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移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5378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14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动移液器,包括手持筒;负压筒设置在手持筒内,负压筒外壁与手持筒内壁滑动接触,负压筒的顶部设置有取量调节件,取量调节件设置在手持筒内腔顶部,手持筒的顶面设置有复位件,复位件贯穿设置有移动件,移动件的底部贯穿负压筒顶面且位于负压筒内;负压筒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进液件;脱离件的套设在手持筒的底部外壁上,且脱离件内壁与手持筒外壁滑动接触,进液件贯穿脱离件且与脱离件滑动接触,进液件的底部卡接有吸头,脱离件底面与吸头顶面抵接,手持筒内腔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件,两驱动件分别贯穿手持筒与脱离件内壁固接。本技术可实现自动将吸头从移液器上取下,保证移液的稳定性及精准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试验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移液器


技术介绍

1、实验室中常用的移液器是一种精密的取液仪器,基本原理是依靠仪器内活塞的上下移动,吸取和排除活塞腔内的气体,进而实现与活塞腔相连的枪头的取液和排液,吸液量和排液量取决于活塞的截面积和活塞上下运动的距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移液器一般与吸头进行配合使用,通过移液器提供负压,使试剂吸入到吸头内进行提取,因此需要在使用后替换新的吸头,从而避免使用吸头吸取不同的工作液或试剂带来的试剂污染,吸头为市场上的标准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所提取的试剂位于吸头中,且所提取试剂为微量体积,同时为了不对试剂造成污染,因此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将吸头取下,在这一情况下,如何自动将吸头从移液器上取下成为了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移液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动移液器,包括:

3、手持筒;

4、负压部,所述负压部包括负压筒,所述负压筒设置在所述手持筒内,所述负压筒外壁与所述手持筒内壁滑动接触,所述负压筒的顶部设置有取量调节件,所述取量调节件设置在所述手持筒内腔顶部,所述手持筒的顶面设置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贯穿设置有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底部贯穿所述负压筒顶面且位于所述负压筒内;所述负压筒的底部连通设置有进液件;

5、脱离部,所述脱离部包括脱离件,所述脱离件的套设在所述手持筒的底部外壁上,且所述脱离件内壁与所述手持筒外壁滑动接触,所述进液件贯穿所述脱离件且与所述脱离件滑动接触,所述进液件的底部卡接有吸头,所述脱离件底面与所述吸头顶面抵接,所述手持筒内腔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件,两所述驱动件分别贯穿所述手持筒与所述脱离件内壁固接。

6、优选的,所述脱离件包括滑动筒和锥形筒,所述滑动筒套设在所述手持筒外壁底部,所述滑动筒内壁与所述手持筒内壁滑动接触,所述滑动筒内壁两侧分别与两所述驱动件固接,所述滑动筒底面固接有所述锥形筒,所述锥形筒底面开设有伸缩孔,所述锥形筒的底面与所述吸头顶面抵接,且所述伸缩孔内壁与所述进液件外壁滑动接触。

7、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接在所述手持筒内腔底面,所述手持筒内壁开设有条形孔,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有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贯穿设置有驱动杆的一端,所述驱动杆与所述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条形孔与所述滑动筒内壁固接,所述驱动杆外壁与所述条形孔内壁滑动接触。

8、优选的,所述进液件包括进液管,所述进液管贯穿所述手持筒底面,且所述进液管与所述手持筒底面固接,所述进液管的顶部外壁套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内壁与所述进液管外壁滑动接触,所述连通管的顶部与所述负压筒连通设置,且所述负压筒与所述连通管固接,所述进液管的底部贯穿所述伸缩孔,所述进液管的底部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进液管的底部与所述吸头插接。

9、优选的,所述取量调节件包括两调节气缸,两所述调节气缸分别固接在所述手持筒内腔顶面两侧,所述调节气缸的输出端固接有调节杆的一端,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负压筒顶面固接。

10、优选的,所述移动件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底部依次贯穿所述复位件、所述手持筒和所述负压筒,所述活塞杆的底面固接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位于所述负压筒内,所述活塞块的周面固接有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周面与所述负压筒内壁滑动接触。

11、优选的,所述复位件包括复位筒,所述复位筒固接在所述手持筒顶面,所述活塞杆贯穿所述复位筒,所述复位筒内设置有弹簧,且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活塞杆上,所述活塞杆的外壁上固接有复位环,所述复位环位于所述复位筒内,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复位筒内腔底面和所述复位环之间。

