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366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提供一种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能够简单地将扁平型导体拔出。滑动件(40)以能够在允许扁平型导体(C)的拔出的后退位置与阻止扁平型导体(C)的拔出的前进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状态安装于外壳(10),并具有上侧抵接部(44)和下侧抵接部(42A),所述上侧抵接部(44)能够在前进位置处与扁平型导体(C)的上表面抵接以限制扁平型导体(C)向上方移动,所述下侧抵接部(42A)设于比所述上侧抵接部(44)靠前方的位置且能够在后退位置处与扁平型导体(C)的下表面抵接,下侧抵接部(42A)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卡定部(12A)的上端相同的位置或者比卡定部(12A)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扁平型导体插入、连接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1、作为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例如已知专利文献1的电连接器。在该专利文献1的电连接器中,通过安装于外壳的滑动件来维持扁平型导体与连接器连接的状态,所述外壳供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型导体(扁平电缆)朝向前方插入、连接并对多个端子进行保持。具体而言,滑动件以能够在允许扁平型导体的拔出的后退位置与阻止扁平型导体的拔出的前进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状态,从后方安装于外壳。

2、外壳中,卡定凸部在能够接收扁平型导体的接收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从下方突出而形成,该卡定凸部从后方卡定于扁平型导体的耳状的被卡定部(缘部)。在扁平型导体向接收部插入的状态下,当滑动件移动至前进位置时,滑动件的上述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相对于卡定凸部从上方靠近而定位,从而限制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从卡定凸部脱落。

3、此外,在外壳的宽度方向(与扁平型导体的宽度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的两端部安装有金属板制成的保持器。该保持器中,在上述宽度方向上能够弹性变位的弹簧部形成有弯曲部。滑动件通过在处于前进位置时与该弯曲部在前后方向上卡定,限制了向后退位置的意外移动。其结果是,维持了滑动件处于前进位置的状态,进而维持了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卡定于卡定凸部的状态,其结果是,防止扁平型导体从连接器向后方脱落。

4、在将扁平型导体从电连接器拔出时,以比保持器的弯曲部与滑动件的卡定力大的操作力使滑动件向后方移动。并且,通过以将扁平型导体的两端部向上方抬起的方式弯折扁平型导体而使被卡定部位于比卡定凸部靠上方的位置而解除其与卡定凸部的卡定状态之后,将扁平型导体向后方拉拽而将其从外壳的接收部拔出。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786356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在专利文献1的电连接器中,在将扁平型导体拔出时,需要以将扁平型导体的两端部向上方抬起的方式弯折扁平型导体的动作。不过,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与外壳的卡定部的卡定部分位于外壳的接收部内而无法从外部确认。因此,弯折扁平型导体来可靠地解除与卡定凸部的卡定状态的操作并不简单,扁平型导体的拔出可能会花费功夫。

2、鉴于上述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简单地将扁平型导体拔出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

3、(1)本专利技术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供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型导体朝前方插入、连接。

4、在上述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端子、外壳以及滑动件,所述多个端子以所述扁平型导体的宽度方向为端子排列方向而排列,所述外壳对所述多个端子进行保持,所述滑动件用于维持插入所述外壳的所述扁平型导体的向后方的移动由所述外壳限制的状态,所述外壳具有接收部和卡定部,并能够相对于形成于所述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通过所述卡定部从后方卡定,所述接收部能够从后方接收所述扁平型导体,所述卡定部在所述扁平型导体的厚度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向上方突出而位于所述接收部内,所述滑动件以能够在允许所述扁平型导体的拔出的后退位置与阻止所述扁平型导体的拔出的前进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外壳,并具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能够在前进位置处与所述扁平型导体的上表面抵接以限制所述扁平型导体向上方移动,所述第二抵接部设于比所述第一抵接部靠前方的位置且能够在后退位置处与所述扁平型导体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的上端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所述卡定部的上端相同的位置或比所述卡定部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

5、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扁平型导体插入、连接至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状态下,外壳的卡定部以能够从后方卡定于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的方式定位。此时,处于前进位置的滑动件的第一抵接部在能够与扁平型导体的上表面抵接的位置处限制扁平型导体的向上方的移动,由此,较好地防止扁平型导体的向后方的意外脱落。在将该扁平型导体拔出时,首先,使滑动件向后方移动至后退位置。其结果是,滑动件的第一抵接部以及第二抵接部向后方移动,第一抵接部被带到不限制扁平型导体的向上方的移动的位置,此外,第二抵接部被带到与扁平型导体的下表面抵接的位置。如此,第二抵接部与扁平型导体的下表面抵接,从而扁平型导体不受第一抵接部的从上方的限制,并被向上方抬起至与卡定部的上端相同的位置或比卡定部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因此,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被带到不与卡定部卡定的位置。另外,通过将扁平型导体直接向后方拉拽,能够简单地将扁平型导体从外壳的接收部中拔出。

6、(2)与(1)的专利技术不同的本专利技术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供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型导体向前方插入、连接。

7、在上述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端子、外壳以及滑动件,所述多个端子以所述扁平型导体的宽度方向为端子排列方向而排列,所述外壳对所述多个端子进行保持,所述滑动件用于维持插入所述外壳的所述扁平型导体的向后方的移动由所述外壳限制的状态,所述外壳具有接收部和卡定部,并能够相对于形成于所述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通过所述卡定部从后方卡定,所述接收部能够从后方接收所述扁平型导体,所述卡定部在所述扁平型导体的厚度方向即上下方向上向下方突出而位于所述接收部内,所述滑动件以能够在允许所述扁平型导体的拔出的后退位置与阻止所述扁平型导体的拔出的前进位置之间在前后方向上移动的状态安装于所述外壳,并具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所述第一抵接部能够在前进位置处与所述扁平型导体的上表面抵接以限制所述扁平型导体向下方移动,所述第二抵接部设于比所述第一抵接部靠前方的位置且能够在后退位置处与所述扁平型导体的上表面抵接,所述第二抵接部的下端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与所述卡定部的下端相同的位置或比所述卡定部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

8、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扁平型导体插入、连接至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的状态下,外壳的卡定部以能够从后方卡定于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的方式定位。此时,处于前进位置的滑动件的第一抵接部在能够与扁平型导体的下表面抵接的位置处限制扁平型导体的向下方的移动,由此,较好地防止扁平型导体的向后方的意外脱落。在将该扁平型导体拔出时,首先,使滑动件向后方移动至后退位置。其结果是,滑动件的第一抵接部以及第二抵接部向后方移动,第一抵接部被带到不限制扁平型导体的向下方的移动的位置,此外,第二抵接部被带到与扁平型导体的上表面抵接的位置。如此,第二抵接部与扁平型导体的上表面抵接,从而扁平型导体不受第一抵接部的从下方的限制,并被向下方下压至与卡定部的下端相同的位置或比卡定部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因此,扁平型导体的被卡定部被带到不与卡定部卡定的位置。另外,通过将扁平型导体直接向后方拉拽,能够简单地将扁平型导体从外壳的接收部中拔出。

9、(3)在(1)或(2)的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可以是,所述第一抵接部在前进位置处以在前后方向上具有与所述卡定部重叠的范围的方式而定位且在后退位置处位于比所述卡定部靠后方的位置。通过将第一抵接部设于上述位置,在前进位置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供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型导体向前方插入、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

2.一种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供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型导体向前方插入、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供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型导体向前方插入、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

2.一种扁平型导体用电连接器,供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扁平型导体向前方插入、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玉木祥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