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除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822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除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解水锁剂主要由超临界流体以及分散在超临界流体中的夹带剂组成,所述夹带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润湿改善剂、储层干化剂和缓蚀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解水锁剂以具有超低粘度和强增溶性的超临界作为主剂,能够使分散在其中的夹带剂更容易被注入地层,进而提高水锁解除效果;同时注入的解水锁剂通过蒸发地层水、降低界面张力、改变储层润湿性等作用机理,注入储层后能够大幅提高储层内的流体流动能力和水锁解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除方法,属于油气田开发。


技术介绍

1、水锁伤害致密油气藏开发过程中最为显著,也是影响最大的问题之一。对于广泛发育微纳米级孔喉体系的致密气藏储层而言,由于高毛管力和普遍强亲水的特性,水锁伤害极易发生,且一旦发生,将对会流体渗流和气井正常生产造成极大影响。鄂尔多斯盆地某致密气藏实际数据表明,70%以上的气井受到液相伤害的影响。室内实验也证实,由于液相伤害导致的致密岩心渗透率损失程度普遍在40%-60%,部分可高达90%以上。

2、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油田现场普遍采用注气或注化学剂的方法进行解除水锁作业。但现有方法主要针对常规储层且利弊均较为明显,实际应用效果一般,尤其在致密储层中效果较差:注气法在致密储层中相对容易实现,但其只能利用气体的膨胀能力推动滞留液相排出,无法改善滞留液相的流动能力,伤害解除效果有限;注化学剂法可以有效改善流体流动能力,但现有注化学剂的研究和应用都集中在中高渗储层,化学剂在致密储层注入难度极大,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致密油气藏亟需一种可以有效实现水锁解除的解水锁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以解决解除水锁伤害时化学剂在致密储层注入难度大的问题。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解水锁剂的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除方法。

3、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4、一种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主要由超临界流体以及分散在超临界流体中的夹带剂组成,所述夹带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润湿改善剂、储层干化剂和缓蚀剂。

5、本专利技术的解水锁剂,以具有超低粘度和强增溶性的超临界流体作为主剂,能够使分散在其中的夹带剂更容易被注入地层,进而提高水锁解除效果;同时同时注入的解水锁剂中的夹带化学剂通过蒸发地层水、降低界面张力、改变储层润湿性等作用机理,注入储层后后能够大幅提高储层内的流体流动能力和水锁解除效果。

6、本专利技术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是将不同种类的夹带剂加入到超临界流体中混匀得到的。进一步地,所述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co2。所述超临界流体为超临界co2时,通过将co2在承压密闭容器中同时加压至7.5mpa以上、加温至32℃以上,稳定后先加入夹带剂分散均匀,然后加入缓蚀剂和表面活性剂,最后加入储层干化剂分散均匀。

7、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氧基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采用聚乙氧基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相较于其他表面活性能够更好地降低流体间界面张力,且在超临界co2中溶解性好。更进一步地,所述聚乙氧基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为赢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dynol-604。进一步地,所述表面活性剂在解水锁剂中的浓度为0.01-0.03mol/l,低于该范围则降低界面面活性张力效果不佳。

8、缓蚀剂可以减轻超临界流体对井筒的腐蚀。进一步地,所述缓蚀剂为醇胺类缓蚀剂。所述醇胺类缓蚀剂优选为甲基二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作为缓蚀剂用于本专利技术的解水锁剂,与其他缓蚀剂相比的优点在于甲基二乙醇胺在超临界co2环境中具有较好的缓蚀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缓蚀剂在解水锁剂中的浓度为(7-10)×10-4mol/l,超出该范围则缓蚀效果大幅下降。

9、进一步地,所述润湿改善剂为醇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作为夹带剂不仅可以提高其他助剂在超临界流体中的分散效果,还可以起到改善储层润湿性,增强水锁解除效果的作用。所述醇类化合物可以选择乙醇。进一步地,所述夹带剂在解水锁剂中的浓度为0.1-0.15mol/l,低于超出该范围则润湿改善效果不佳,高于该范围润湿改善效果提升幅度有限,经济性差。

10、储层干化剂进入致密储层后与地层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和热量从而消耗地层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和热量从而消地层水,可以大幅度降低储层含水饱和度、解除致密层水锁伤害,提高渗流能力。进一步地,所述储层干化剂为离子型碳化物。例如,所述离子型碳化物为碳化铝。所述碳化铝优选为纳米级碳化铝,即平均粒径为10~100nm的碳化铝,例如为50nm。进一步地,所述储层干化剂在解水锁剂中的浓度为(0.8-1.5)×10-8mol/l,低于该范围则储层干化效果不佳,高于该范围储层干化剂在超临界co2环境中的溶解性和携带能力变差。

11、本专利技术的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除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12、一种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排出油管内液体后,向油管内注入超临界流体对应气体至井口压力不低于超临界流体临界压力,然后向油管内注入上述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随后向油管内注入超临界流体对应气体将解水锁剂顶入底层,焖井;焖井结束后开井,诱喷排液。

13、相对于传统注气解水锁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除方法将多种化学助剂注入储层,大幅提高储层内的流体流动能力和水锁解除效果;并且超临界流体超低粘度和强增溶性的特性,使得化学剂更容易注入致密储层,提高水锁解除效果。

14、解水锁剂的注入体积由预计的水锁半径r,储层厚度h,孔隙度水平段长度l,系数c共同确定,对于水平井,注入体积计算公式其中c=0.25~0.35;对于直井,注入体积计算公式其中c=0.35~0.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超临界流体以及分散在超临界流体中的夹带剂组成,所述夹带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润湿改善剂、储层干化剂和缓蚀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氧基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在解水锁剂中的浓度为0.01-0.03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蚀剂为醇胺类缓蚀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蚀剂在解水锁剂中的浓度为(7-10)×10-4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改善剂为醇类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改善剂在解水锁剂中的浓度为0.1-0.15mol/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层干化剂为离子型碳化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层干化剂在解水锁剂中的浓度为(0.8-1.5)×10-8mol/L。

10.一种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排出油管内液体后,向油管内注入超临界流体对应气体至井口压力不低于超临界流体临界压力,然后向油管内注入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随后向油管内注入超临界流体对应气体将解水锁剂顶入底层,焖井;焖井结束后开井,诱喷排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超临界流体以及分散在超临界流体中的夹带剂组成,所述夹带剂包括表面活性剂、润湿改善剂、储层干化剂和缓蚀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聚乙氧基炔二醇类表面活性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在解水锁剂中的浓度为0.01-0.03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蚀剂为醇胺类缓蚀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缓蚀剂在解水锁剂中的浓度为(7-10)×10-4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解除致密储层水锁伤害的解水锁剂,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景辰何云王国壮雷涛吴建彪曹桐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