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安全注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29953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7
本技术涉及核电厂安全注入系统,应用于核电系统,核电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一回路的冷管段和热管段;安全注入系统包括:全压补水箱、顶部充有蓄压氮气的安注箱、换料水箱、及高压安注泵;全压补水箱的入口通过压力平衡管线与冷管段连接;全压补水箱的底部设有补水箱出水口,补水箱出水口设置有出水阀门、且通过压力容器直接注入管线连接至压力容器;安注箱的底部设有安注箱出水口,安注箱出水口通过压力容器直接注入管线连接至压力容器;高压安注泵连接在换料水箱与压力容器直接注入管线之间。达到在一回路冷却剂丧失或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下,满足压力容器的冷却剂需求的同时,减少由传热管破裂导致的放射性液体的释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核安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核电厂安全注入系统


技术介绍

1、反应堆核电厂中丧失冷却剂事故(loca)和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sgtr)作为一种重要的设计基准事故。冷却剂安全注入系统通常用于loca事故后的堆芯应急冷却和硼化,以控制和缓解事故,防止扩展为超设计基准事故。

2、在发生一回路冷却剂丧失事故时,一回路压力降低,需及时对一回路进行冷却剂补充,其事故缓解手段是在于通过安全注入系统对一回路进行冷却剂补充,随着冷却剂注入,一回路压力逐渐升高。然而,在反应堆发生蒸汽发生器传热管破裂事故后,一回路带放射性的液体将通过传热管破口向蒸汽发生器二回路向环境排放,其事故缓解的主要手段在于降低一回路压力从而保持一二回路压力平衡。

3、因此,若安全注入系统在一回路高压段的注入较少,则可能无法补充一回路丧失的冷却剂从而导致堆芯过热;若在高压段的注入较多,则可能导致向环境释放过多的放射性液体。而现有技术中,一回路压力降低则触发了高压安注泵,由于高压安注泵的压头作用,使得高压安注泵在一回路高压段的注入较多,虽然能够补充一回路丧失的冷却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厂安全注入系统,应用于核电系统,所述核电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一回路的冷管段和热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注入系统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的全压补水箱、顶部充有蓄压氮气的安注箱、换料水箱、及设置在安全壳外的高压安注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安全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压补水箱的入口设置在所述全压补水箱的箱体顶部;所述压力平衡管线为常开管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安全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料水箱设置在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下方地坑位置;所述高压安注泵通过地坑滤网和取水管线从所述换料水箱取冷却剂并注入所述压力容器直接注入管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厂安全注入系统,应用于核电系统,所述核电系统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一回路的冷管段和热管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注入系统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的全压补水箱、顶部充有蓄压氮气的安注箱、换料水箱、及设置在安全壳外的高压安注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安全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压补水箱的入口设置在所述全压补水箱的箱体顶部;所述压力平衡管线为常开管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安全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料水箱设置在所述反应堆压力容器下方地坑位置;所述高压安注泵通过地坑滤网和取水管线从所述换料水箱取冷却剂并注入所述压力容器直接注入管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安全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注箱的安注箱出水口设有防止冷却剂回流的止回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厂安全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注入系统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热管段的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对所述一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任宋建阳陈华发李润骋何继民熊怡然余权恒林支康欧阳勇卢向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