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垃圾回收站防雨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350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2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站防雨灌结构,设置在智能垃圾回收站的箱室结构内,所述箱室结构内设有垃圾容器,所述箱室结构的侧壁上设有高于所述垃圾容器的投放门,包括高于所述垃圾容器并低于所述投放门设置的接水环,所述接水环的外周与所述箱室结构的内壁贴靠设置;所述接水环上靠近内圈的上表面处贴装有挡水条,所述接水环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水口,所述导水口处密封连接有底端低于所述垃圾容器设置的导水管;所述接水环的内圈处固定设有斜向所述垃圾容器设置的导料板。本技术结构简单,能显著减少雨水灌入垃圾容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垃圾回收站,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垃圾回收站防雨灌结构


技术介绍

1、智能垃圾回收站是以有偿方式接收投放的废旧物资的设备,其主体结构主要为型钢、钣金件制造的箱室结构,如图6所示,箱室结构的底部设置称重平台,称重平台上设置垃圾容器,箱室结构侧壁上高于垃圾容器的位置设置投放门,纸类、织物、塑料等废旧物资从投放门处投入后,落至垃圾容器内实时收纳和称重,并通过称重重量实时结算用户的投放收益。其中在箱室结构的内壁上通常在投放门与垃圾容器之间围设一圈呈漏斗状的导料板,如图6和图7所示,以确保投入的废旧物资能顺利进入垃圾容器内。

2、因智能垃圾回收站主要在户外环境使用,所以不可避免地会遭遇风雨天气。基于其箱室结构为型钢、钣金件制造而成,且由于钣金件壁薄等特点,其焊接主要采用点焊实现,所以钣金件之间、以及钣金件与型钢之间不可避免地会存在缝隙。当遇到风雨天气时,雨水容易在风力下渗入以上缝隙,并在箱室内壁上形成水流,此时原先用于导料的导向板反而形成了雨水灌入垃圾容器的导向结构,致使雨水进入垃圾容器浸湿垃圾,影响后续称重,垃圾容器内收纳环境也因此更加败坏,后续垃圾取出难度也明显增加。此外,投放门处因装配误差积累等,在关闭后通常不能与投放口紧密贴靠,其本身与投放口之间会存在较明显的缝隙,加之风吹时投放门还容易发生晃动,所以投放门处会出现更突出的雨水内灌问题,致使垃圾浸湿进一步加剧。为此需结合智能垃圾回收站本身结构和使用现状提供一种防雨灌措施,来改善上述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显著减少雨水灌入垃圾容器的智能垃圾回收站防雨灌结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智能垃圾回收站防雨灌结构,设置在智能垃圾回收站的箱室结构内,所述箱室结构内设有垃圾容器,所述箱室结构的侧壁上设有高于所述垃圾容器的投放门,包括高于所述垃圾容器并低于所述投放门设置的接水环,所述接水环的外周与所述箱室结构的内壁贴靠设置;所述接水环上靠近内圈的上表面处贴装有挡水条,所述接水环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水口,所述导水口处密封连接有底端低于所述垃圾容器设置的导水管;所述接水环的内圈处固定设有斜向所述垃圾容器设置的导料板。

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水环包括靠近所述投放门的近门段、与所述近门段相对设置的远门段、以及在所述近门段和所述远门段的对应端之间连接的侧接段,所述近门段和各所述侧接段之间、以及所述远门段与各所述侧接段之间分别设有所述导水口。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远门段低于所述近门段设置,所述侧接段呈由所述近门段到所述远门段逐渐降低的斜向设置。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侧接段上固定设有上下贯穿设置的走线管,所述走线管的顶端不低于所述挡水条的顶端设置,且所述走线管与所述箱室结构的内壁之间设有离水间隙。

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智能垃圾回收站防雨灌结构,设置在智能垃圾回收站的箱室结构内,所述箱室结构内设有垃圾容器,所述箱室结构的侧壁上设有高于所述垃圾容器的投放门,包括高于所述垃圾容器并低于所述投放门设置的接水环,所述接水环的外周与所述箱室结构的内壁贴靠设置;所述接水环上靠近内圈的上表面处贴装有挡水条,所述接水环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水口,所述导水口处密封连接有底端低于所述垃圾容器设置的导水管;所述接水环的内圈处固定设有斜向所述垃圾容器设置的导料板。本技术所述接水环及其上的挡水条,与所述箱室结构的内壁共同形成接水槽,无论是所述箱室结构内壁上流下的水流,还是投放门处灌入的雨水,都容易在该接水槽引导下通过所述导水管直接导流至地面附近,能灌入垃圾容器的雨水显著减少。本技术基于原导料板位置进行改进,在减少雨水内灌的同时还保留有垃圾投放的导料功能,结构简单,适合在现有智能垃圾回收站上改进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智能垃圾回收站防雨灌结构,设置在智能垃圾回收站的箱室结构内,所述箱室结构内设有垃圾容器,所述箱室结构的侧壁上设有高于所述垃圾容器的投放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于所述垃圾容器并低于所述投放门设置的接水环,所述接水环的外周与所述箱室结构的内壁贴靠设置;所述接水环上靠近内圈的上表面处贴装有挡水条,所述接水环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水口,所述导水口处密封连接有底端低于所述垃圾容器设置的导水管;所述接水环的内圈处固定设有斜向所述垃圾容器设置的导料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回收站防雨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环包括靠近所述投放门的近门段、与所述近门段相对设置的远门段、以及在所述近门段和所述远门段的对应端之间连接的侧接段,所述近门段和各所述侧接段之间、以及所述远门段与各所述侧接段之间分别设有所述导水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垃圾回收站防雨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远门段低于所述近门段设置,所述侧接段呈由所述近门段到所述远门段逐渐降低的斜向设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垃圾回收站防雨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接段上固定设有上下贯穿设置的走线管,所述走线管的顶端不低于所述挡水条的顶端设置,且所述走线管与所述箱室结构的内壁之间设有离水间隙。

...

【技术特征摘要】

1.智能垃圾回收站防雨灌结构,设置在智能垃圾回收站的箱室结构内,所述箱室结构内设有垃圾容器,所述箱室结构的侧壁上设有高于所述垃圾容器的投放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于所述垃圾容器并低于所述投放门设置的接水环,所述接水环的外周与所述箱室结构的内壁贴靠设置;所述接水环上靠近内圈的上表面处贴装有挡水条,所述接水环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导水口,所述导水口处密封连接有底端低于所述垃圾容器设置的导水管;所述接水环的内圈处固定设有斜向所述垃圾容器设置的导料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垃圾回收站防雨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环包括靠近所述投放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奎高飞孙国祥姜永康刘正福
申请(专利权)人:康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