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9133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驱动机构;第二壳体上有第一开口;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热膨胀件;第一壳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上开设有孔洞;热膨胀件设置在孔洞内;弹性件分别连接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驱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从第一位置相对转动至第二位置;在第一位置,第二壳体内部通过第一开口与外界连通;在第二位置,第二壳体上的第一开口被第一壳体遮盖,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一同围设出用于留存液态金属冷却剂的封闭腔。取样装置可以其第一位置伸入取样管道,热膨胀件受热膨胀,弹性件的一端受到热膨胀件的推动而弹出至孔洞之外,带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转动,液态金属冷却剂因此留存在封闭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反应堆冷却剂取样,尤其涉及一种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1、金属快堆是采用液态合金作为冷却剂的快中子反应堆。采用液态合金作为冷却剂的快堆具有良好的中子经济性、热工安全特性和化学安全特性。但是在高温和冷却剂高速流动的情况下,液态金属对反应堆结构材料的腐蚀限制了金属快堆发展。因此,对金属快堆堆芯内的冷却剂进行定期取样是十分必要的。

2、现有技术中,采用固定开口式取样器伸入反应堆压力容器上的取样管道对金属快堆的堆芯内的液态金属冷却剂进行取样,但因该取样器的开口是固定常开的,而取样管道包括弯管、横管,在经过这些管道时,取样器收集到的液态金属冷却剂易流出,从而容易导致取样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来避免装置经过弯管、横管时其内的液态金属冷却剂流出。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驱动机构;

3、所述第一壳体紧套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所述第二壳体上有供液态金属冷却剂流入其内的第一开口;

4、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弹性件、热膨胀件;所述第一壳体上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开设有孔洞;所述热膨胀件设置在所述孔洞内;所述弹性件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以驱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从第一位置相对转动至第二位置;

5、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弹性件为压缩状态,并且所述弹性件的一端插接在所述孔洞内进行固定;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外界连通;

6、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热膨胀件受热膨胀,所述弹性件的一端受到所述热膨胀件的推动而移出至所述孔洞之外,所述弹性件为弹性复位状态;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所述第一开口被所述第一壳体遮盖,所述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一同围设出用于留存液态金属冷却剂的封闭腔。

7、优选地,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主体和固定柱;所述主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柱与所述主体的第一端的端面连接;

8、所述第一壳体套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上;所述第一壳体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的第一端位于同一侧;

9、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扭簧包括本体、及分别与所述本体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本体套设在所述固定柱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的端面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固定柱连接;

10、所述孔洞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的端面;

11、或,所述孔洞位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的第一端的端面;

12、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扭簧的第二连接部插接在所述孔洞之中。

13、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孔洞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的端面。

14、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的侧面各自形成有弧形槽;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上的弧形槽的开口为所述第一开口;

15、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上的弧形槽内;

16、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上的弧形槽和所述第一壳体上的弧形槽一同形成所述封闭腔;

17、或者:所述第一壳体为圆筒状;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也为圆筒状;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的周面上设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壳体的周面上设有第二开口;

18、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对连通;

19、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对错开,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的内部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面一同界定出所述封闭腔。

20、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为开口端;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的第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孔洞位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的端面或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的第一端的端面。

21、优选地,所述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的第一端的端面之间;

22、在第一位置,所述限位件位于所述扭簧的第二连接部的一侧;在第二位置,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扭簧的第二连接部抵接。

23、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为圆筒状;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也为圆筒状;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的周面上设有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壳体的周面上设有第二开口;

24、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对连通;

25、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对错开,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的内部和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面一同界定出所述封闭腔。

26、优选地,所述第一壳体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的端面连接的抵接件,所述扭簧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抵接件连接。

27、优选地,所述固定柱上设有凹槽,所述扭簧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凹槽卡接配合。

28、优选地,所述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还包括金属缆绳;所述金属缆绳与所述固定柱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主体的一端连接;

29、和/或,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端的第二端形成有尖顶结构。

30、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取样装置以第一位置进入取样管道收集液态金属冷却剂,通过热膨胀件触发弹性件的运动,带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对转动,以使液态金属冷却剂留存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设出的封闭腔之中。由此,取样装置在后续经过弯管、横管时,都可避免其内的液态金属冷却剂流出,从而避免取样失败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以及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包括主体(21)和固定柱(20);所述主体(21)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柱(20)与所述主体(21)的第一端的端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13)为封闭端;所述孔洞(1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13)的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的主体(21)的侧面各自形成有弧形槽;所述第二壳体(2)的主体(21)上的弧形槽的开口为所述第一开口(5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13)为开口端;所述第二壳体(2)的主体(21)的第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孔洞(1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13)的端面或所述第二壳体(2)的主体(21)的第一端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还包括限位件(7),所述限位件(7)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13)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壳体(2)的主体(21)的第一端的端面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为圆筒状;所述第二壳体(2)的主体(21)也为圆筒状;所述第二壳体(2)的主体(21)的周面上设有所述第一开口(51);所述第一壳体(1)的周面上设有第二开口(52);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13)的端面连接的抵接件(61),所述扭簧的第一连接部(321)与所述抵接件(6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20)上设有凹槽(2020),所述扭簧的第二连接部(322)与所述凹槽(2020)卡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还包括金属缆绳(8);所述金属缆绳(8)与所述固定柱(20)远离所述第二壳体(2)的主体(21)的一端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以及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2)包括主体(21)和固定柱(20);所述主体(21)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固定柱(20)与所述主体(21)的第一端的端面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13)为封闭端;所述孔洞(1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13)的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和所述第二壳体(2)的主体(21)的侧面各自形成有弧形槽;所述第二壳体(2)的主体(21)上的弧形槽的开口为所述第一开口(5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13)为开口端;所述第二壳体(2)的主体(21)的第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孔洞(11)位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第一端(13)的端面或所述第二壳体(2)的主体(21)的第一端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堆冷却剂取样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登科刘生根方兴郭树生张伟李德睿胡鱼旺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