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6997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包括:密封部,与电池注液口可拆卸式连接,密封部中部设置有竖向的通孔;排气部,设置在密封部上方,排气部顶部设置有开口,且排气部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通孔向上延伸至容纳空间内使得密封部与排气部内部连通形成排气通道;盖帽,盖帽为由钢材制成的具备一定重量的盖体结构,包括盖合在开口上的盖板以及连接在盖板两端的侧板,两个侧板贴合排气部侧壁向下延伸至覆盖排气部侧壁高度2/3‑3/4位置;卡合结构,用于限定盖帽与排气部的相对位置。所述密封装置能将静置过程中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顺利排至电池外部的同时保证电池注液口处的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电池,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的崛起,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同时对电池的性能要求也逐步提升,例如要求电池循环寿命延长,要求电池安全级别提高,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持久性,同时也要求电池具备较好的一致性。

2、目前的锂离子电池在完成注液后的高温静置过程中,一般采用橡胶材质插拔式的胶塞对注液口进行密封,但是电池注液后的竖直静置过程中,电池内部会产生一定量的气体使得电池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胶塞的全密封的方式无法将电池内部产生的气流导至外部,在压差的作用下,胶塞容易被顶起,进而降低其密封效果,另外,在竖直静置完成后,将电池旋转90°沿水平方向静置时,由于胶塞在竖直静置过程中的气压作用下相对于注液口松动,使得胶塞在向左或或向右旋转的水平静置过程中容易发生脱落,而使得水分、杂质等容易进入电池内部,进而在后续的活化过程中影响活性物质的发挥,使电池的电压、容量、阻抗大相径庭,难以控制在一个有效的范围内,导致电池包所需的电池匹配度低,进而增加产品的制成成本,使产品的性能大打折扣。

3、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将静置过程中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顺利排至电池外部的同时保证电池注液口处的密封效果,避免外部杂质、水分等进入电池内部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包括:

3、密封部,与电池注液口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密封部中部设置有竖向的通孔;

4、排气部,设置在密封部上方,所述排气部顶部设置有开口,且排气部内部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通孔向上延伸至容纳空间内使得密封部与排气部内部连通形成排气通道;

5、盖帽,所述盖帽为由钢材制成的具备一定重量的盖体结构,包括盖合在所述开口上使排气部处于封闭状态的盖板以及连接在盖板两端的侧板,两个侧板贴合排气部侧壁向下延伸至覆盖排气部侧壁高度2/3-3/4位置;

6、卡合结构,用于限定盖帽与排气部的相对位置;

7、当电池内部气压高于外部气压至将盖帽顶起上移至盖板与排气部顶部分离时,卡合结构处于开放位,盖帽与排气部顶部之间形成有供气体排出的空隙,排气部处于排气状态;完成排气后,在重力作用下盖帽回落至盖板盖合在排气部顶部,卡合结构处于卡合状态,排气部处于封闭状态。

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纳空间底部以通孔为中心,沿远离通孔方向形成有高度逐渐降低的斜坡。

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斜坡与水平面形成的锐角大于15°。

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部顶部开口的直径大于等于通孔直径的3倍。

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气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部外周设置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上设置有外螺纹。

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排气部侧壁上的凹槽以及设置在侧板朝向排气部一侧的凸块。

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底部设置有橡胶层。

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顶部呈沿竖直向上方向直径逐渐变小的圆台形状。

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排气部上方设置盖帽,并使盖帽两端的侧板延伸至覆盖排气部侧壁高度2/3-3/4的位置,同时使侧板与排气部侧壁卡合连接,使得当电池在高温环境下的竖直静置过程中产生大量气体使得电池内部气压高于外部气压至将盖帽顶起时,盖帽与排气部顶部之间形成有供气体排出的空隙,由于排气部顶部开口直径大于固定部通孔的直径,当排气部处于排气状态时,暂存在排气部的气流能快速从空隙中排出,随后在重力作用下,盖帽回落至初始位与排气部卡合使得排气部处于封闭状态,进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能在快速将电池内部产生的气体排至电池外部,使得竖直静置过程中密封装置基本处于密封状态,以保证电池注液口处的密封效果,避免因注液口密封性较差导致外部杂质、水分等进入电池内部。

18、2.本专利技术通过密封部与排气部的配合设置,能在竖直静置过程中,使排气部内部的容纳空间作为暂存空间,当气压增大使得电解液随气体上溢时,将排气部内部的容纳空间作为电解液的暂存空间,使得在后续的电池旋转时,容纳空间内的电解液能再经通孔回流至电池内部,避免静置过程中的电解液的流失以及电解液的泄漏造成电池的污染。

19、3.本专利技术的盖帽两端的侧板延伸至覆盖排气部侧壁高度2/3-3/4的设置,一方面,能在气压作用使盖帽向上移动至盖板与排气部分离时,利用侧板进行限位,使得盖帽沿竖直方向上移一段距离时,盖帽与排气部的水平位置仍保持固定,当气体排出后在重力作用下盖帽能沿原始路径下落至盖合在排气部顶端;另一方面,当电池处于水平静置状态时,侧板呈水平状态,在重力作用下上侧板能稳固搭接在排气部侧壁上,结合卡合结构的进一步限位作用,能保证电池处于水平静置状态时,排气部仍与盖帽保持良好的接触而处于封闭状态,从而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密封装置能充分满足电池注液口的密封需求。

20、4.通过在排气部内部设置螺纹,使得排气部除了能与盖帽配合进行气体的快速排放以及作为溢流电解液的暂存空间外,还能作为后续电池化成过程中的连接口。另外,通过在排气部的容纳空间底部以通孔为中心,沿远离通孔方向设置高度逐渐降低的斜坡,能避免因上溢的电解液发生结晶而堵塞通孔顶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底部以通孔为中心,沿远离通孔方向形成有高度逐渐降低的斜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与水平面形成的锐角大于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部顶部开口的直径大于等于通孔直径的3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部外周设置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上设置有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包括设置在排气部侧壁上的凹槽以及设置在侧板朝向排气部一侧的凸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底部设置有橡胶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顶部呈沿竖直向上方向直径逐渐变小的圆台形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底部以通孔为中心,沿远离通孔方向形成有高度逐渐降低的斜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与水平面形成的锐角大于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部顶部开口的直径大于等于通孔直径的3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注液口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部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雅欣高峰张要枫赵冬梅刘建香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钛时代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