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_技高网

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92672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装配式钢板箱的两端的钢板箱的端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支撑翼缘,支撑翼缘压抵于端头井的侧墙,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包括:两限位条,安装于端面,两限位条与端面的相对两侧的支撑翼缘之间分别形成容置凹槽;弹性密封条,弹性密封条的一侧嵌设于容置凹槽中,弹性密封条的另一侧伸至容置凹槽的外部并压抵于侧墙,端面与侧墙、弹性密封条之间形成后浇空间;遇水膨胀止水带,垫设于弹性密封条和侧墙之间;封堵浆料,灌注于后浇空间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临时钢结构与永久混凝土结构(如端头井的侧墙)之间易渗漏且施工效率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盾构隧道建设的安全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其中,涌水事故最为典型,因其突发性强、致灾性强、影响范围广、引发损失大的特点,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2、险情发生后,一般在坑内渗漏点处采用黏性土、水泥、沙包等进行负重反压,降低水头压力、减少水流速度,同时在坑外通过引孔注浆的方式在渗漏通道处压注双液浆、聚氨酯进行加固封堵。该方法施工响应速度快,方法灵活,压注效果好,但仅适用于单一的渗流通道、险情发生早期、地下水位较低的地质水文环境,不适用于复杂的地质水文环境和复杂的渗流通道,一旦封堵指令下达错过最佳时期(渗漏发生时间较长、水土已大量流失),该方法封堵效果将大打折扣。也可采用坑内封堵措施,即在坑内渗漏通道直接插入注浆管进行迎水面注浆堵漏方式,或在围护结构新开注浆孔进行插管注浆,针对地下连续墙墙缝渗漏,也可采取引流方式减小渗漏水量后再注浆堵漏封堵。在周边环境条件可控情况下,还可采用降水方式将水直接降至开挖面下。

3、在上述措施效果不达预期后,只能采取现场砌筑钢筋混凝土封堵墙并回灌水的措施(未联通的端头井可直接回灌水)。该方法施工稳妥,回灌水的封堵墙结构风险低。但是施工速度慢,还要配合暗挖隧道内的封堵同步进行,回灌水量大,在暗挖隧道周边无明水和主给水管道的情况下,不利于快速控制周边沉降。所以,采用现浇混凝土封堵墙,施工成本高,对车站结构配筋有一定的要求,而且事后需要凿除,不能够重复利用,不符合低碳绿色环保的理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以解决临时钢结构与永久混凝土结构(如端头井的侧墙)之间易渗漏且施工效率慢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装配式钢板箱包括通过连接结构拼接在一起的多块钢板箱,所述装配式钢板箱的两端的钢板箱的端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支撑翼缘,所述支撑翼缘压抵于端头井的侧墙,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包括:

3、呈弧形的弹性板,所述弹性板沿竖直方向设置,所述装配式钢板箱的两端面分别连接有所述弹性板,所述弹性板的成弧方向上的相对两侧分别伸至一空腔的外部,并压抵端头井的侧墙上,所述弹性板的内弧面与所述装配式钢板箱的端面之间围合形成后浇空间;

4、密封垫,所述弹性板的相对两侧与端头井的侧墙之间分别垫设有密封垫;

5、封堵浆料,填充于后浇空间中。

6、进一步的,弹性板包括弧顶部、侧边部和过渡部,弧顶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过渡部,过渡部与弧顶部呈角度设置,过渡部斜向外设置,侧边部连接于过渡部的远离弧顶部的一侧。

7、进一步的,所述装配式钢板箱的两端的钢板箱内埋设有灌浆管路和排气管路,所述灌浆管路和所述排气管路连通于所述后浇空间。

8、进一步的,所述封堵浆料为聚氨酯弹性灌浆胶。

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装配式钢板箱包括通过连接结构拼接在一起的多块钢板箱,所述装配式钢板箱的两端的钢板箱的端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支撑翼缘,所述支撑翼缘压抵于端头井的侧墙,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包括:

