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基于SiO2阻止单质钾、钠燃烧的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基于SiO2阻止单质钾、钠燃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704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SiO2阻止单质钾、钠燃烧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在硅热法炼镁中,将SiO2材料置于传统钾钠捕集装置内或采用SiO2材料制作硅材钾钠捕集装置,使SiO2与生成的单质钾、钠反应,阻止其燃烧。本发明专利技术将SiO2材料置于传统钾钠捕集装置内或采用SiO2材料制作硅材钾钠捕集装置,置于常规硅热法炼镁还原罐钾钠冷凝位置处,当还原得到的单质钾、钠蒸气附着于捕集装置上,与SiO2接触反应形成硅酸盐,从而阻止开罐后单质钾、钠的燃烧,消除引发结晶镁燃烧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冶炼行业中金属镁冶炼相关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sio2阻止单质钾、钠燃烧的方法,进一步具体涉及一种在硅热法炼镁中通过sio2阻止单质钾、钠燃烧的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硅热还原法是获取金属镁的主要方法,尤其在我国,硅热法生产的金属镁占我国金属镁总产量的90%以上。鉴于我国拥有的原料、燃料、劳动力成本及技术掌握程度等优势,硅热法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金属镁生产的主要方法。

2、硅热法炼镁生产流程具体为:将符合一定要求的白云石进行煅烧获得煅白,然后与硅铁、萤石按比例配料、细磨、压球,压好的球团送入专用还原罐中,密封并连续抽真空,使球团在1200℃左右且压强在13pa以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镁蒸气,在真空的作用下镁蒸气移向设有冷却水套的罐口,冷凝形成结晶镁。待还原结束后,取出结晶镁、扒出废渣,并进行下一轮生产准备。取出的结晶镁经精炼后得到纯镁。

3、由于炼镁所用的白云石矿中往往伴有少量含钾、钠的矿物杂质,在进行金属镁还原的同时,杂质中的钾、钠也一同被还原出来。由于钾、钠蒸气压比镁高,还原生成的单质钾、钠蒸气冷凝位置更靠近罐口处,且以液态形式存在,在打开还原罐的瞬间便与空气接触发生剧烈燃烧反应,产生强光、烟尘、热量,并经常引发结晶镁的燃烧,影响生产安全的同时造成金属镁损失。目前生产时常在还原罐口放置金属钾钠捕集器用来将钾、钠与镁分开,并在开罐时迅速将其取出以降低燃烧对金属镁的影响,但是这种措施在矿石中钾钠矿物杂质含量较少的情况下有用,对于钾钠矿物杂质含量偏多时,作用并不明显。

4、随着我国金属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优质的白云石资源逐渐减少,杂质含量更多的白云石将会用于炼镁,这将会使硅热法炼镁中钾钠燃烧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解决硅热法炼镁中钾钠燃烧的问题越来越有必要。

5、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也进行了改进:专利cn101984100a中公开了通过将能与钾、钠发生反应的金属氧化物粉末预先粘附到钾钠捕集器上,并将钾钠捕集器按常规炼镁流程放置于还原罐内,使还原过程生成的单质钾、钠在进入捕集器后与金属氧化物发生反应,转变为k2o、na2o,避免开罐时发生燃烧,从而消除炼镁中单质钾、钠燃烧带来的危害。但是该专利存在不足之处:1)可选的金属氧化物种类有限,材料成本较高,生产费用增加较多;2)若使用相对较便宜的铁的氧化物,容易增加结晶镁中铁的含量,使后续精炼成本增加。3)涂覆方法实际操作难度较大,涂覆不均匀容易使部分地方涂覆量少,不能反应掉冷凝于其上的单质钾、钠,致使开罐后仍有燃烧现象;或是进行过量涂覆,会导致涂覆量非常大,造成原材料浪费、生产成本增加。

