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子设备的连接器用外壳,详细地说涉及连接器用外壳的卡紧强度。
技术介绍
以往提出了各种连接器的外壳构造。图5(a) ~ (c)所示的是表示现有的连接器用外壳的构造的一例。该图5所示的连接器用外壳IO是将一张金属板利用冲床进行箱形弯曲加工而形成,并以形成对方侧插头插入口 11的方式在各部折弯。而且,如图5 (b)所示,连接器用外壳10的接缝12在一张金属板的一端侧形成大致梯形的凸部13,在另一端侧形成与凸部13嵌合的大致梯形的凹部14,并在使凸部13与凹部14嵌合的状态下,对图5(b)所示的虚线圓标记的部分进行冲撞,进行铆接加工而完全固定接缝12。另外,在图5 (a) ~ (c)及图6中,标记15是在插入了对方侧插头的场合避开并保持插入的板簧,标记16及17是将连接器用外壳10固定在基板18上时的基板固定用端子,标记22是用于将固定在基板18上的连接器与电子设备的机箱的连接的机箱连接部。而且,在该图5中,与对方侧插头的插入拔出方向垂直地设置了基板固定用端子16、 17,但这是一例,有时与对方侧插头的插入拔出方向平行地使基板固定用端子16、 17从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用外壳,以覆盖对方侧插头的插入口的外周的方式将一张板进行箱形弯曲加工,并接合上述一张板的端部的接缝而形成,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接缝部分,将一个端部向外侧以相当于一张板厚的量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板与另一个端部重叠的重叠部,在该重叠部 的内侧板部和外侧板部的一方至少形成一处铆接用凸部,在另一方以与上述铆接用凸部相同的数量在铆接用凸部嵌合的位置形成铆接用孔,对这些铆接用凸部和铆接用孔嵌合的位置进行利用冲床的打入的铆接处理,从而接合内侧板部和外侧板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26 2008-2485411.一种连接器用外壳,以覆盖对方侧插头的插入口的外周的方式将一张板进行箱形弯曲加工,并接合上述一张板的端部的接缝而形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接缝部分,将一个端部向外侧以相当于一张板厚的量进行折弯加工而形成板与另一个端部重叠的重叠部,在该重叠部的内侧板部和外侧板部的一方至少形成一处铆接用凸部,在另一方以与上述铆接用凸部相同的数量在铆接用凸部嵌合的位置形成铆接用孔,对这些铆接用凸部和铆接用孔嵌合的位置进行利用冲床的打入的铆接处理,从而接合内侧板部和外侧板部。2. —种连接器用外壳,以覆盖对方侧插头的插入口的外周的方式将一张 板进行箱形弯曲加工,并接合上述一张板的端部的接缝而形成,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接缝部分,将一个端部向外侧以相当于一张板厚的量进行折弯加工 而形成板与另一个端部重叠的重叠部,在该重叠部的内侧板部至少形成一处向 外侧板部一侧突出的铆接用凸部,在外侧板部以与上述铆接用凸部相同的数量 在铆接用凸部嵌合的位置形成铆接用孔,在这些铆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