组件分别滚动设置在各所述第一隔板上;各所述滚轮组件的两端均连接有挡板,各所述挡板分别用于挡止各所述滚轮组件从对应的所述第一隔板的两侧脱出;

3、各所述挡板的外周侧均设有环绕各所述滚轮组件的轴向间隔布置的让位凹槽,各所述让位凹槽用于对各所述第二隔板让位,以使各所述滚轮组件从各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滚动至各所述第二隔板的另一侧。

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沿所述作业平台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支撑架,所述作业平台设置在各所述支撑架上,各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均设置所述滚轮组件。

5、作为优选方案,同一所述支撑架均连接有沿所述第一隔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所述滚轮组件。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作业平台为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架上均设有供所述支撑板穿入的安装孔。

7、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滚轮组件均包括转轴和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外侧中部的轮体,各所述转轴分别设置在各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各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所述挡板。

8、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挡板均为圆板,各所述圆板分别与各所述滚轮组件同轴布置。

9、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让位凹槽的槽宽均大于各所述第二隔板的板厚。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行走机构的两端均设有上下布置的伸缩机构,各所述伸缩机构的上端均与所述所述行走机构固定,各所述伸缩机构伸长可使各所述伸缩机构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的抵接,以将各所述滚轮组件撑离至所述第一隔板上方。

11、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伸缩机构均包括固定在所述行走机构端部的固定件、上下布置且螺纹装配在所述固定件中的螺杆和连接在所述螺杆下端的压头,旋转所述螺杆可使所述压头下移并顶压在所述第一隔板上端。

12、作为优选方案,各所述压头的下端均设有用于阻挡各所述压头沿各所述第一隔板的厚度方向滑动的限位槽。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专利技术的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包括行走机构,行走机构的上端具有供人员站立的作业平台,行走机构的下端具有多个滚轮组件,各滚轮组件分别滚动设置在各第一隔板上;各滚轮组件的两端均连接有挡板,各挡板分别用于挡止各滚轮组件从对应的第一隔板的两侧脱出,各挡板的外周侧均设有环绕各滚轮组件的轴向间隔布置的让位凹槽,各滚轮组件滚动至各第一隔板与各第二隔板的交叉处时,各让位凹槽用于对各第二隔板进行让位,以使各滚轮组件从各第二隔板的一侧滚动至各第二隔板的另一侧,滚轮和挡板的设置使得行走机构能够稳定地在第一隔板上移动,而且挡板上设置的凹槽使得行走机构能够跨过各第二隔板,使得行走机构能够在整个双层底舱中移动;因此,不需要人工般抬作业平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用于对双层底舱内部结构进行施工,所述双层底舱内设有交叉布置成网格状结构的多个第一隔板(101)和多个第二隔板(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包括行走机构(3),所述行走机构(3)的上端具有供人员站立的作业平台(31),所述行走机构(3)的下端具有多个滚轮组件(32),各所述滚轮组件(32)分别滚动设置在各所述第一隔板(101)上;各所述滚轮组件(32)的两端均连接有挡板(33),各所述挡板(33)分别用于挡止各所述滚轮组件(32)从对应的所述第一隔板(101)的两侧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沿所述作业平台(3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支撑架(34),所述作业平台(31)设置在各所述支撑架(34)上,各所述支撑架(34)的下端均设置所述滚轮组件(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支撑架(34)均连接有沿所述第一隔板(10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所述滚轮组件(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31)为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架(34)上均设有供所述支撑板穿入的安装孔(34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滚轮组件(32)均包括转轴(321)和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321)外侧中部的轮体(322),各所述转轴(321)分别设置在各所述支撑架(34)的下端;各所述转轴(32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所述挡板(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挡板(33)均为圆板,各所述圆板分别与各所述滚轮组件(32)同轴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让位凹槽(331)的槽宽均大于各所述第二隔板(102)的板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3)的两端均设有上下布置的伸缩机构(4),各所述伸缩机构(4)的上端均与所述所述行走机构(3)固定,各所述伸缩机构(4)伸长可使各所述伸缩机构(4)的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隔板(101)的抵接,以将各所述滚轮组件(32)撑离至所述第一隔板(101)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伸缩机构(4)均包括固定在所述行走机构(3)端部的固定件(41)、上下布置且螺纹装配在所述固定件(41)中的螺杆(42)和连接在所述螺杆(42)下端的压头(43),旋转所述螺杆(42)可使所述压头(43)下移并顶压在所述第一隔板(101)上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压头(43)的下端均设有用于阻挡各所述压头(43)沿各所述第一隔板(101)的厚度方向滑动的限位槽(43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用于对双层底舱内部结构进行施工,所述双层底舱内设有交叉布置成网格状结构的多个第一隔板(101)和多个第二隔板(102),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包括行走机构(3),所述行走机构(3)的上端具有供人员站立的作业平台(31),所述行走机构(3)的下端具有多个滚轮组件(32),各所述滚轮组件(32)分别滚动设置在各所述第一隔板(101)上;各所述滚轮组件(32)的两端均连接有挡板(33),各所述挡板(33)分别用于挡止各所述滚轮组件(32)从对应的所述第一隔板(101)的两侧脱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3)包括沿所述作业平台(3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支撑架(34),所述作业平台(31)设置在各所述支撑架(34)上,各所述支撑架(34)的下端均设置所述滚轮组件(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所述支撑架(34)均连接有沿所述第一隔板(101)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所述滚轮组件(3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平台(31)为支撑板,各所述支撑架(34)上均设有供所述支撑板穿入的安装孔(34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底舱施工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滚轮组件(32)均包括转轴(321)和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321)外侧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晖王仪松郑浩键沈颂朱俊伟黄翔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