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24934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9 23:58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炉管装置,其包括第一炉管、第二炉管、与第二炉管可拆卸连接的中心组件及炉门,第二炉管设置于第一炉管的内部,且第二炉管的第一端与第一炉管的一端密封连接,伸入第一炉管内的第二炉管第二端密封设置,中心组件被用于从第二炉管的第一端伸入至第二炉管的第二端以向第二炉管的管内辐射热量;炉门被用于密封第一炉管的第二端,或同时密封第一炉管与第二炉管的第二端;第一炉管外壁还设有加热保温元件,加热保温元件与中心组件共同向第一炉管的内壁与第二炉管的外壁之间的反应腔体加热。本技术采用分体式结构有效解决了反应炉管维修困难的问题,提升了炉管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伏电池片制备,具体涉及一种炉管装置


技术介绍

1、在光伏电池片制备相关技术中,需要将硅片放在反应炉管内进行扩散、氧化等处理以制成电池片。

2、受反应环境的限制,常常使用耐高温且在高温下不会影响炉管内反应的石英材料制成反应炉管,但石英材料具有易碎性,在生产和维修过程中很容易被损坏。例如,向炉管内进出料时、炉管表面清洗时、炉管搬运等过程中均有可能使炉管损坏,即现有的石英炉管容易在生产、维修或运输的过程中损坏,严重影响电池片制备的成本和生产效率,影响了炉管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炉管装置,优化了炉管装置的结构,提升了炉管装置的实用性。

2、首先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炉管装置,同样的设计思路下包括两种可行的结构,如下所示:

3、第一种炉管装置包括第一炉管、第二炉管、与所述第二炉管可拆卸连接的中心组件及炉门,所述第二炉管设置于所述第一炉管的内部,所述第二炉管的第一端且与所述第一炉管的第一端密封连接,伸入所述第一炉管内的所述第二炉管第二端密封设置,所述中心组件被用于从所述第二炉管的第一端伸入至第二炉管的第二端以向所述第二炉管的管外辐射热量;所述炉门被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炉管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炉管外壁还设有加热保温元件,所述加热保温元件与所述中心组件共同向所述第一炉管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炉管的外壁之间的反应腔体加热。

4、第二种炉管装置包括第一炉管、第二炉管、与所述第二炉管可拆卸连接的中心组件及炉门,所述第二炉管设置于所述第一炉管的内部,且所述第二炉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炉管的第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炉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开口设置,所述中心组件被用于从所述第二炉管的第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二炉管的第二端以向所述第二炉管的管外辐射热量,所述炉门被用于同时密封所述第一炉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炉管的第二端;第一炉管外壁还设有加热保温元件,所述加热保温元件与所述中心组件共同向所述第一炉管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炉管的外壁之间的反应腔体加热。

5、可选的,所述第二炉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炉管的第一端一体成型或通过密封结构连接。

6、可选的,所述中心组件包括:空心的悬臂式支柱,直接或间接绕设于悬臂式支柱上的第一加热组件,所述第一加热组件贴近所述第二炉管的内壁。

7、可选的,所述第一炉管的外壁绕设有第二加热组件和保温隔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设置于第二加热组件的外侧,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内嵌于所述保温隔热层内。

8、可选的,所述悬臂式支柱的中空区域内包括贴壁设置的隔热垫、控制导线;所述控制导线远离所述悬臂式支柱的内壁设置。

9、可选的,所述第一炉管的第一端设有进气管,或,所述进气管设置于所述炉门上。

10、可选的,所述第一炉管内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炉管,所述中心组件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炉管的数量一致。

11、可选的,所述第一炉管通过法兰与所述炉门密封连接,所述法兰包括: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炉管的端面的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炉门端面的第二密封圈,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安装位置之间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被用于冷却所述法兰。

