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高亮防窥膜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高亮防窥膜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1086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亮防窥膜及其应用,属于保护膜技术领域。该高亮防窥膜包括防窥层,在防窥层的上表面设有抗反射层;所述抗反射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20~40份丙烯酸酯类化合物、15~30份含羟基或氨基的寡聚物、25~50份二氧化硅、0.1~5份光引发剂;通过上述组分的合理配伍,形成具有良好抗反射效果的抗反射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含有抗反射层的高亮防窥膜贴合于电子产品显示屏时,电子产品显示屏在强光环境下可显示清晰的画面,同时提高其透光度,透光度能提高5~10%。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亮防窥膜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批量标准化生产,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护膜,尤其涉及一种高亮防窥膜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随着信息化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信息化产品的使用也越来越多,电子显示屏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希望电子显示屏能具备良好的防窥效果,屏幕上的信息能不被旁人窥视,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更加自在,同时避免在使用电子产品时显示屏信息外泄而造成的商业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

2、目前人们主要采用在电子显示屏的表面上覆盖一层防窥膜来达到防窥效果,而防窥膜主要是采用超微细百叶窗光学设计,使屏幕显示出的资料供使用者正面阅读,两侧旁观者只能看见屏幕显示的漆黑画面。但电子产品贴合防窥膜后会降低屏幕亮度和色彩效果,呈现的清晰度会受到影响,使用者若长时间观看会导致眼部不适、视觉疲劳等症状,对眼睛造成一定的损害,还可能进一步加重近视或诱发眼部病变。同时,防窥膜会让手机屏幕变暗,大部分只具有正面以及侧面30°以内的可视性,会影响透光率,并且会产生光线折射,导致指纹识别不灵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亮防窥膜,包括防窥层,在防窥层的上表面设有抗反射层;其中抗反射层由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含羟基或氨基的寡聚物、二氧化硅,光引发剂制备而得;含有抗反射层的高亮防窥膜贴合于电子产品显示屏时,电子产品显示屏在强光环境下可显示清晰的画面,同时提高其透光度,透光度能提高5~10%。

2、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亮防窥膜的应用。

3、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高亮防窥膜,包括防窥层,在防窥层的上表面设有抗反射层;所述抗反射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

5、20~40份丙烯酸酯类化合物、15~30份含羟基或氨基的寡聚物、25~50份二氧化硅、0.1~5份光引发剂;

6、所述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包括第一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第二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所述第一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有1~3个官能团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所述第二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有4~6个官能团的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第一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和第二丙烯酸酯类化合物的质量比为1:(0.4~2.0)。

7、进一步的,所述抗反射层和防窥层间设有硬涂层或防眩光层。

8、进一步的,所述硬涂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

9、30~85份丙烯酸酯类化合物、15~40份含羟基或氨基的寡聚物、0.1~10份光引发剂。

10、进一步的,所述防眩光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

11、30~85份丙烯酸酯类化合物,15~40份含羟基或氨基的寡聚物、0.1~10份光引发剂,0.5~10份二氧化硅。

12、进一步的,所述含羟基或氨基的寡聚物中含有质量百分比为1%~15%的羟基或氨基;

13、所述寡聚物为聚酯二丙烯酸脂、聚亚酰胺二丙烯酸酯、胺基甲酸二丙烯酸酯或环氧二丙烯酸酯中的一种。

14、进一步的,所述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磷光引发剂、双钛茂光引发剂中的一种。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丙烯酰胺、γ-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三甘醇酯、二丙烯酸三丙二醇酯、二丙烯酸对新戊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甲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乙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丁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异辛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衍生物、丙烯酸-2-羟基乙酯衍生物、丙烯酸-2-羟基丙酯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16、所述第二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类衍生物、乙氧基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类衍生物、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类衍生物及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类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17、进一步的,所述抗反射层的厚度为80~120nm。

18、进一步的,所述硬涂层的厚度为2~10μm;所述防眩光层的厚度为2~10μm。

19、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0、一种上述任一所述的高亮防窥膜用于制备具有防窥作用的电子产品。

21、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2、本专利技术的高亮防窥膜,包括防窥层,在防窥层的上表面设有抗反射层;其中抗反射层由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含羟基或氨基的寡聚物、二氧化硅,光引发剂制备而得;通过上述组分的合理配伍,形成具有良好抗反射效果的抗反射层。本专利技术将含有抗反射层的高亮防窥膜贴合于电子产品显示屏时,电子产品显示屏在强光环境下可显示清晰的画面,同时提高其透光度,透光度能提高5~10%。同时,本专利技术的高亮防窥膜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批量标准化生产,应用前景广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窥层,在防窥层的上表面设有抗反射层;所述抗反射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反射层和防窥层间设有硬涂层或防眩光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涂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羟基或氨基的寡聚物中含有质量百分比为1%~15%的羟基或氨基;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磷光引发剂、双钛茂光引发剂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丙烯酰胺、γ-甲基丙烯酰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二丙烯酸-1,6-己二醇酯、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三甘醇酯、二丙烯酸三丙二醇酯、二丙烯酸对新戊二醇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甲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乙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丁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异辛基丙烯酸酯类衍生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衍生物、丙烯酸-2-羟基乙酯衍生物、丙烯酸-2-羟基丙酯衍生物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反射层的厚度为80~120nm。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涂层的厚度为2~10μm;所述防眩光层的厚度为2~10μm。

10.一种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高亮防窥膜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亮防窥膜用于制备具有防窥作用的电子产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窥层,在防窥层的上表面设有抗反射层;所述抗反射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反射层和防窥层间设有硬涂层或防眩光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硬涂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眩光层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羟基或氨基的寡聚物中含有质量百分比为1%~15%的羟基或氨基;

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二苯甲酮类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磷光引发剂、双钛茂光引发剂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高亮防窥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为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龙翔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金利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