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膜、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361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光学膜、一种包括所述光学膜的背光模组和一种包括所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所述光学膜包括:基底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包括多个微型透镜和位于所述多个微型透镜周围的多个凹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涉及光学膜、包括所述光学膜的背光模组以及包括所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显示器领域可视地显示各种电信号的信息。在显示器领域中,已经引入了具有例如薄外型、轻重量和低能耗等极好特性的各种平板显示器。此外,平板显示器正在替代阴极射线管(CRT)。 平板显示器的例子包括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场发射显示器(FED)和电致发光显示器(ELD)。液晶显示器由 于具有极好的运动图像显示特性和高对比度,因而被用作笔记本电脑的显示面板、个人电脑的监视器和电视监视器。 液晶显示器被认为是一种光接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包括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面板和位于液晶显示面板下方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的背光模组。 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光学板。光学板包括散射板、棱镜或者保护板。在背光模组中,包括多个板的光学板可用于散射和聚焦由光源产生的光。然而,在背光模组的制造良品率改善方面和亮度改善方面可能存在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能够改善亮度和防止产生亮线的光学膜、包括所述光学膜的背光模组以及包括所述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器。 —方面,提供一种光学膜,包括基底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包括多个微型透镜和位于所述多个微型透镜周围的多个凹槽。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光源和在所述光源上的光学膜,所述光学膜包括基底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包括多个微型透镜、位于所述多个微型透镜周围的多个凹槽以及所述突出部中除微型透镜和凹槽以外的剩余部分,其中微型透镜、凹槽和剩余部分之间的关系P : 2w1+w2为约25 : l至25 : is,其中P是微型透镜的间距,W1是在微型透镜的间距P内的一个凹槽的宽度,W2是在微型透镜的间距P内的剩余部分的宽度。 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包括光源、在所述光源上的光学膜以及在所述光学膜上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光学膜包括基底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包括多个微型透镜、位于所述多个微型透镜周围的多个凹槽以及突出部中除微型透镜和凹槽以外的剩余部分,其中微型透镜、凹槽和剩余部分之间的关系P : 2W1+W2为约25 : 1至25 : 15,其中P是微型透镜的间距,Wl是在微型透镜的间距P内部的一个凹槽的宽度,W2是在微型透镜的间距p内部的剩余部分的宽度。附图说明 所包含的附图用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引入本说明书中作为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附图中 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膜的示例性制造方法; 图2至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光学膜; 图6和7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光学膜; 图8和9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光学膜; 图10和1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光学膜; 图12和13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光学膜的各种结构; 图14和1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背光模组的示例性构造; 图16和17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背光模组的另一个示例性构造; 图18和19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液晶显示器的示例性结构。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考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实施方案,其实施例示于附图中。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案的光学膜的示例性制造方法。 如图1所示,将第一树脂1和第二树脂2共挤出。更具体地,通过向第一挤出机10提供第一树脂1和向第二挤出机20提供第二树脂2,从而对第一和第二树脂1和2同时实施挤出工艺。 第一和第二树脂1和2的材料可使用聚苯乙烯(PS)、聚丙烯酸酯(P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可使用其它材料。考虑到光学应用,可优选使用折射率为1. 58的聚碳酸酯。 第一和第二树脂1和2中均可使用聚碳酸酯球粒。所述球粒可以是预定材料的固化颗粒。即,该球粒可以不是粉末,而是大尺寸的颗粒。可通过将第一和第二树脂1和2分别与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和UV添加剂进行混合而形成球粒。 第一和第二树脂1和2均可包括散射颗粒。