12、可选的,所述炉门还包括物料载台,所述物料载台与所述炉门可拆卸连接,所述物料载台被用于承载待反应物料。

13、本技术提供的炉管装置是第一炉管和第二炉管按照一端一体成型制成的一个多层的炉管装置,并且,设置从第二炉管的第一端插入中心组件的方式,利用该中心组件产生的热量向第二炉管的管外辐射热量,第一炉管的外壁设置的加热保温元件以向其管内传导和辐射的热量,使得第一炉管的内壁与第二炉管的外壁之间围成的反应腔体被加热,以提供用于硅片反应的环境,待反应的硅片承载在载体上置于该反应腔体中。在炉管维修时,因为中心组件与第二炉管可拆卸连接,故可直接将中心组件从第二炉管中抽出,以维修中心组件上的加热元件和其他需要维修的结构,以及对第二炉管的内壁进行清理;该分体式结构有效避免了在维修炉管和与炉管接近的结构时炉管被损坏。另外,在清洁第一炉管内壁或第二炉管外壁时,操作人员可以直接进入两炉管之间的反应腔所在的空间中进行清洗操作,由此可见,该设计有效解决了反应炉管维修困难的问题,提升了炉管装置的实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炉管(1)、第二炉管(2)、与所述第二炉管(2)可拆卸连接的中心组件(3)及炉门(4),所述第二炉管(2)设置于所述第一炉管(1)的内部,且所述第二炉管(2)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炉管(1)的第一端密封连接,伸入所述第一炉管(1)内的所述第二炉管(2)的第二端密封设置,所述中心组件(3)被用于从所述第二炉管(2)的第一端深入至所述第二炉管(2)的第二端以向所述第二炉管(2)的管外辐射热量;所述炉门(4)被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炉管(1)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炉管(1)外壁还设有加热保温元件(5),所述加热保温元件(5)与所述中心组件(3)共同向所述第一炉管(1)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炉管(2)的外壁之间的反应腔体加热。

2.一种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炉管(1)、第二炉管(2)、与所述第二炉管(2)可拆卸连接的中心组件(3)及炉门(4),所述第二炉管(2)设置于所述第一炉管(1)的内部,且所述第二炉管(2)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炉管(1)的第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炉管(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开口设置,所述中心组件(3)被用于从所述第二炉管(2)的第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二炉管(2)第二端以向所述第二炉管(2)的管外辐射热量;所述炉门(4)被用于同时密封所述第一炉管(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炉管(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炉管(1)外壁还设有加热保温元件(5),所述加热保温元件(5)与所述中心组件(3)共同向所述第一炉管(1)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炉管(2)的外壁之间的反应腔体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炉管(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炉管(1)的第一端一体成型或通过密封结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组件(3)包括:空心的悬臂式支柱(31)、直接或间接设于所述悬臂式支柱(31)上的第一加热组件(32),所述第一加热组件(32)贴近所述第二炉管(2)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保温元件(5)包括:第二加热组件和保温隔热层,所述保温隔热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加热组件的外侧,或,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内嵌于所述保温隔热层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式支柱(31)的中空区域内包括隔热垫、控制导线;所述控制导线远离所述悬臂式支柱(31)的内壁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管(1)的第一端设有进气管(6),和/或,所述进气管(6)设置于所述炉门(4)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管(1)内设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炉管(2),所述中心组件(3)的数量与所述第二炉管(2)的数量一致。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炉管(1)通过法兰(7)与所述炉门(4)密封连接,所述法兰(7)包括: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炉管(1)的端面的第一密封圈、用于密封所述炉门(4)端面的第二密封圈,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密封圈与所述第二密封圈的安装位置之间的冷却通道,所述冷却通道被用于冷却所述法兰(7)。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门(4)还包括物料载台,所述物料载台与所述炉门(4)可拆卸连接,所述物料载台被用于承载待反应物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炉管(1)、第二炉管(2)、与所述第二炉管(2)可拆卸连接的中心组件(3)及炉门(4),所述第二炉管(2)设置于所述第一炉管(1)的内部,且所述第二炉管(2)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炉管(1)的第一端密封连接,伸入所述第一炉管(1)内的所述第二炉管(2)的第二端密封设置,所述中心组件(3)被用于从所述第二炉管(2)的第一端深入至所述第二炉管(2)的第二端以向所述第二炉管(2)的管外辐射热量;所述炉门(4)被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炉管(1)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炉管(1)外壁还设有加热保温元件(5),所述加热保温元件(5)与所述中心组件(3)共同向所述第一炉管(1)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炉管(2)的外壁之间的反应腔体加热。

2.一种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炉管(1)、第二炉管(2)、与所述第二炉管(2)可拆卸连接的中心组件(3)及炉门(4),所述第二炉管(2)设置于所述第一炉管(1)的内部,且所述第二炉管(2)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炉管(1)的第一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炉管(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开口设置,所述中心组件(3)被用于从所述第二炉管(2)的第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二炉管(2)第二端以向所述第二炉管(2)的管外辐射热量;所述炉门(4)被用于同时密封所述第一炉管(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炉管(2)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炉管(1)外壁还设有加热保温元件(5),所述加热保温元件(5)与所述中心组件(3)共同向所述第一炉管(1)的内壁与所述第二炉管(2)的外壁之间的反应腔体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炉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炉管(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炉管(1)的第一端一体成型或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庚王普京朱志颖刘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小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