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61279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9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所述车身结构包括前舱总成和防撕裂板,所述前舱总成包括A柱加强板和加强横梁;所述防撕裂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部分非直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A柱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加强横梁连接。本申请实施例能够降低A柱受到的挤压,提高乘员舱结构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1、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汽车碰撞安全性重视度逐渐提高,各国的有关部门都在本国的相关法规和评价规范中不断地改进和补充一些乘用车的碰撞安全性能的试验条件,以提高车辆的碰撞安全性能。例如要求车身乘员舱在更多工况下承受更大碰撞力而有相对比较小的变形。

2、然而,在汽车发生正面25%偏置碰撞时,轮胎受力容易向后挤压a柱,导致a柱变形并侵入乘员舱,进而降低了乘员舱结构的稳定性。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身结构及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2、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结构,其中,所述车身结构包括:

3、前舱总成,所述前舱总成包括a柱加强板和加强横梁;

4、防撕裂板,所述防撕裂板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部分非直板,所述第一端与所述a柱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加强横梁连接。

5、可选地,所述a柱加强板具有第一连接部;

6、所述前舱总成还包括a柱内板,所述a柱内板具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连接。

7、可选地,所述防撕裂板还包括防护槽,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防护槽内。

8、可选地,所述前舱总成还包括前风窗下横梁和前围板,所述a柱内板、前风窗下横梁和前围板两两固定连接。

9、可选地,还包括铰链总成和车门,所述铰链总成一端与所述前舱总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门连接。

10、可选地,所述铰链总成包括铰链座板、铰链柱和铰链页板,所述铰链座板与所述a柱加强板连接,所述铰链页板与所述车门连接,所述铰链柱用于将所述铰链座板与所述铰链页板连接。

11、可选地,所述防撕裂板的第一端具有朝向所述铰链总成延伸的延伸部。

12、可选地,所述延伸部为楔形结构。

13、可选地,所述防撕裂板为l形。

14、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车身结构,当轮胎挤压到所述防撕裂板后,由于所述防撕裂板与所述加强横梁连接,所以所述防撕裂板能够将受到的一部分力分散到所述加强横梁上,进而显著地降低了a柱所受到的挤压,提高了所述a柱的可靠性,并且还避免了所述a柱受力发生变形而侵入乘员舱,有效地提高了乘员舱结构的稳定性。

1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加强板(11)具有第一连接部(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撕裂板(2)还包括防护槽(23),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防护槽(2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总成还包括前风窗下横梁(14)和前围板(15),所述A柱内板(13)、前风窗下横梁(14)和前围板(15)两两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链总成(3)和车门(4),所述铰链总成(3)一端与所述前舱总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门(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总成(3)包括铰链座板(31)、铰链柱(32)和铰链页板(33),所述铰链座板(31)与所述A柱加强板(11)连接,所述铰链页板(33)与所述车门(4)连接,所述铰链柱(32)用于将所述铰链座板(31)与所述铰链页板(3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撕裂板(2)的第一端(21)具有朝向所述铰链总成(3)延伸的延伸部(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24)为楔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撕裂板(2)为L形。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a柱加强板(11)具有第一连接部(1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撕裂板(2)还包括防护槽(23),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1)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防护槽(23)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舱总成还包括前风窗下横梁(14)和前围板(15),所述a柱内板(13)、前风窗下横梁(14)和前围板(15)两两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铰链总成(3)和车门(4),所述铰链总成(3)一端与所述前舱总成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门(4)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光辉江能辉张风利曹俊华梁茂燕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