12、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顶面固接有按压球。

13、本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设置的手持筒用于在进行移液时工作人员用手进行抓取固定,设置负压筒在取量调节件的作用下进行升降,通过调节负压筒与移动件底部之间的间距进而对移液量进行控制调节,设置的取量调节件采用电动调节,使整个调节过程更具精准性,保证了移液精度,设置的进液件可以与负压筒的位移进行适应性形变,保证连通状态,增强适应性,设置的脱离件通过驱动件进行驱动,在完成移液后,将吸头插入到试管架上,驱动件驱动脱离件进行缓慢下移,直至脱离件将吸头推出,实现吸头的稳定脱离,避免倾洒和污染,进一步保证移液的稳定性及精准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件包括滑动筒(4)和锥形筒(5),所述滑动筒(4)套设在所述手持筒(1)外壁底部,所述滑动筒(4)内壁与所述手持筒(1)内壁滑动接触,所述滑动筒(4)内壁两侧分别与两所述驱动件固接,所述滑动筒(4)底面固接有所述锥形筒(5),所述锥形筒(5)底面开设有伸缩孔,所述锥形筒(5)的底面与所述吸头(3)顶面抵接,且所述伸缩孔内壁与所述进液件外壁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固接在所述手持筒(1)内腔底面,所述手持筒(1)内壁开设有条形孔(9),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固接有螺杆(7)的一端,所述螺杆(7)的另一端贯穿设置有驱动杆(8)的一端,所述驱动杆(8)与所述螺杆(7)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驱动杆(8)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条形孔(9)与所述滑动筒(4)内壁固接,所述驱动杆(8)外壁与所述条形孔(9)内壁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件包括进液管(10),所述进液管(10)贯穿所述手持筒(1)底面,且所述进液管(10)与所述手持筒(1)底面固接,所述进液管(10)的顶部外壁套设有连通管(11),所述连通管(11)内壁与所述进液管(10)外壁滑动接触,所述连通管(11)的顶部与所述负压筒(2)连通设置,且所述负压筒(2)与所述连通管(11)固接,所述进液管(10)的底部贯穿所述伸缩孔,所述进液管(10)的底部设置为锥形结构,所述进液管(10)的底部与所述吸头(3)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量调节件包括两调节气缸(12),两所述调节气缸(12)分别固接在所述手持筒(1)内腔顶面两侧,所述调节气缸(12)的输出端固接有调节杆(13)的一端,所述调节杆(13)的另一端与所述负压筒(2)顶面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包括活塞杆(14),所述活塞杆(14)的底部依次贯穿所述复位件、所述手持筒(1)和所述负压筒(2),所述活塞杆(14)的底面固接有活塞块(15),所述活塞块(15)位于所述负压筒(2)内,所述活塞块(15)的周面固接有橡胶圈(16),所述橡胶圈(16)周面与所述负压筒(2)内壁滑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包括复位筒(17),所述复位筒(17)固接在所述手持筒(1)顶面,所述活塞杆(14)贯穿所述复位筒(17),所述复位筒(17)内设置有弹簧(18),且所述弹簧(18)套设在所述活塞杆(14)上,所述活塞杆(14)的外壁上固接有复位环(19),所述复位环(19)位于所述复位筒(17)内,所述弹簧(18)设置在所述复位筒(17)内腔底面和所述复位环(19)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14)的顶面固接有按压球(2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件包括滑动筒(4)和锥形筒(5),所述滑动筒(4)套设在所述手持筒(1)外壁底部,所述滑动筒(4)内壁与所述手持筒(1)内壁滑动接触,所述滑动筒(4)内壁两侧分别与两所述驱动件固接,所述滑动筒(4)底面固接有所述锥形筒(5),所述锥形筒(5)底面开设有伸缩孔,所述锥形筒(5)的底面与所述吸头(3)顶面抵接,且所述伸缩孔内壁与所述进液件外壁滑动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固接在所述手持筒(1)内腔底面,所述手持筒(1)内壁开设有条形孔(9),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端固接有螺杆(7)的一端,所述螺杆(7)的另一端贯穿设置有驱动杆(8)的一端,所述驱动杆(8)与所述螺杆(7)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驱动杆(8)的另一端贯穿所述条形孔(9)与所述滑动筒(4)内壁固接,所述驱动杆(8)外壁与所述条形孔(9)内壁滑动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件包括进液管(10),所述进液管(10)贯穿所述手持筒(1)底面,且所述进液管(10)与所述手持筒(1)底面固接,所述进液管(10)的顶部外壁套设有连通管(11),所述连通管(11)内壁与所述进液管(10)外壁滑动接触,所述连通管(11)的顶部与所述负压筒(2)连通设置,且所述负压筒(2)与所述连通管(11)固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怀东
申请(专利权)人:戴纳智造河北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