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空伞降的防寒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795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空伞降的防寒服,由第一结构层(L1)、第二结构层(L2)、第三结构层(L3)三个结构层组合构成;第一结构层(L1)采用连体设计,作为主强度结构层,第二结构层(L2)为主保暖层,采用分体设计、可拆卸的内胆形式,第三结构层(L3)为导汗隔湿的内层,采用分体设计,用于导排汗汽。本技术可实现部队不同时域、不同区域的跳伞生理保障,及分系统携行,解决现役伞兵高空跳伞的防寒保暖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特种伞降,具体是一种用于高空伞降的防寒服


技术介绍

1、从海平面起,平均每上升100m,气温下降0.65℃。海拔9000m高度的气温为-43.3℃,海拔11000m高度达到平流层,气温为-56.5℃。不同纬度的地区和季节可能会遇到更低的气温。低温环境下手的技巧操作和协调动作能力将明显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伞兵的操纵能力;同时暴露部位有可能发生冻伤,严重可致坏死。另外,从飞机上跳出时,将遇到高速气流的吹袭;在同等低温条件下,风速越大,寒冷影响程度越重,缺氧也更易发生冻伤,必须对伞兵提供合适的防寒跳伞服。由于机舱内温度和地面温度一般高于高空气温,高空跳伞过程中,极端情况是夏季或热带地区执行高空跳伞任务,伞兵穿着高空跳伞防寒服从地面高温(40℃左右)环境下登机,在高空(-56℃左右)的环境下跳伞,在地面高温(40℃左右)环境下着陆,环境温差接近100℃,因此,必须考虑伞兵在整个跳伞任务过程中避免过热应激的需求,防寒跳伞服必须能在空中穿着状态通风散热、落地快速脱卸。

2、高空跳伞防寒服适用于伞兵穿着后配合其他生命保障和任务保障装备完成最大高度为海拔10000米、最低环境温度为-56℃条件下的跳伞任务,可以满足伞降人员在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跳伞训练及作战需求,为我军在复杂地域环境下实施渗透、破袭等空降特种作战任务提供可靠的生命保障能力。

3、伞兵先在机场穿戴整套高空跳伞防寒服和其他任务保障装备、生命保障装备后,随载机飞行至海拔10000米高度,在载机上从最高海拔10000米、最低环境温度-56℃的条件下,载机飞行速度380km/h左右情况下,进行伞降作战;伞兵在预定作战位置跳伞着陆后,能够快速卸下装备,快速脱下高空跳伞防寒服,尽快的投入作战任务。

4、在整个跳伞任务过程中,要求高空跳伞防寒服应具有的作战使用性能有:保护伞兵抵御-56℃的极低温;保护伞兵抵御跳伞过程中高速的低温气流;有效排出伞兵在机舱内活动出的汗气,保持身体干爽;伞兵到达地面后,应能快速脱下高空跳伞防寒服;在整个伞降作战过程中,伞兵穿戴高空跳伞防寒服不影响伞兵在空中的战术动作;同时,在满足以上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高空跳伞防寒服的自身重量。

5、一般用户外防寒服不具备四季通用的条件,在夏天使用时,地面准备及空中输送阶段容易出现中暑情况。同时一般防寒服不具备与通用战术装备连接的接口,与高空跳伞保障系统无法适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空伞降的防寒服。

2、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用于高空伞降的防寒服,由第一结构层、第二结构层、第三结构层三个结构层组合构成;第一结构层采用连体设计,作为主强度结构层,第二结构层为主保暖层,采用分体设计、可拆卸的内胆形式,第三结构层为导汗隔湿的内层,采用分体设计,用于导排汗汽。

3、所述第一结构层中,在左袖外侧距离袖口35±3厘米位置处缝制夜视袋,并在左肩距离领口10±1厘米处设置2组导线扣,通过导线扣、夜视袋实现夜视装置的携行安装;通过在腿部前侧设置电台袋,实现战术电台的携行配装;通过在左右两侧腋下设置侧拉链,实现伞降人员通风散热;通过在裆部设置长拉链,实现伞降人员机上大小便;

4、在左袖内侧距离袖口55±3厘米处设置1组第一导向扣,同时在左肩距离领口10±1厘米处设置2组扣袢,在左侧前后拼接处,距离腰带5厘米位置设置20±3厘米长的侧拉链,在侧拉链旁边设置第二导向扣,通过导向扣及侧拉链,实现送受话器导线衣服内部走线,防止与伞系统干涉。

5、所述第一结构层中,在左袖内侧设置防摩垫。

6、所述第三结构层使用异型截面纤维和抓绒复合面料,通过腿部的侧拉链将伞降人员腿部完全暴露于外部,实现散热。

7、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本技术能够实现部队不同时域、不同区域的跳伞生理保障,以及分系统携行,解决了现役伞兵高空跳伞的防寒保暖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空伞降的防寒服,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结构层(L1)、第二结构层(L2)、第三结构层(L3)三个结构层组合构成;第一结构层(L1)采用连体设计,作为主强度结构层,第二结构层(L2)为主保暖层,采用分体设计、可拆卸的内胆形式,第三结构层(L3)为导汗隔湿的内层,采用分体设计,用于导排汗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层(L1)中,在左袖内侧设置防摩垫(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空伞降的防寒服,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结构层(l1)、第二结构层(l2)、第三结构层(l3)三个结构层组合构成;第一结构层(l1)采用连体设计,作为主强度结构层,第二结构层(l2)为主保暖层,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立家卞松陈武李俊陆益超杨帅
申请(专利权)人:宏光空降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