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煤层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309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薄煤层膏体充填液压支架,涉及煤矿充填开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前后分别设置有前顶梁和后顶梁,所述前顶梁和所述后顶梁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间前后分别转动连接有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前立柱上端与所述前顶梁转动连接,所述后立柱上端与所述后顶梁转动连接;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封堵机构和布料管位置的合理设置,增加作业空间,后部视野较好,便于操作和观察施工情况;通过上连杆上端与转轴转动连接,前后立柱分别支撑前后顶梁升降,支架整体结构受力更好,前后顶梁升降运动互不影响;通过后顶梁尾部设置移动千斤顶推动充填主管移动,保证移架时不影响充填主管布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矿充填开采,特别是涉及一种薄煤层膏体充填液压支架


技术介绍

1、由于矿井服务年限不断延长,许多矿井优质资源已逐步采完,“三下一上”压煤问题也日益凸显,且矸石外排也严重影响着矿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土地、水源污染等现象。

2、充填开采技术作为一种主动保护矿山生态的有效手段,可以解决矿区矸石堆积,降低地表沉陷。其中膏体充填在解放“三下一上”压煤问题上效果显著,既处理了废弃物,又置换出优质的煤炭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3、薄煤层由于本身开采高度较低,液压支架整体结构也更加紧凑,导致空间狭小,加之需要布置充填管道与封堵机构,导致结构上更为复杂,支架和工作人员活动的难度更大,安全性差。且支架从前部到后部视野较差,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薄煤层膏体充填液压支架,用来解决膏体充填工作面作业空间不足、行人困难的问题,有效提高了开采效率。

2、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薄煤层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前后分别设置有前顶梁和后顶梁,所述前顶梁和所述后顶梁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中间前后分别转动连接有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前立柱上端与所述前顶梁转动连接,所述后立柱上端与所述后顶梁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对应所述前立柱和所述后立柱之间位置分别设置有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的前连杆,所述前连杆后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的后连杆,所述后连杆上端转动连接有上连杆,所述上连杆上端向前方斜向上方向延伸,所述上连杆上端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前连杆上端与所述上连杆中间转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上连杆下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中间转动连接有平衡千斤顶,所述平衡千斤顶上端与所述前顶梁转动连接;所述底座后端转动连接有连接体,所述连接体后端设置有封堵机构,所述后顶梁下表面对应所述连接体上方位置设置有移动滑道,所述移动滑道上滑动设置有充填主管,所述后顶梁上对应所述移动滑道位置固定安装有推动充填主管移动的移动千斤顶,所述充填主管上密封连接有布料管,所述布料管后端向后延伸穿过所述封堵机构。

4、优选地:所述底座前部设置有用来移架的推杆和抬底千斤顶。

5、优选地:所述封堵机构包括下端与所述连接体转动连接的伸缩隔离架,所述伸缩隔离架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千斤顶,所述第一伸缩千斤顶上端与所述伸缩隔离架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隔离架下部转动连接有调节千斤顶,所述调节千斤顶远离所述伸缩隔离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体转动连接。

6、优选地:所述伸缩隔离架为由多个伸缩杆组成的栅格结构,且避让所述布料管设置。

7、优选地:所述后顶梁后端对应所述移动滑道上方位置滑动设置有尾梁,所述尾梁下表面与所述后顶梁之间通过第二伸缩千斤顶连接。

8、优选地:所述前顶梁前端设置有滑动设置的伸缩梁,所述伸缩梁下表面与所述前顶梁之间通过第三伸缩千斤顶连接。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0、1、通过封堵机构和布料管位置的合理设置,增加作业空间,后部视野较好,便于操作和观察施工情况;

11、2、通过上连杆上端与转轴转动连接,前后立柱分别支撑前后顶梁升降,支架整体结构受力更好,前后顶梁升降运动互不影响;

12、3、通过抬底千斤顶竖直设置在前立柱外侧,结构上更合理,升起后便于支架移动;

13、4、通过后顶梁尾部设置移动千斤顶推动充填主管移动,保证移架时不影响充填主管布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煤层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前后分别设置有前顶梁(18)和后顶梁(15),所述前顶梁(18)和所述后顶梁(15)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中间前后分别转动连接有前立柱(2)和后立柱(3),所述前立柱(2)上端与所述前顶梁(18)转动连接,所述后立柱(3)上端与所述后顶梁(15)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对应所述前立柱(2)和所述后立柱(3)之间位置分别设置有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的前连杆(4),所述前连杆(4)后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的后连杆(5),所述后连杆(5)上端转动连接有上连杆(16),所述上连杆(16)上端向前方斜向上方向延伸,所述上连杆(16)上端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前连杆(4)上端与所述上连杆(16)中间转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上连杆(16)下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中间转动连接有平衡千斤顶(17),所述平衡千斤顶(17)上端与所述前顶梁(18)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后端转动连接有连接体(6),所述连接体(6)后端设置有封堵机构(8),所述后顶梁(15)下表面对应所述连接体(6)上方位置设置有移动滑道(12),所述移动滑道(12)上滑动设置有充填主管(13),所述后顶梁(15)上对应所述移动滑道(12)位置固定安装有推动充填主管(13)移动的移动千斤顶,所述充填主管(13)上密封连接有布料管(10),所述布料管(10)后端向后延伸穿过所述封堵机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煤层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前部设置有用来移架的推杆(22)和抬底千斤顶(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煤层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机构(8)包括下端与所述连接体(6)转动连接的伸缩隔离架,所述伸缩隔离架下部固定安装有第一伸缩千斤顶(9),所述第一伸缩千斤顶(9)上端与所述伸缩隔离架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隔离架下部转动连接有调节千斤顶(7),所述调节千斤顶(7)远离所述伸缩隔离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体(6)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薄煤层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隔离架为由多个伸缩杆组成的栅格结构,且避让所述布料管(10)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煤层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顶梁(15)后端对应所述移动滑道(12)上方位置滑动设置有尾梁(11),所述尾梁(11)下表面与所述后顶梁(15)之间通过第二伸缩千斤顶(1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煤层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顶梁(18)前端设置有滑动设置的伸缩梁(19),所述伸缩梁(19)下表面与所述前顶梁(18)之间通过第三伸缩千斤顶(20)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煤层膏体充填液压支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前后分别设置有前顶梁(18)和后顶梁(15),所述前顶梁(18)和所述后顶梁(15)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上表面中间前后分别转动连接有前立柱(2)和后立柱(3),所述前立柱(2)上端与所述前顶梁(18)转动连接,所述后立柱(3)上端与所述后顶梁(15)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左右两侧对应所述前立柱(2)和所述后立柱(3)之间位置分别设置有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1)上的前连杆(4),所述前连杆(4)后侧设置有与所述底座(1)转动连接的后连杆(5),所述后连杆(5)上端转动连接有上连杆(16),所述上连杆(16)上端向前方斜向上方向延伸,所述上连杆(16)上端与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前连杆(4)上端与所述上连杆(16)中间转动连接,左右两个所述上连杆(16)下部通过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中间转动连接有平衡千斤顶(17),所述平衡千斤顶(17)上端与所述前顶梁(18)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后端转动连接有连接体(6),所述连接体(6)后端设置有封堵机构(8),所述后顶梁(15)下表面对应所述连接体(6)上方位置设置有移动滑道(12),所述移动滑道(12)上滑动设置有充填主管(13),所述后顶梁(15)上对应所述移动滑道(12)位置固定安装有推动充填主管(13)移动的移动千斤顶,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强孙红发李广亮闫善飞李帅杨晓波李晓杰张继业苏习灿王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煤矿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