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519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4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辅助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用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板,第一支架板的右侧壁面下端设置有第一安装轴承,第一支架板的右侧壁面下端前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的右侧壁面设置有第二支架板,第二支架板的左侧壁面下端设置有第二安装轴承,通过设置了宽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通过转动调节螺丝,调节螺丝通过螺纹在第一内螺纹套内进行移动,使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相互远离或靠近,来达到调节整个支架宽度的目的,使整个支架可以根据不同型号大小的机器人进行安装,不仅降低了大量的成本,而且避免了备用多种型号的支架在储存的时候会占用大量空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用支架


技术介绍

1、申请号202020766090.6公开了一种机器人用支架包括架体,架体包括第一架壁和第二架壁,第一架壁和第二架壁之间设置有连接架,第一架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架壁上设置有第二通孔;靠近第二通孔侧的第一通孔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固定件,远离第一架壁侧的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有第二固定件,远离第一固定件侧的第二固定件上设置有轴承;第一固定件上设置朝向连接架侧凸起的有凸出部。凸出部与第一通孔共同实现使线路穿过,架体经过长时间使用,或当机器人经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架体也不会出现结构松动,使与架体相连接的车轮或摆臂出现松动和晃动的情况。

2、但是这种支架无法根据机器人的型号大小进行调节宽度,只能针对相匹配的机器人才能使用,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配备多种型号大小的支架进行备用,不仅增加了大量的成本,而且多种型号的支架在储存的时候会占用大量的空间。

3、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器人用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机器人用支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器人用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板,所述第一支架板的右侧壁面下端设置有第一安装轴承,第一支架板的右侧壁面下端前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的右侧壁面设置有第二支架板,第二支架板的左侧壁面下端设置有第二安装轴承,第一支架板的右侧壁面下端后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支撑组件,第一支架板的右侧壁面上端前侧设置有第三限位支撑组件,第一支架板的右侧壁面上端后侧设置有第四限位支撑组件,第一支架板的右侧壁面中端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内螺纹套,且第一内螺纹套的左侧壁面与第一支架板的右侧壁面中端固定连接。

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内螺纹套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调节螺丝,且调节螺丝的外壁右侧与第二支架板的内壁活动连接。

4、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支撑组件包括有限位内六角套,且限位内六角套的左侧壁面与第一支架板的右侧壁面固定连接。

5、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螺丝的外壁位于第二支架板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卡环。

6、作为优选,所述限位内六角套的内壁活动安装有六角限位柱。

7、作为优选,所述六角限位柱的右侧壁面与第二支架板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限位支撑组件的结构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一致。

9、作为优选,所述第三限位支撑组件的结构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一致。

10、作为优选,所述第四限位支撑组件的结构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一致。

11、有益效果

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用支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一种机器人用支架,通过设置了宽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通过转动调节螺丝,调节螺丝通过螺纹在第一内螺纹套内进行移动,使第一支架板和第二支架板相互远离或靠近,来达到调节整个支架宽度的目的,使整个支架可以根据不同型号大小的机器人进行安装,不仅降低了大量的成本,而且避免了备用多种型号的支架在储存的时候会占用大量空间的问题。

14、(2)、该一种机器人用支架,通过设置了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第二限位支撑组件、第三限位支撑组件和第四限位支撑组件,第一限位支撑组件、第二限位支撑组件、第三限位支撑组件和第四限位支撑组件不仅对宽度调节机构起到限位稳定的作用,同时能够提高整个支架的结构强度,使整个支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结构松动的情况。

15、(3)、该一种机器人用支架,通过设置了限位卡环,限位卡环能够使调节螺丝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板上而不会发生移位掉落的情况,提高了整个宽度调节机构运行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器人用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板(10)的右侧壁面下端设置有第一安装轴承(11),第一支架板(10)的右侧壁面下端前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支撑组件(12),第一限位支撑组件(12)的右侧壁面设置有第二支架板(13),第二支架板(13)的左侧壁面下端设置有第二安装轴承(14),第一支架板(10)的右侧壁面下端后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支撑组件(15),第一支架板(10)的右侧壁面上端前侧设置有第三限位支撑组件(16),第一支架板(10)的右侧壁面上端后侧设置有第四限位支撑组件(17),第一支架板(10)的右侧壁面中端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内螺纹套(18),且第一内螺纹套(18)的左侧壁面与第一支架板(10)的右侧壁面中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螺纹套(18)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调节螺丝(19),且调节螺丝(19)的外壁右侧与第二支架板(13)的内壁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支撑组件(12)包括有限位内六角套(21),且限位内六角套(21)的左侧壁面与第一支架板(10)的右侧壁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丝(19)的外壁位于第二支架板(13)的左侧设置有限位卡环(2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内六角套(21)的内壁活动安装有六角限位柱(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六角限位柱(22)的右侧壁面与第二支架板(13)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支撑组件(15)的结构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12)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限位支撑组件(16)的结构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12)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限位支撑组件(17)的结构与第一限位支撑组件(12)一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用支架,包括第一支架板(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板(10)的右侧壁面下端设置有第一安装轴承(11),第一支架板(10)的右侧壁面下端前侧设置有第一限位支撑组件(12),第一限位支撑组件(12)的右侧壁面设置有第二支架板(13),第二支架板(13)的左侧壁面下端设置有第二安装轴承(14),第一支架板(10)的右侧壁面下端后侧设置有第二限位支撑组件(15),第一支架板(10)的右侧壁面上端前侧设置有第三限位支撑组件(16),第一支架板(10)的右侧壁面上端后侧设置有第四限位支撑组件(17),第一支架板(10)的右侧壁面中端设置有宽度调节机构,宽度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内螺纹套(18),且第一内螺纹套(18)的左侧壁面与第一支架板(10)的右侧壁面中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螺纹套(18)的内壁螺纹连接有调节螺丝(19),且调节螺丝(19)的外壁右侧与第二支架板(13)的内壁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用支架,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丹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台昊天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