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热管理控制方法、热管理控制设备和混合动力车辆技术_技高网

热管理控制方法、热管理控制设备和混合动力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4124964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管理控制方法、热管理控制设备和混合动力车辆,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多种驱动模式和多种乘员舱采暖模式,各所述驱动模式分别对应相应的判断规则,所述判断规则用于选取相应的乘员舱采暖模式,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的驱动模式;基于获取的驱动模式,进入相应的判断规则;根据判断规则的判断结果,进入相应的乘员舱采暖模式。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控制方法,能够根据驱动模式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采暖模式,以合理利用热源,达到经济节能的采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热管理控制方法、热管理控制设备和混合动力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的混合动力汽车,通常具备纯电模式和混合动力模式,但是,在两种模式下,制热模式都是相同的,无法合理利用热源,达到经济节能的制热效果,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热管理控制设备和混合动力车辆,能够根据驱动模式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采暖模式,以合理利用热源,达到经济节能的采暖效果。

2、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控制方法,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多种驱动模式和多种乘员舱采暖模式,各所述驱动模式分别对应相应的判断规则,所述判断规则用于选取相应的乘员舱采暖模式,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的驱动模式;基于获取的驱动模式,进入相应的判断规则;根据判断规则的判断结果,进入相应的乘员舱采暖模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控制方法,能够根据驱动模式的不同选用不同的采暖模式,以合理利用热源,达到经济节能的采暖效果。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种驱动模式包括hev模式,所述多种乘员舱采暖模式包括:第一热泵采暖模式和第一暖风模式,所述第一热泵采暖模式采用的热泵回路与吸收发动机热量的第一液路换热,所述第一暖风模式采用的暖风回路吸收发动机的热量,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在hev模式下,获取所述第一液路的温度;根据所述第一液路的温度所在区间,进入所述第一热泵采暖模式或所述第一暖风模式。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第一液路温度小于第一设定温度时,进入所述第一热泵采暖模式;当所述第一液路温度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时,进入所述第一暖风模式。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第一液路的温度小于第二设定温度时,不进入所述第一热泵采暖模式和所述第一暖风模式;其中,所述第二设定温度小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所述多种驱动模式包括ev模式,所述多种乘员舱采暖模式包括:第二热泵采暖模式、第三热泵采暖模式和第二暖风模式,所述第二热泵采暖模式采用的热泵回路与吸收电动机热量的第二液路换热,所述第三热泵采暖模式采用的热泵回路与空气热源换热,所述第二暖风模式采用的暖风回路吸收电加热器的热量,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在ev模式下,获取所述第二液路的温度和车外环境的温度;根据所述第二液路的温度所在区间以及所述车外环境的温度所在区间,进入所述第二热泵采暖模式、所述第三热泵采暖模式和所述第二暖风模式中的一个。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第二液路的温度大于第三设定温度时,进入所述第二热泵采暖模式;当所述第二液路的温度小于所述第三设定温度时,进入所述第三热泵采暖模式或所述第二暖风模式。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车外环境的温度大于第四设定温度时,进入所述第三热泵采暖模式;当所述车外环境的温度小于所述第四设定温度时,进入所述第二暖风模式。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种乘员舱采暖模式包括至少一种热泵采暖模式,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还包括电池热泵加热模式,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制热双开模式,在所述制热双开模式下,控制所述热泵采暖模式和所述电池热泵加热模式两者同时进行且两者各自采用的热泵回路共用压缩机。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制热双开模式下,获取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温度、采暖出风温度和乘员舱温度中的至少一个;根据获取的温度所在区间,将所述热泵采暖模式和所述电池热泵加热模式中一个设定为第一优先调节对象;根据所述第一优先调节对象的调节规则,对所述压缩机的转速进行调节。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池温度;当所述电池温度大于第五设定温度时,将所述热泵采暖模式设定为所述第一优先调节对象。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当所述电池温度小于所述第五设定温度时,将所述电池热泵加热模式设定为所述第一优先调节对象;或者,获取所述乘员舱温度,当所述电池温度小于所述第五设定温度,且所述乘员舱温度大于目标车内温度时,将所述电池热泵加热模式设定为所述第一优先调节对象;或者,获取所述采暖出风温度,当所述电池温度小于所述第五设定温度,且所述采暖出风温度大于目标出风温度时,将所述电池热泵加热模式设定为所述第一优先调节对象。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采暖出风温度和所述乘员舱温度;当所述采暖出风温度大于目标出风温度,且所述乘员舱温度大于目标车内温度时,将所述电池热泵加热模式设定为所述第一优先调节对象。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采暖出风温度,当所述采暖出风温度小于目标出风温度时,将所述热泵采暖模式设定为所述第一优先调节对象;或者,获取所述乘员舱温度,当所述乘员舱温度小于目标车内温度时,将所述热泵采暖模式设定为所述第一优先调节对象。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优先调节对象为所述热泵采暖模式的调节规则包括:根据采暖出风温度调节所述压缩机的转速;和/或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口过热度,调节所述热泵采暖模式采用的热泵回路中的节流装置的开度;和/或根据所述采暖出风温度,调节所述电池热泵加热模式采用的热泵回路中的节流装置的开度。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优先调节对象为所述电池热泵加热模式的调节规则包括:根据所述电池热泵加热模式采用的热泵回路中的电池换热器的入口温度,调节所述压缩机转速;和/或根据所述压缩机的吸入口过热度,调节所述电池热泵加热模式采用的热泵回路中的节流装置的开度;和/或所述热泵采暖模式采用的热泵回路中的节流装置维持开度不变。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还包括乘员舱制冷模式和电池冷却模式,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制冷双开模式,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制冷双开模式下,控制所述乘员舱制冷模式和所述电池冷却模式两者同时进行且两者各自采用的制冷回路共用压缩机。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在所述制冷双开模式下,获取所述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温度、采暖出风温度和乘员舱温度中的至少一个;根据获取的温度所在区间,将所述乘员舱制冷模式和所述电池冷却模式中一个设定为第二优先调节对象;根据所述第二优先调节对象的调节规则,对所述压缩机的转速进行调节。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池温度;当所述电池温度大于第六设定温度时,将所述电池冷却模式设定为所述第二优先调节对象。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乘员舱温度,当所述电池温度小于所述第六设定温度,且所述乘员舱温度小于目标车内温度时,将所述电池冷却模式设定为所述第二优先调节对象;或者,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多种驱动模式和多种乘员舱采暖模式,各所述驱动模式分别对应相应的判断规则,所述判断规则用于选取相应的乘员舱采暖模式,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驱动模式包括HEV模式,所述多种乘员舱采暖模式包括:第一热泵采暖模式和第一暖风模式,所述第一热泵采暖模式采用的热泵回路与吸收发动机热量的第一液路换热,所述第一暖风模式采用的暖风回路吸收发动机的热量,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驱动模式包括EV模式,所述多种乘员舱采暖模式包括:第二热泵采暖模式、第三热泵采暖模式和第二暖风模式,所述第二热泵采暖模式采用的热泵回路与吸收电动机热量的第二液路换热,所述第三热泵采暖模式采用的热泵回路与空气热源换热,所述第二暖风模式采用的暖风回路吸收电加热器的热量,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乘员舱采暖模式包括至少一种热泵采暖模式,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还包括电池热泵加热模式,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制热双开模式,在所述制热双开模式下,控制所述热泵采暖模式和所述电池热泵加热模式两者同时进行且两者各自采用的热泵回路共用压缩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优先调节对象为所述热泵采暖模式的调节规则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优先调节对象为所述电池热泵加热模式的调节规则包括: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还包括乘员舱制冷模式和电池冷却模式,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制冷双开模式,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优先调节对象为所述乘员舱制冷模式的调节规则包括:

2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优先调节对象为所述电池冷却模式的调节规则包括: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

24.一种热管理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和存储器相互连接;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

25.一种混合动力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热管理控制设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多种驱动模式和多种乘员舱采暖模式,各所述驱动模式分别对应相应的判断规则,所述判断规则用于选取相应的乘员舱采暖模式,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驱动模式包括hev模式,所述多种乘员舱采暖模式包括:第一热泵采暖模式和第一暖风模式,所述第一热泵采暖模式采用的热泵回路与吸收发动机热量的第一液路换热,所述第一暖风模式采用的暖风回路吸收发动机的热量,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驱动模式包括ev模式,所述多种乘员舱采暖模式包括:第二热泵采暖模式、第三热泵采暖模式和第二暖风模式,所述第二热泵采暖模式采用的热泵回路与吸收电动机热量的第二液路换热,所述第三热泵采暖模式采用的热泵回路与空气热源换热,所述第二暖风模式采用的暖风回路吸收电加热器的热量,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种乘员舱采暖模式包括至少一种热泵采暖模式,所述混合动力车辆还包括电池热泵加热模式,所述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制热双开模式,在所述制热双开模式下,控制所述热泵采暖模式和所述电池热泵加热模式两者同时进行且两者各自采用的热泵回路共用压缩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控制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热管理控制方法,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岩谭廷帅赵尚仲唐一峰王之鹏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