6、专利cn101956082a公开了使用氯化物来防止硅热法炼镁中被还原成单质的钾、钠的燃烧。不过该专利仍然也是将反应物涂覆于捕集器上,并置于还原罐内部,与之前专利的不同之处在于所选的反应物为氯化物、涂覆方法也有所不同。此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1)可选的金属氯化物的种类也有限,材料成本也较高;2)氯化物熔融温度较高且容易吸潮,该专利中提供的涂覆方法在实际应用时难度较大;3)氯化物吸潮后加热产生的hcl容易腐蚀还原罐及真空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io2阻止单质钾、钠燃烧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硅热法炼镁中被还原成单质的k、na极易燃烧、容易造成安全事故、采用氯化物或铁氧化物存在涂覆难度大、材料成本高等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基于sio2阻止单质钾、钠燃烧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4、在硅热法炼镁中,将sio2材料置于传统钾钠捕集装置内或采用sio2材料制成硅材钾钠捕集装置,将其安装在炼镁还原罐中,使sio2与生成的单质钾、钠反应,阻止其燃烧。其中,所述的钾钠捕集装置是能够捕集炼镁生成的单质钾、钠,并便于钾、钠附着其上反应的装置。

5、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可以将硅热法炼镁还原生成的单质钾、钠转化为稳定的硅酸盐化合物,从而阻止单质钾、钠开罐燃烧带来的各种危害,改善生产环境,并避免结晶镁的烧损。

6、优选地,所述sio2为以sio2为主的吸附材料,且吸附材料中sio2的质量百分比至少为60%。sio2材料中需要含有足量的sio2,使其能够与生成的单质钾、钠进行反应,阻止其燃烧。

7、优选地,所述吸附材料包括sio2颗粒、sio2薄片、sio2纤维。对于sio2颗粒、sio2薄片,可通过金属网包裹置于钾钠捕集装置内;对于sio2纤维,可直接放置于钾钠捕集装置内。

8、优选地,所述硅材钾钠捕集装置是用sio2材料制作带有孔隙的捕集装置,可替代现有传统钾钠捕集装置。对于硅材钾钠捕集装置,可通过压制或其他方式成型。

9、优选地,按照常规工艺流程进行炼镁,在一个炼镁周期结束后,取出钾钠捕集装置清理后,再将新的sio2吸附材料置于钾钠捕集装置内继续使用;或者更换新的硅材钾钠捕集装置。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1、1、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采用的材料sio2容易获得,成本低,可直接使用或加工成所需形状使用,不需要采用其他额外的黏附材料;并且,常规条件下性质稳定,容易储存;即使sio2与钾钠反应后生成物硅酸盐化合物混入结晶镁中,可在精炼时被熔盐体系吸附而去除,不污染金属镁。

12、2、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具有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实际操作方便、易于实现和控制、对金属镁的还原生成以及后续结晶镁的精炼无影响等优点,可有效阻止硅热法炼镁生成的单质钾、钠的燃烧,避免其燃烧带来的危害,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SiO2阻止单质钾、钠燃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SiO2阻止单质钾、钠燃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O2为以SiO2为主的吸附材料,且吸附材料中SiO2的质量百分比至少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SiO2阻止单质钾、钠燃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包括SiO2颗粒、SiO2薄片、SiO2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SiO2阻止单质钾、钠燃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材钾钠捕集装置是由SiO2材料制成且带有孔隙结构的捕集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SiO2阻止单质钾、钠燃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个炼镁周期结束后,取出钾钠捕集装置清理后,再将新的SiO2置于钾钠捕集装置内继续使用;或更换新的硅材钾钠捕集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sio2阻止单质钾、钠燃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过程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sio2阻止单质钾、钠燃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o2为以sio2为主的吸附材料,且吸附材料中sio2的质量百分比至少为6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sio2阻止单质钾、钠燃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包括sio2颗粒、sio2薄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游国强李爱听蒋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先进轻金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