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_技高网

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28831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IT设备电子器件液冷技术领域,是一种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制备方法及应用,前者原料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所述基础油为碳数16至60的聚α烯烃,所述添加剂包括抗氧剂、线缆增容剂和红磷阻燃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无色透明,具有良好的流动性能、防火安全性能、导热性能、绝缘性能和氧化安定性能,无腐蚀性,与IT设备液冷系统材料的兼容性良好,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好,能够应用于IT设备的浸没式或喷淋式等直接接触式冷却中。该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的制备工艺简单,易实现工业化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it设备电子器件液冷,是一种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创新发展,以及5g通信时代的到来,使得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为了应对网络处理性能的挑战,it设备不断提升自身处理能力和集成度,带来了功率密度的节节攀升,这些变化除了带来巨额能耗问题以外,高热密度也给制冷设备和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2、传统风冷技术面对高热密度场景呈现瓶颈,散热效率已经跟不上计算效率。尽管业界不停地创新风冷系统,但是空气的载热能力远远低于液体,液体的冷却能力是空气的1000至3000倍。液冷技术具有高效、能量损耗低、部署对建筑物依赖度低以及静音安全等特点,相对于风冷技术具有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是一种可以适用于需要大幅度提高计算能力、能源效率和部署密度等场景的优秀散热解决方案,可满足场地电力容量不足条件下部署更高的密度。因此,当风冷面对高热已经力不从心时,液冷技术逐渐从幕后走向前台,引起行业的普遍关注。

3、简单来说,液冷散热的原理就是采用热对流或热传导的方式,通过液体的浸没或流动将服务器散出的热量带走。服务器的液冷方式主要有冷板式液冷、浸没式液冷和喷淋式液冷。

4、目前,液冷技术采用的冷却液主要有水和氟化液,其中:水是非绝缘体,只能应用于非直接接触型冷板式液冷技术中,一旦发生泄漏,会对it设备造成致命损害;氟化液是目前浸没式应用最广泛的直接接触型冷却液,但价格昂贵,而且易挥发,使用成本高,密度大,对建筑物承重要求高。因为水和氟化液作为冷却液有上述缺点,所以使用油类冷却液的研究和探索很有意义,油类冷却液一般应用于直接接触型液冷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液体介电冷却液价格昂贵、易挥发、使用成本高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原料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所述基础油为碳数16至60的聚α烯烃,所述添加剂包括抗氧剂、线缆增容剂和红磷阻燃剂。

3、下面是对上述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4、上述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按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向基础油中依次加入抗氧剂、油性环氧树脂、分散剂和红磷阻燃剂,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至50℃至60℃并搅拌至澄清透明,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即得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

5、上述基础油与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1至100:8。

6、上述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酚和烷基二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抗氧剂用量为基础油质量的0.2%至0.6%。

7、上述线缆增容剂包括油性环氧树脂和分散剂,油性环氧树脂用量为基础油质量的1%至5%,分散剂用量为基础油质量的0.03%至0.1%。

8、上述分散剂为毕克byk-2152分散剂或毕克byk-r605分散剂。

9、上述红磷阻燃剂的用量为基础油质量的0.03%至0.1%。

10、上述合成烃型介电冷却液的40℃运动粘度为5mm2/s至30mm2/s,倾点≤-55℃。

11、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按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向基础油中依次加入抗氧剂、油性环氧树脂、分散剂和红磷阻燃剂,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至50℃至60℃并搅拌至澄清透明,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即得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

1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之三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技术方案之一的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在储能电池和电动车电池冷却液方面的应用。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4、该介电冷却液的基础油合成烃具有理想的烃组成,其化学物质的种类少、分子量分布窄,使介电冷却液稳定性好,合成烃粘温性能和热稳定性好,适用于环境温度要求更高的场合;抗氧剂进一步提高了介电冷却液的氧化安定性能;油性环氧树脂和分散剂相互作用,共同提高介电冷却液与线缆的兼容性;红磷有效提高了冷却液的阻燃性能。本专利技术研制的介电冷却液无色透明,40℃运动粘度为5mm2/s至30mm2/s,倾点≤-55℃,在40℃和低温下的流动性能均很好,具有良好的粘温性能、防火安全性能、导热性能、绝缘性能和氧化安定性能,无腐蚀性,与it设备液冷系统材料的兼容性良好,使用过程中稳定性好,能够应用于it设备的浸没式或喷淋式等直接接触式冷却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所述基础油为碳数16至60的聚α烯烃,所述添加剂包括抗氧剂、线缆增容剂和红磷阻燃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向基础油中依次加入抗氧剂、线缆增容剂和红磷阻燃剂,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至50℃至60℃并搅拌至澄清透明,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即得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其特征在于基础油与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1至100: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酚和烷基二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抗氧剂用量为基础油质量的0.2%至0.6%。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其特征在于线缆增容剂包括油性环氧树脂和分散剂,油性环氧树脂用量为基础油质量的1%至5%,分散剂用量为基础油质量的0.03%至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其特征在于分散剂为毕克BYK-2152分散剂或毕克BYK-R605分散剂。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其特征在于红磷阻燃剂的用量为基础油质量的0.03%至0.1%。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其特征在于合成烃型介电冷却液的40℃运动粘度为5mm2/s至30mm2/s,倾点≤-55℃。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向基础油中依次加入抗氧剂、油性环氧树脂、分散剂和红磷阻燃剂,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至50℃至60℃并搅拌至澄清透明,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即得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在储能电池和电动车电池冷却液方面的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基础油和添加剂,所述基础油为碳数16至60的聚α烯烃,所述添加剂包括抗氧剂、线缆增容剂和红磷阻燃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按下述方法制备得到:向基础油中依次加入抗氧剂、线缆增容剂和红磷阻燃剂,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至50℃至60℃并搅拌至澄清透明,冷却至室温后,过滤即得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其特征在于基础油与添加剂的质量比为100:1至100: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抗氧剂为2,6-二叔丁基对甲酚、2,6-二叔丁基酚和烷基二苯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抗氧剂用量为基础油质量的0.2%至0.6%。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合成烃型油类介电冷却液,其特征在于线缆增容剂包括油性环氧树脂和分散剂,油性环氧树脂用量为基础油质量的1%至5%,分散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美琼罗来龙张静贾艺峰马蕊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油克拉玛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