当使用包含散射颗粒的第一和第二树脂1和2制造光学膜时,第一和第二树脂1和2可有助于光学膜的光散射。 如果第一和第二树脂1和2不包含散射颗粒,则可制造下文所描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光学膜。如果第一和第二树脂1和2包含散射颗粒,则可制造下文所描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光学膜。如果只有第一树脂1包含散射颗粒,则可制造下文所描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光学膜。 散射颗粒可由选自硅、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碳酸酯(PC)中的至少一种形成。散射颗粒可具有约1 P m至20 ii m的直径。可使用其它材料和直径。 第一和第二挤出机10和20的内部温度均为约280至30(TC。因此,如果向第一和第二挤出机10和20均提供树脂球粒,则树脂球粒在第一和第二挤出机10和20内部熔融,然后第一和第二树脂1和2通过第一和第二挤出机10和20的挤出管11和21排出。 使用具有第一结构表面31的第一轧辊30和具有第二结构表面41的第二轧辊40,同时轧制共挤出的第一和第二树脂1和2,以形成包括具有弯曲表面的基底55和突出部56的光学膜60。 更具体地,如果通过挤出管11和21分别挤出第一和第二树脂1和2,则第一和第二树脂1和2是一起挤出的。 第一和第二轧辊30和40的表面温度均保持为约90至100°C 。在第一和第二轧辊30和40之间轧制的第一和第二树脂1和2可被快速冷却和固化。 共挤出的第一和第二树脂1和2通过第一和第二轧辊30和40之间并被轧制,因此可制造包括基底55和突出部56的光学膜60。 第一轧辊30的第一结构表面31可具有曲折的波形图案,第二轧辊40的第二结构表面41可具有微型透镜的相反形状。 可用镍(Ni)然后再用陶瓷来涂覆第二轧辊40的表面,然后利用激光处理第二轧辊40的经涂覆表面,以形成第二轧辊40的第二结构表面41。更具体地,如果对第二轧辊40的表面照射激光束,则第二轧辊40被激光束所照射的部分中的陶瓷被熔化并横向流动。因此,第二轧辊40的表面具有微型透镜的相反形状。因为熔化形式的陶瓷保留在第二轧辊40的表面中,所以当在后续工艺中使用第二轧辊40制造微型透镜时,微型透镜可具有预定的表面粗糙度。因此,通过第一和第二轧辊30和40轧制的光学膜60可包括多个微型透镜、具有位于所述多个微型透镜周围的凹槽的突出部56、以及具有弯曲表面的基底55。 光学膜60的一个表面具有第一轧辊30的第一结构表面31的相反形状并且具有曲折波形图案的弯曲表面。光学膜60的另一个表面具有第二轧辊40的第二结构表面41的相反形状并且具有微型透镜形状的突出部56。因此,可形成包括下表面为弯曲表面的基底55和突出部56的光学膜60。 另一方面,第一轧辊30的第一结构表面31可以是平坦表面。因此,光学膜60的一个表面可以是平坦表面。 以下,对通过图1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的光学膜的示例性制造方法所制造的光学膜进行后续描述。 图2至5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光学膜。 如图2至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光学膜100可包括基底110和在基底110上的突出部120。突出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膜,包括:基底;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包括多个微型透镜和位于所述多个微型透镜周围的多个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8-11-6 10-2008-0109909;KR 2008-11-19 10-2008一种光学膜,包括基底;和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包括多个微型透镜和位于所述多个微型透镜周围的多个凹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基底或所述突出部包含多个散射颗粒。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基底包括第一基底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基 底区域下方的第二基底区域,其中所述第二基底区域包含多个散射颗粒。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基底包括第一基底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基 底区域下方的第二基底区域,其中所述第一基底区域和所述突出部均包含多个散射颗粒。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基底包括第一基底区域和位于所述第一基 底区域下方的第二基底区域,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基底区域和所述光学膜的厚度比是约1 : 5至1 : 20。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基底和所述突出部形成为一个整体并且由 基本相同的材料形成。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微型透镜中的至少一个的平均表面粗糙度 是约0. 3践至1. 5iim。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凹槽中的至少一个的平均表面粗糙度是约 0. 1 ii m至3 ii m。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突出部还包括所述突出部中除所述微型透 镜和所述凹槽之外的剩余部分。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剩余部分的平均表面粗糙度是约0. lym 至3践。11.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基底的下表面是不平坦表面。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基底的下表面的平均表面粗糙度是约 1 li m至5 ii m。1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中所述微型透镜中的至少一个的直径是约20 ii m 至60践。14. 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秉熙李承浩严基彦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