10、两限位条,安装于所述端面,所述两限位条与所述端面的相对两侧的支撑翼缘之间分别形成容置凹槽;

11、弹性密封条,所述弹性密封条的一侧嵌设于所述容置凹槽中,所述弹性密封条的另一侧伸至所述容置凹槽的外部并压抵于所述侧墙,所述端面与所述侧墙、所述弹性密封条之间形成后浇空间;

12、遇水膨胀止水带,垫设于所述弹性密封条和所述侧墙之间;

13、封堵浆料,灌注于所述后浇空间中。

14、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密封条的厚度自所述弹性密封条的中部向所述弹性密封条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侧逐渐缩小。

15、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密封条的内部形成有贯通的多排孔道。

16、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密封条的面向所述容置凹槽的槽底的一侧形成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弹性密封条的长度方向设置。

17、进一步的,所述多排孔道沿弹性密封条的厚度方向设置。

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9、基于端头井的侧墙形状和尺寸,确定装配式钢板箱的尺寸和形状;

20、基于所述装配式钢板箱的尺寸和形状,确定钢板箱的数量;

21、基于先两端后中间的安装顺序,安装所述装配式钢板箱,在安装所述装配式钢板箱的两端的钢板箱时,将所述装配式钢板箱的两端的钢板箱的支撑翼缘和弹性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压抵于端头井的侧墙,使得弹性板与端头井的侧墙之间围合形成后浇空间,将封堵浆料灌注于所述后浇空间中以形成快速密封止水结构。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实现钢板箱的端头与端头井的侧墙的复杂工况下短期快速有效防水施工。在地铁车站和盾构区间涌水涌砂的极端复杂环境和高水压的背景下,通过封堵浆料构成核心防水措施,在封堵浆料的两侧通过密封垫构成两翼防水措施,同时利用弹性板的弹性压力,使得后浇空间的密封性能好,进而有机联合形成有效的防水结构,在复杂的应急抢险环境下,实现钢结构与混凝土侧墙的有效防水,实现快速、高效防水功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装配式钢板箱包括通过连接结构拼接在一起的多块钢板箱,所述装配式钢板箱的两端的钢板箱的端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支撑翼缘,所述支撑翼缘压抵于端头井的侧墙,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板包括弧顶部、侧边部和过渡部,弧顶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过渡部,过渡部与弧顶部呈角度设置,过渡部斜向外设置,侧边部连接于过渡部的远离弧顶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钢板箱的两端的钢板箱内埋设有灌浆管路和排气管路,所述灌浆管路和所述排气管路连通于所述后浇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浆料为聚氨酯弹性灌浆胶。

5.一种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装配式钢板箱包括通过连接结构拼接在一起的多块钢板箱,所述装配式钢板箱的两端的钢板箱的端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支撑翼缘,所述支撑翼缘压抵于端头井的侧墙,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条的厚度自所述弹性密封条的中部向所述弹性密封条的宽度方向上相对两侧逐渐缩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条的内部形成有贯通的多排孔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条的面向所述容置凹槽的槽底的一侧形成有多个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弹性密封条的长度方向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排孔道沿弹性密封条的厚度方向设置。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装配式钢板箱包括通过连接结构拼接在一起的多块钢板箱,所述装配式钢板箱的两端的钢板箱的端面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有支撑翼缘,所述支撑翼缘压抵于端头井的侧墙,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板包括弧顶部、侧边部和过渡部,弧顶部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过渡部,过渡部与弧顶部呈角度设置,过渡部斜向外设置,侧边部连接于过渡部的远离弧顶部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钢板箱的两端的钢板箱内埋设有灌浆管路和排气管路,所述灌浆管路和所述排气管路连通于所述后浇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浆料为聚氨酯弹性灌浆胶。

5.一种装配式钢板箱与侧墙的快速密封止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装配式钢板箱包括通过连接结构拼接在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治安英旭周游王勇宿文德万敏刘勇熊胜董兆藩焦月红蓝桂华龚洪祥吴永军金华潘友贵张长顺李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