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胺再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9410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4
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胺再生系统,包括再生塔、再沸器及蒸汽管,所述再生塔与所述再沸器之间连接有贫液输送管及半贫液输送管,所述再生塔及所述再沸器分别连接所述蒸汽管,以分别向所述再生塔及所述再沸器内输入蒸汽,采用直接换热和间接换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溶液再生。本技术提供的复合胺再生系统,通过设置再生塔、再沸器及蒸汽管相配合,针对蒸汽供应不足,无法在使用再沸器为系统提供设计所需热量时,可引入一部分蒸汽直接进入再生塔,采用直接换热+间接换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溶液再生。此方式在相同富液量及产能的情况下,能节省大量蒸汽消耗量,同时随着再沸器内蒸汽量的减少,其设备投资费用也相应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复合胺循环吸收-再生so2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复合胺再生系统


技术介绍

1、如图1所示,复合胺循环吸收-再生so2工艺,为实现复合胺循环利用功能,利用的是复合胺溶液低温吸收、高温解析的特性,升温解析的过程传统流程使用再生塔10的塔底加热溶液的方式为系统提供热源,在此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低压蒸汽,此过程是整个复合胺脱硫系统中占比最大的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胺再生系统,以在相同富液量及产能的情况下减少蒸汽消耗量。

2、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胺再生系统,包括再生塔、再沸器及蒸汽管,所述再生塔与所述再沸器之间连接有贫液输送管及半贫液输送管,所述再生塔及所述再沸器分别连接所述蒸汽管,以分别向所述再生塔及所述再沸器内输入蒸汽,采用直接换热和间接换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溶液再生。

4、进一步地,所述再生塔包括相连接的下塔段及上塔段,下塔段的外径大于上塔段的外径。

5、进一步地,所述贫液输送管一端连接于下塔段的顶端,其另一端连接于再沸器顶端。

6、进一步地,所述半贫液输送管一端连接于上塔段顶端,其另一端连接于再沸器底端。

7、进一步地,所述贫液输送管上连接有第一控制阀。

8、进一步地,所述半贫液输送管上连接有第二控制阀。

9、进一步地,所述再生塔上靠近底端的位置处连接有凝结水输出管。

10、进一步地,所述下塔段底端连接有贫液输出管。

11、进一步地,所述上塔段中部位置处连接有富液输入管。

12、进一步地,所述富液输入管上连接有第三控制阀。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复合胺再生系统,通过设置再生塔、再沸器及蒸汽管相配合,针对蒸汽供应不足,无法在使用再沸器为系统提供设计所需热量时,可引入一部分蒸汽直接进入再生塔,采用直接换热+间接换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溶液再生。此方式在相同富液量及产能的情况下,能节省大量蒸汽消耗量,同时随着再沸器内蒸汽量的减少,其设备投资费用也相应减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胺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再生塔(100)、再沸器(200)及蒸汽管(300),所述再生塔(100)与所述再沸器(200)之间连接有贫液输送管(400)及半贫液输送管(500),所述再生塔(100)及所述再沸器(200)分别连接所述蒸汽管(300),以分别向所述再生塔(100)及所述再沸器(200)内输入蒸汽,采用直接换热和间接换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溶液再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胺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塔(100)包括相连接的下塔段(101)及上塔段(102),下塔段(101)的外径大于上塔段(102)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胺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贫液输送管(400)一端连接于下塔段(101)的顶端,其另一端连接于再沸器(200)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胺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贫液输送管(500)一端连接于上塔段(102)顶端,其另一端连接于再沸器(200)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胺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贫液输送管(400)上连接有第一控制阀(6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胺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贫液输送管(500)上连接有第二控制阀(7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胺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塔(100)上靠近底端的位置处连接有凝结水输出管(80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胺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塔段(101)底端连接有贫液输出管(103)。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胺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塔段(102)中部位置处连接有富液输入管(104)。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合胺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富液输入管(104)上连接有第三控制阀(90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胺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再生塔(100)、再沸器(200)及蒸汽管(300),所述再生塔(100)与所述再沸器(200)之间连接有贫液输送管(400)及半贫液输送管(500),所述再生塔(100)及所述再沸器(200)分别连接所述蒸汽管(300),以分别向所述再生塔(100)及所述再沸器(200)内输入蒸汽,采用直接换热和间接换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溶液再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胺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塔(100)包括相连接的下塔段(101)及上塔段(102),下塔段(101)的外径大于上塔段(102)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胺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贫液输送管(400)一端连接于下塔段(101)的顶端,其另一端连接于再沸器(200)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胺再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贫液输送管(5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志和张明俊杨平李敏林山植王维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益能康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